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历史实然

2015-08-30 01:43:35
江科学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贸易文化

邹 波

(江西科技学院学科办,江西 南昌 330098)

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历史实然

邹 波

(江西科技学院学科办,江西 南昌 330098)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史实质就是“丝绸之路”史,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从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演进、供需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其始于民国时期,当时的主要文化产品是电影和演艺业。但在此之前已有文化交流。就时间而言,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就地域而言,“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印度、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文化交流。

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实然

一、从工商贸易到文化贸易

古代对外贸易史实质就是丝绸之路史,包括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的起因不是专门化生产与产品互补因素引致的,它是政治与战争的产物。秦王朝时,就不断有边疆骚乱与战事,汉朝定都长安后,刘邦曾进行过平西战争,终因收效甚微而采取和亲政策。于是西域诸国不断来朝,丝帛绸缎成为天朝皇帝施恩的载体。然而,这种施恩日益加重使天子终于不忍其烦,到汉武帝时,态度变得强硬起来,战争与武力浮出水面。为了孤立匈奴,增加战争同盟,张骞出使西域,意图联结大月氏共击匈奴。然而,张骞被匈奴扣押,滞留十多年后终有幸逃出,可是失去了联合抗敌的机会。这次政治军事目的的失败,却带来经济文化上的收获,张骞把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与物产信息记录下来,带回到汉朝。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在历史上主要是丝绸货物交易和技术交流的途径,并没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动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早于陆上“丝绸之路”。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1405年至1433年,明代航海家郑和曾七次率船队远航。其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时间之久在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极盛期[1]。

汉以降,唐、宋、元至明朝前期,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很兴盛,此后衰落。汉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始发展起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唐朝陆路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都得到发展。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侵,朝廷实行闭关政策,阻碍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清末鸦片战争后,首先是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自主权。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直接雇佣了为它们服务的买办,中国的买办资本产生、买办资产阶级形成。中国的贸易和商业严重半殖民地化[2]。民国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其他大中城市为枢纽、从沿海城市到内地农村的商业网形成。1927年以后,中国国内市场随着国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政局变化而在大幅度动荡中艰难曲折地发展。抗战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垄断了商业贸易,私人资本主义商业贸易的发展受阻。

在近代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总体而言,进口以消费性工业制成品为主,出口以农副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具体结构与演进描述如下:就进口商品而言,鸦片战争后时期,除鸦片外,中国主要进口的商品是棉纺织品、棉花、毛纺织品,还有食品、煤、药品、烟草、铁皮、铁条、铅块、玻璃器皿肥皂等[3](P206-212)。就出口商品而言,1894年,中国出口商品有200余种,但大宗传统出口商品丝茶在下降,而杂项商品出口增加,主要是糖、烟草、牛皮、驼毛、豆类、麻类、羊毛及植物油等农副产品。新中国初期,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则主要是机器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后,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战略性转变,2002年至2008年7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增速分别高达38.8%和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进口比重从28.1%上升到30.2%。

在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为什么几乎无从窥见文化商品的踪迹呢?

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经济与手工业经济社会,优势产品也是农副产品、手工制品。只是到了明中期,出现商品经济萌芽,但由于倭寇骚乱及之后的朝代更替,由此中断。在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也是由于抗战及之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转向,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得以阻塞。因此,可以肯定的认为,中国的经济在建国以前从没有一个充分发展的机会,物质财富也极为贫乏,加上社会的动荡,战争的频仍,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基本的物质需求无法保障,遑论文化产品的需求了。

从技术演进来看,人类的传播媒介技术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与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阶段,现在进入数字与网络传播时代。新的媒介技术对大众文化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的表达和传播必须依赖一定的工具和载体,而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多传播文化及其观念的手段和方式。因此,人类文化的传播更大程度上依存于技术的进步。中国,长期处于口语传播阶段,即使早在宋代发明了雕版印刷,也因为生产量有限,不足以支持大范围的传播。就世界而言,15世纪起印刷技术被广泛运用,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媒介形态变化。从16世纪开始,逐渐改良的印刷技术导致了庞大的出版工业的形成。印刷出版的产生打破了宗教以及特权阶级对知识的垄断,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印刷术使文字的机械、重复复制和大规模、远距离传播成为现实。19世纪20-30年代,不同的发明家在不同的地方几乎不约而同地发明了电报装置,电报技术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获得了稳健的发展,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新的社会需要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等新传播技术的出现[4]。

