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茜倩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从“市场基础论”到“市场决定论”的依据探析
郭茜倩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做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资源配置中“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看似只改变了两个字,却是有充分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变革。市场经济具有比计划经济更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实际的特点。同时更加强调市场作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几十年探索得出的理论成果,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正确经验。
市场;基础性作用;决定性作用;依据
我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改革是我国改革的起点,且经济改革一直以市场经济体制的作为改革方向。201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从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对经济体制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突破和深化发展的认识过程。然而,却有部分学者闭门造车,认为更加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实际是偏离社会主义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轨道的体现。更遗憾的是,当今学术界对此次调整原因的研究文献少之又少。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条主线,三个方面出发探析从“市场基础论”到“市场决定论”的依据。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弄清我国经济体制调整的依据,首先得明确这两个“手段”各自的含义及特点。
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所有,国家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各方面都由政府事先进行指令性计划,因此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具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全民所有。这种体制下,全体人民通过民主集中,利用计划来解决资源配置和实现全民所有,具体表现为全民就业,全民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等,以此体现劳动人民是社会的主人。第二,高度计划指令性。产品的生产、投资、消费等多方面经济问题均由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来决定,政府习惯用行政手段组织和管理经济建设。第三,排斥市场。为保证全民所有,机会均等,国家往往会统一制定经济计划,统一分配资源和产品,从而排斥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或者说用计划压制市场。
由此可见,计划经济体制的总特点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国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按照规划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体制便于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局,控制经济走向;能够在较快的时间里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能够有效控制贫富差距。但是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难以有效调节经济活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费;过度依赖中央,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在生产力发展没有达到很高阶段时,计划经济的缺点则表现地更为突出,甚至会掩盖它的优点。
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一种经济体系,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系。“在完全的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2](P55)市场经济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经济关系市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是市场机制。在这种体制下,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多少也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水平和支付能力。按照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市场本身就有平衡供求、调剂余缺的能力,甚至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完全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就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第二,企业经营自主化。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注重市场自由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这就使得企业具有更加广泛的自由权。企业根据市场的特点及其变化自主选择和调整经营服务的方向和范围,在经济体系中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第三,政府调控间接化。根据西方经济学相关观点,由于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本身机制的作用,因此政府则主要充当了“守夜者”的角色,政府的经济调控是间接的,只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对经济进行控制和引导。
第四,经济运行法治化。既然政府对经济进行的是间接调控,那么经济运行需有一个特定的规则所循才可以保证正常运转,而这个规则在现代社会最有效可行的便是法律。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总特点是充分利用市场本身的调剂机制,注重法治的规范,政府则起着间接调控的作用。这种经济体制,便于保持市场本身的活力,给企业以充分的自主权,保持高效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带有的平衡调节性质,可以在竞争上更大限度的实现公平。但是在这种体制下由于政府干预相比计划经济少很多,而市场也会存在失灵的时候,容易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和产生较大经济危机。
综上可知,“市场决定性作用”改革取向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但是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状况来说,选择市场经济,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本身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优点,是不可逆转的明智之举。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未来社会组织经济活动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是不存在商品和货币的,应该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在这个新的社会组织里,工业生产将由整个社会按照确定的计划和所有人的需要来领导,所有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3](P36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生产出来的是产品,不是商品;个人劳动成为总劳动的一部分;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按社会总计划进行生产和分配。列宁指出:“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交给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4](P124)计划经济体制最初在苏联得到了实现。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由于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片面理解以及对苏联模式的照搬照抄,也一度排斥商品经济,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打压一切商品货币关系才能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经济体制由于管的过多、过死,其弊端日益暴露,渐渐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提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认识到了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之后还提出了“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的著名论断。“算帐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只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会我们的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否则一切都不可能。”[5](P197)但是这一思想并没有坚持下去,特别是在文革十年动乱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及其理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打压。真正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探究市场经济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这其中包括了两次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与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谈话时就曾指出,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专有的,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结合市场经济。党的十二大更明确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这都表明了我国从过去完全排斥市场经济转向允许市场调节的存在,并开始从经济发展实情出发探索适合国情的新型经济体制。
十三大以后,我国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了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目标。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6](P373)邓小平这一系列科学论断突破了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传统看法,为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随后,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并指明了实该目标的路径。从此我国正式走上了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在提出市场作用的定位之后,我们党仍不断探索与发展及国情相适应的经济发展道路。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改革取向是不断增强市场作用的论断不断被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最终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改革之路的选择正是对理论积累和深化的结果。
