肖珩
〔关键词〕心理效应;小学数学;教学
在从教22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时不时会有这样的担心: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接受?是参与的真正主体还是旁观者?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教育。为此,我努力学习心理学并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回顾这两年的学习与实践,静心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正悄然改变。
以前,我关注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很多时候,我和学生都会受到心理状态的影响,难以达成教学的有效性,更不能做到高效。现在,我认识到:作为数学教师,构建全面高效的课堂,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会运用心理效应提高课堂实效。
一、运用“共生效应”,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
植物界有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长势不旺,而众多植物在一起生长时,却能生长得郁郁葱葱、挺拔茂盛,这一现象被称为共生效应。英国著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在短短的80年间先后造就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因为这里的科学家倡导并养成了密切合作的风气,打破了“文人相轻”的怪圈,“共生效应”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共生效应”启示我们:引导学生在“共生”中学习,在学习中“共生”,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开发潜能的心理环境和精神氛围。
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不仅仅是指教师的熏陶感染,学生间的互相感染、互相学习也是主动学习氛围形成的决定因素。
目前,在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正在进行生本课堂“个人先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四流程的初步探究。我在班级组建数学学习小组,按小组进行分工协作,学生以组为单位学习,组长安排分工,每个组员都会有具体的作业,组内交流要求达到每名成员清楚明白本组的讨论结果和原因,把干扰“新知”学习的部分在组内交流中解决或基本解决,有争议的在全班交流解决,组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教会后进的学生,后进的学生有机会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本组讨论结果。这样的情况下,每个组员、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份责任,获得一份收获,得到一份尊重。实践让我们初步认识到,小组活动能使学生在组内得到帮助、认同和欣赏。我们发现同伴间的影响最为明显,学生群体在“生本”课堂上得到共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开启,学生群体得以整体优化,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二、运用“暗示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教师“无心”的心理暗示,能在学生心灵不设防时,让教育教学要求悄悄潜入学生心灵。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委婉的心理暗示,于不经意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其数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提高课堂效率。
1.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给学生暗示。教师语调的轻重缓急、节奏快慢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传递给学生某种特定的信息。对于班级里一些自信心差的学生,我经常对他们说“你今天表现真不错,自己的错误自己订正过来了!”“我看到你越来越棒了!”“你又有进步了!”这些人性化的鼓励暗示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获得进步的喜悦。
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出现了错误,马上有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要帮他改正。这时,我会耐心倾听这个学生的发言,从他的角度出发,发挥良好的语言暗示作用,采取“肯定+引导”的方式评价他,引导他在课堂上积极探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明白,会和我一起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他人的发言。“儿童在精神上,特别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2.行为暗示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与非言语的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掌握非语言艺术。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比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在课堂上,教师的任意一个眼神或动作都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处于“众目睽睽”的境地,面部表情传递着教师对学生一定的情感。例如,上课前,我会庄重中带着微笑在教室门口站立几秒钟,给学生自然、明朗的感觉。上课时,我喜欢走近学生,有意识地调整与学生的相对位置,时时让学生感到自己处于课堂活动中,他们是受到我喜爱的。当他们回答问题时,我会做出一个请的姿势;回答对了,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没有回答对,同样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让他不会因此失去信心。同样,学生走神时,用眼神盯着他看一会儿;或者中断讲课,稍作停顿;或者讲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题外话;或是轻轻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轻敲一下桌子,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能转移回课堂。应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言之教”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会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情境暗示
“情境化”教学是实现数学知识有意义建构的重要方式,是每节数学课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教师创设的外部教学环境,可使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
如:四年级上册“认识负数”教学时,我们经常创设天气播报的情境:北京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零下2℃,怎么表示?让学生在个性化的符号表示中,体会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及正负数的区别。面对真实再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有序化的梳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经历“生活实物——读懂数据——旋转变形——抽象数轴”的抽象过程,数学的简洁性和概括性特质彰显无遗。这样的数学情境设置支撑着学生的数学思考,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从而使情境暗示发挥出强大的功能。endprint
4.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富有责任心、主动性和创造力。课堂上,我创造机会,让学生放松自己,主动求证,大胆展示,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为了坚持正面的引导和鼓励,我会让学生夸夸自己“我能行!”“棒、棒、棒,我最棒!”“为我加油!”让学生鼓掌夸夸同学、为自己点赞。课堂也因为相互间的夸奖而变得活跃,学生也会以积极的学习心态迎接学习中的挑战,获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运用“门坎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做过一次压力屈从实验:先向一组实验对象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过段时间再提出一个大的要求。向第二组实验对象则直接提出大的要求。结果第一组对象接受大要求的人占53%,而第二组接受相同要求的人只占22%。这就是“门坎技术”这一心理学概念的来源。
教学中,我受到“门坎效应”的启发,每节课给学生们制定合理的目标,做到低起点,逐步提高,迈过第一道“门坎”后,再向第二道“门坎”迈进,鼓励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培养其探究能力。
1.难点分步理解
以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为例,在引入除法之前,教材设计了三个“分一分”的具体活动。第一次“分物游戏”,让学生把小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的活动经验;第二次“分苹果”,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按份数分和按每份的个数分这两种平均分的现实原型,感受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及最后结果的特点;第三次“分糖果”,是让学生体验将大数目物品平均分的过程与分的策略多样性。教材设置上的门坎,让学生历经“分物游戏”“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对“平均分”的意义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引导他们把动手操作上升到符号操作并不容易。这里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历“动手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三个阶段。我运用“门坎效应”循序渐进,实现目标的分解:动手操作是学具和实践的操作,表象操作是连接动手操作与符号操作的中介,符号操作是通过符号再现表象,是对知识的高度抽象和概括。课堂教学中,我从学生能做到的、喜欢的活动出发,对教学难点进行了分解,找到促进学生学习潜能释放的增长点,让“平均分”这一知识的动作、表象、符号的探索过程有序开展,使除法的意义得以内化。
2.疑点引导探究
在四年级下册“小数乘小数”教学中,教材要求求街心广场、花坛、地砖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了解到:在积里点小数点就是把积相应缩小整十倍、整百倍、整千倍……前面“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一课中,学生知道移动小数点时,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来补足的方法。教学“试一试”时,在掌握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我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尝试,发现多数学生在点积的小数点时,都会一愣。这时,我稍作提示“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呢?”学生恍然大悟“用0来补足”!至此,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就被完整地探索出来了。设置问题遵循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正是“门坎效应”的综合应用过程。
3.亮点挖掘拓展
例如,三年级下册“认识平均数”,例题提供的是“男女生投篮比赛”情境,从投篮比赛双方人数不相等时如何公平地评判男女生队实力强弱,引出平均数的概念,突出平均数存在的实际意义与价值。教学中,我对例题做了“加工”,分三个层次逐步揭示平均数的意义。首先出示“男女生人数一样,每个男生投中的个数一样,每个女生投中的个数也一样”;然后出示“男女生人数一样,但每个男生投中的个数不一样,每个女生投中的个数也不一样”;最后才出示教材例题中的投篮成绩“男女生人数不一样,每个人投中的个数也不一样”。第一个层次,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第二个层次,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第三个层次,引导学生用“求和平分”的方法求平均数。
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此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交流和碰撞中逐步明晰平均数的意义,知识的重难点得以有效分散,引导学生摆脱书本权威的束缚,引导学生历经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习能力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提高。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课堂上,我会细心地关注每一个生命内心体验的微妙情感,保护孩子的自尊与自信。我会铭记:教学过程应从心开始、用心去教,让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其闪烁出迷人的、理性的光芒!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石化第一小学,安庆,246005)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