从供给与需求关系来看,首先是没有一定的文化消费的需求。这源于两点:一是人们自身对文化接受与理解能力的限制,大部分人们不识字,这大大阻碍了其走向文化产品的路径;二是由于物质生活水平非常落后,也失去了产生文化需求的土壤。其次是没有文化消费的能力,社会仅有的文化作品只能供少数社会精英享用,极大部分贫寒人家是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的。加上某些朝代政治上的原因,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让统治阶层有意识地阻止劳动人民接触文化知识。最后,从全球交流与贸易来看,最初的贸易是物物交换,如丝绸、茶叶与珠宝等,后来扩展到一些机械制品等工商产品,就连服务贸易也是20世纪中后期才得以发展起来,这就可见,作为精神性的文化产品,也还没有进入世界贸易的视野。最早由教士带来的外国报刊品及在中国创办的报刊,也是出于传教及政治宣传的目的,没有丝毫文化贸易的成分。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应当开始于民国时期,主要文化产品是电影与演艺业。

最先把电影引入中国的并不是美国人而是欧洲人,欧洲人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统治地位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899年,一个名叫加伦·白克(Galen Bocca)的西班牙人就开始在上海的几家茶馆、餐厅和娱乐中心放映电影。后来他把这些放映设备盘给了朋友安东尼奥·雷玛斯(Antonio Ramos)。雷玛斯把电影放映从其他娱乐活动中独立出来。1908年他修建了可容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中国修建的第一座专门电影院。美国驻汕头领事C.L.威廉斯(C.L.Williams)在1911年的一份报告中就曾提到,中国几乎每一个港口城市都以有一个电影院为荣,而很多口岸城市都有五六个电影院。但是所有这些电影院都为欧洲人所掌控[5]。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开始,美国电影就开始全面进军中国市场,到战争结束时,好莱坞已经取代欧洲,后来居上,占到中国年放映量的80%以上。就在这段时期,美国对中国输出的胶片总额从1913年的2100万美元剧增到1926年的9400万美元。而从比例上看,从1913到1925年美国对中国的电影出口额相对其出口总额增加了四倍[5]。

有关美国电影向中国出口的数目,1926年有450部外国电影在中国放映,其中90%是美国摄制的,即400部左右。1930年在中国发行的美国电影不下540部。南京国民政府电影检查委员会在统计中称,1934年有412部外国电影在中国放映,其中有364部来自美国,占进口影片的88%。1946年有881部美国影片在中国上映,1947年393部,1949年142部。40年代美国电影在中国的发行数目大大超过了美国本土电影的生产数目。20世纪上半期,美国在中国平均每年发行电影在350部以上[5]。

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的主任罗刚估计,好莱坞在中国所获利润每年应该达到1000万美元。当时的中国海关估计美国电影发行商获取的纯利润为每部影片1200到30000美元之间,即平均每部15000美元,这是好莱坞制片公司驻华代表所提供的数据的两倍。如果采用中美双方数字的简单平均数,好莱坞在中国的利润大概为每年600万美元左右。在少数情况下,中国影院方也曾买到版权和发行权,但一般是从好莱坞以外的独立电影制片人那里买到的。例如在1936年,一家中国影院的老板何挺然就花25000美元买断了查理·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的发行权[5]。

中国人最早尝试电影摄制要早于亚细亚公司。1905年,任庆泰在北京的照相馆用胶片拍摄了由京剧名角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1918年,商务印书馆正式成立“活动影戏部”(一年后更名为“影片部”),开始大规模的电影拍摄活动。这是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独资经营的大型电影企业,成为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开始的标志。当时其拍摄的电影内容共分为五类:包括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和古剧片。1920年,商务印书馆影片部摄制了由梅兰芳主演并导演的京剧短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这是梅兰芳涉足电影的开始[6]。