西方“守夜人”角色对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具有启发性,但是对经济发展过于放任的政府也是和我国发展实际不符的。“市场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政府可以放任不管,而应配合市场,退居其后,充当“大人”的角色,在出现依靠市场自身机制无法调节情况时及时出手。我国经济改革之路的选择正是对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
我们常说:改革是红利。但改革不同于革命,往往不能快速看到成效,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实施效果不断调整方针政策。经过近六十多年的探索,重视市场作用已毋庸置疑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思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逐渐从计划为主转向市场为主,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选择。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现有的市场经济体系还是不完整的,受到旧体制遗产的很多约束,使得市场很难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7]历史证明,凡是那些运用市场机制好的领域,发展的速度就越快,凡是那些运用市场机制不好的领域,发展就越受到压制。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经济发展呈现的不同规律和特征,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时期,1952-1977年;第二时期,1978-1992年;第三时期,1993-2000年;第四时期,2001年至今。
1.计划经济时期(1952年至1977年)。计划经济时期为第一时期。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我国工业化的起点。随后,我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期间有过曲折,经历了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但仍在艰难中前进。此时期,新中国处于幼年时期,凡事都处于探索时期,有过错误,在错误中成长。
2.转轨时期(1978年至1992年)。转轨时期为第二时期。自从1978年以来,中国开始对经济体系进行重大改革。中国的领导人通过引进新的管理体制,改革经济政策,从而提高个人收入和消费,同时提高生产率。1981年,政府开始撤除集体制的农田制度,并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一制度下,农田被分配给私人个体来耕种。中央计划的资源分配减少了,企业对他们的盈利和亏损负最终责任。在一些行业中,私人部门允许和国企进行竞争,然后逐渐扩大到建筑业。政府鼓励外贸来增加经济的增长,并在沿海的一些小的经济特区中,允许外国直接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政府创立了双轨制的价格体系,这一体系试着将中央计划与市场为导向的改革结合起来去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这些改革导致农业和工业产出的年增长率达到10%。
3.经济改革期(1993年至2000年)。经济改革时期为第三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推动了经济改革的进程。十四大支持了邓小平的讲话,并声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其支持下,大量的外资投入经济特区,加速了中国经济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超过半数的中国国企有损失。无效率的国企由于存在大量的坏账,加重了中国的财政负担。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带来了大量的失业。在1997年秋召开的十五大上,江泽民总书记宣布了出售、合并、关闭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计划。
4.新世纪时期(2001年至今)。新世纪时期为第四时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政府逐步放开对关税等管制,并于2005年取消农业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中国对外贸易剧增,经济迎来了崭新的一页,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发显著,市场化程度加大,政府由经济发展中的主导者,逐步向经济发展中的“守夜人”变化,逐步放开对经济的管制。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经济迎来了突飞猛进,尤其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GDP由1978年的3645亿元,变为 2012年519470亿元,增长了141.5倍;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人,剧增至2012年的38459元/人。1978-2012年年间,年均GDP增速15.83%,经济增长速度可见一斑。这一切最初来源于1978年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智慧。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领导集体,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想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放开国家对经济的管制,让市场发挥作用,带来了经济的飞速提升。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资源配置中由“市场基础性作用”向“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比如,设立上海自贸区,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让市场来决定资本的价格,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中国经济正朝着更有质量、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
为了方便比较,笔者暂且以私营企业作为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代表,国有工业企业作为国家主导资源配置的代表来作比较。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对比2011年和2012年我国国有和私营两大控股工业企业的利润,可知,不管是2011年还是2012年,私营工业企业所创造的利润是国有工业企业创造的总利润的5倍多。若计算利润和资产总额比,10年间,私营企业每100块钱创造了的利润也是国有企业的两倍多。
图1 国有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利润率
由图1可知,私营工业企业营业成本利润率大多数都比国有企业高,由此可见私营工业企业效率更高。加上我国国有企业相对于私营企业在资金使用、政策扶持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国有和私营本身就不处于同一起跑线。在这种情况下,私营企业反而具有更高的效率,足以证明市场的高效率性。
再把目光转向国际。加入WTO后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中国是个小市场,世界则是个大市场,要在大市场里保证自身的发展与竞争力,必然要顺应大市场的发展趋势。观如今世界几个典型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国家的综合国力情况可知,以高度市场化为代表的美国,其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其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早已不是东亚某个高度计划体制的小国家可比的,倘若不进行市场化改革,加快市场化进程,其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综上可知,“市场决定性作用”改革取向具有现实上的可行性。从计划经济体制调整到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过渡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中国市场化进程,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痴人说梦,而是立足中国经济建设实际一步步探索得出的正确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理论和实际两大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十八届三中全会“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改革目标提出的依据概括为以下三方面:第一,市场经济理论为市场基础论到市场决定论的飞跃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及其实效为市场基础论到市场决定论的飞跃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对经济数据的科学比较研究为市场基础论到市场决定论的飞跃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改革之路,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也体现了我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决心。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草案)[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2/c_118113455.htm.
[2]杨阳,李春华.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刍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0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郑建邦.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吴敬琏.市场决定论平息方向之争[DB/OL].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3-11/20/content_41753.htm.
(责任编辑:朱 斌)
On the Theoretical Reasons from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Market to the Decisive Role of Market
GUO Qian-qian
(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in?2013 made the decision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A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the market has changed from a“fundamental” role to a “decisive” role.The “two words” change is based on plenty theoretical and material reasons.Compared with the planned economy,the market economy is more suitab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At the same time,emphasizing the role of market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through decades of explo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but also the correct experience proved by history.
market;the fundamental role;the decisive role;reasons
D924.33
A
123(2015)02-0086-05
2015-04-03
郭茜倩(1990-),女,安徽宣城人,贵州大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㈦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