美国电影给予中国电影的影响,除技术先进的器材之外,好莱坞电影文化也全方位地向中国影坛渗透。1922年张石川等人创办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第一部短片《滑稽大王游沪记》便“借光”卓别林。电影圈流行起“仿好莱坞”称谓,韩兰根与殷秀岑这对胖瘦搭档出演《渔光曲》一举成名,被称为“东方劳莱与哈代”;童星陈娟娟主演《中国白雪公主》,被视为秀兰·邓波儿(小公主)中国版[7]。

中国电影很难走出国门,更不用说占据多少份额的市场。在旧中国,中外电影交流呈现严重不对称。尤其美国影片大批量在华上映,而中国影片在美上映仅有零散的记录[8]。郑君里曾经提到,“商务出品《莲花落》(1923)由华侨购得美国版权,不意竟遭到美国电影联合会拒绝入境,反复交涉,仅许在苏彝士河旁的教堂内映演2日,虽遇天雨仍获六千余元,后华侨将此片运到檀香山和坎拿大各地,此为中国电影输入外国之始。”[9]

相比电影,中国以戏曲为代表的演艺业输出值得一提,主要代表就是梅兰芳的对外巡回演出。梅兰芳的艺术生命长达57年,他一生塑造了100多位美女形象,使旦角由京剧配角成为主角,他的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等,由他代表的京剧表演艺术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1919年和1924年,梅兰芳两度赴日本演出。美国也通过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邀请梅兰芳赴美演出。1930年2月16日,纽约百老汇第49街剧院首演中国京剧。当时正值美国大萧条,原以为最多在纽约演3场,卖出一半票就不错。没想到,两个星期的票被一抢而光。当时的美国总统给梅兰芳写信,祝贺他演出成功,并说自己因公不在华府未能看到他的精彩演出,十分遗憾,希望梅先生再来华盛顿演出。梅兰芳在美国巡演半年,他平时一周只演3场,而在美国一周演了8场。梅兰芳是把中国京剧介绍到世界上的第一人,打破了欧美观众不看、不懂中国京剧的惯例[10]。

二、从文化交流到文化贸易

就朝代而言,中外文化交流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秦汉时期的中外接触和交流,主要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对立和交流、匈奴兴起前欧亚草原上的文化交流、服饰文化交流、月氏西迁与贵霜文化、张骞通西域、东汉经营西域、匈奴西迁与民族大迁徙、丝绸之路上斑斓多彩的西域文明、佛教传入中国、南海之路初通等。

第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是中西陆路交流的发展、丝绸之路上的东罗马文物、青海道的开通与交流、南北朝中国与萨珊波斯的交流往来、中外佛教文化交流、中亚粟特商胡来华、拜火教与祆神等。

第三,隋唐五代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是隋唐时期的外国侨民、中国人到海外、唐末五代西北民族迁徙、“三夷教”与外来宗教的大发展、域外科学技术的传人、外来艺术的流行、唐代文化西传、造纸术的西传等。

第四,宋元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有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繁荣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宋元时期的诸蕃水道、宋元时代中国人的国外游历、蒙古西征与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住蕃”与“唐人”、中国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宋元时代的外来科技、宋元时代的外来工艺技术、宋元时代的外来艺术、中国瓷器外销、丝绸的外销、三大发明的西传、中国书籍在东亚的传播、程朱理学在东亚的传播等。

第五,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主要有朝贡贸易与郑和下西洋、华人下南洋、西方航海贸易势力的东进、清代来华的西方使团、西方教士来华及其活动、西方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学与机械工程学、地理学、生物学、医药学、西洋建筑、绘画、音乐、汉籍西传欧洲、明清时期中国典籍的东传、丝绸、瓷器的外销、茶叶远销欧美等。

就地域而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如下[11](P10):

第一,由丝绸之路而造就的中国与亚欧非的文化交流。在两汉时,指的是天山南路各国,还有中亚的一些国家。到隋唐时范围扩大了。隋朝裴矩《西域图记》说,西域北道到拂菻,中道至波斯,南道到波罗门。这几乎是把整个亚洲都包括进去了。到了元、明的时候,西域这一地理概念又将欧洲、非洲的部分包括在内,范围更大了。在亚欧非文化交流中,较为显著的是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1271年11月,17岁的他启程,3年后终于到达北京,1295年回到阔别25年的威尼斯,后在狱中完成《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游记》被称为“世界第一奇书”。

第二,中国与印度的文化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为传播和发展。这一阶段著名人物鸠摩罗什和法显。鸠摩罗什精通汉、梵二种文字,他主持译出的经典,既能准确地表达梵文原本的意思,又行文流畅、优雅。经过十几年不懈的努力,到鸠摩罗什逝世时,300多卷。公元405年,法显和道整两人来到了人烟稠密、富丽繁华的摩竭提国的巴连弗那邑(今印度巴特那),那是印度的佛教中心。公元412年,法显回国弘扬佛法,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法显终于译出自己取回的经卷六部、六十三卷,计百余万字。唐朝时期,玄奘赴印度(西天)取经,公元630年进入印度,645年回国,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并花了十九年时间,共译出佛经75部、331卷。

第三,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秦始皇时,传说徐福曾率领500童男童女,带着五谷杂粮种子和农具,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在熊野浦上陆,开荒种地,从事农业生产。据《宋书》及其它史书记载,公元413年至502年期间,日本先后向中国的东晋、宋、梁等朝派遣使者达13次之多。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指出,从公元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贞观四年)一直延续到公元894年最后一次任命遣唐使,前后长达264年之久,前后共有19次遣唐使。就这样,中日两国以遣唐使为主要形式,开展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空前规模的文化交流。中日文化交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鉴真东渡日本,在五次东渡失败后,753年,65岁的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宣扬佛法。鉴真还把从唐朝带来的各种奇珍异宝呈现给日本宫廷。其中有如来肉舍利、西方琉璃瓶、王羲之、王献之真迹以及各种书籍。

第四,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主要是与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印尼等国的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开始于秦朝,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与东南亚地区的外交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唐贞观五年婆利、林邑(今越南广南省)、罗刹三国使者联合出访中国,赠贡礼物,成为唐与东南亚交往中的一件盛事。使者们来到长安后,宫廷画家阎立本给他们画像留念。这些画至今仍保存在台湾台北市博物院里,是中外交往历史的珍贵资料。越南一直是一个注意吸取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精华的国家,常派人到中国购买书籍。宋朝除了禁书以外,其它任何书籍任其自由选购。越南也是一个崇信佛教的国度,经常到中国来求取佛经。在文化交流中,越南的科学文化成果也使中国人受益匪浅。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是中外文化交流史和航海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在将近30年时间里,郑和七次下西洋,共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七万海里,主要范围是东南亚,其中七次访问占城,六次访问爪哇、满刺加,苏门答腊,四次访问旧港,三次访问暹罗,至今在这些国家里仍可看到许许多多当年的遗迹。

真正的文化贸易开始于20世纪初的电影贸易,主要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对中国市场的强势垄断地位,却很少有中国电影进入国外市场,这时的文化贸易是极不平衡的贸易逆差。1932年以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以及列宁有关电影政治功能的阐述得到广泛传播。在延安根据地,人民电影以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为主要观赏对象,好莱坞电影无法在此立足。好莱坞电影只在1937年至1941年间的上海“孤岛”和香港租界区保持着昔日的繁荣景象。

1945—1949年间,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趁此机遇,好莱坞八大影片公司将大量战时拍成的旧片倾销到中国,并意图摄制迎合战后民众趣味的影片,甚或配合中文说明,求取更广泛的观众,尽量挤占中国的电影市场。

从1949年9月到1950年8月,苏联片和国营片在上海放映的部数及百分比,已经分别从8部、3.6%和4部、1.8%上升到40部、22.8%和7部、4.1%;相应地,以好莱坞影片为主的西片市场,则从142部、64.6%下降到63部、36%。到了1950年11月,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好莱坞电影被彻底逐出中国大陆。在1995年开始的“十部大片”引进热潮中,中国民族电影几乎只能在好莱坞电影票房的微小缝隙中寻找出路。1998年引进的《泰坦尼克号》,票房收入高达3.6亿元人民币,几乎与100部国产片等值。

据统计,1905—2005年这一百年间,我国共摄制了7200多部故事片。其中摄于1947年的《假凤虚凰》,由导演黄佐临亲自译成英语配音版,成为第一部走出国门在欧美国家上映的中国影片。从1995—2001年七年间,我国共进口美国影片134部,其中分账影片61部;而美国几乎没有进口过一部中国影片在主流院线进行商业发行放映。”[12]中国电影对外输出在市场意义上的真正突破,是由张艺谋团队实现的。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以2100万美元向米拉麦克斯公司售出在北美、拉美、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非洲发行的版权,美方安排在2031块银幕上映,连续两周蝉联票房冠军,总票房达3525万美元,被美国媒体评价为“中国最成功的一次文化出口”。《英雄》在法国上映也备受欢迎,创出了375个拷贝的新纪录[13]。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2005年,全国电视节目进出口总额约为4.67亿人民币,其中进口总额约为4亿人民币,而出口总额只有0.67亿人民币。

2006年,中国电影、音像出口1.3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2%;进口1.21亿美元,实现顺差0.16亿美元。2000至2006年间,中国电影、音像服务贸易进口年均增长21.7%;作为文化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影、音像服务贸易2006年首次出现顺差,到了2007年顺差达到1.62亿美元[14]。

三、从单一贸易到多元贸易

(一)贸易主体从单一到多元

从宏观文化贸易主体来看。自电影在民国时期进入中国真正的文化贸易产生后,中国的贸易国先是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很快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中国几乎唯一的贸易国,建国后,前苏联是中国主要的文化贸易国。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对外贸易伙伴的增加,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导致与中国贸易的国家需要更多了解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文化贸易伙伴也急聚增加。以2003年为例,中国的主要文化产品贸易伙伴见下表1:

表1 中国最大的15个文化产品贸易伙伴

从中观文化贸易主体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已不再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角色,而是退居幕后,更多发挥的是管理与服务的角色与功能,企业作为贸易主体被推上前台。规模经济促使企业不断发生兼并,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角。文化贸易也从国家计划进出口到大型文化企业直面国外市场的转变。新闻集团、迪斯尼、维亚康姆、兰登书屋等,其文化产品直接进入中国市场,无需双方所属国政府的谈判与协商。同样,中国的图书出版企业也通过书展的方式(如法兰克福书展)等,直接进入国外市场。相信,在文化全球化的旋风下,大型文化企业尤其是跨国文化企业,必将成为对外文化贸易的直接主体。

从微观文化贸易主体而言,对外文化贸易的交易者是个体,确切而言,是从事演艺的艺术家个体。一是演艺艺术家个体通过演唱会、演出等进行文化贸易,如以帕瓦罗蒂为代表的世界三大男高音2001年在北京的演唱会,门票从2000美元到60美元,分11个档次,主办方有7000万元人民币入账。据《三联生活周刊》披露的数字,此次演唱会演出者拿到了380万美金的出场费,比1994年亚特兰大那场整整高出了80万美金。[15]手工艺品艺术生产才作为文化贸易的微观主体,主要是借助文化旅游平台,实现国外游客与生产者面对面的文化交易。如云南省大理新华村的银器、周城的扎染,西藏的唐卡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文化贸易的。

(二)贸易产业从单一到多元

电影业。2010年,中国票房收入突破100亿,但国外电影占据较大份额,仅《阿凡达》就达13亿人民币,而中国电影在国外却收获较小。当然,在2008年,中国电影“走出去”成绩也令人欣喜。当年生产的406部影片中,45部走向海外市场,并取得25.28亿美元的海外票房成绩,占国内总票房的40%左右。然而,这一海外票房成绩,仍不到同年美国电影海外票房的3%。[16]

演艺业。演艺业对外贸易较早,最初是梅兰芳的对外演出,建国后主要任务是进行文化宣传与交流,改革开放后,对外演出逐渐兴盛,尤其是民族歌舞与杂戏方面。2006年,从演出产品的出口类别来看,我国演出产品出口以杂技、武术类项目为主。杂技、武术类演出约占中国演出产品出口的70%,其他的歌舞、器乐、戏剧类项目约占30%左右。[17]演艺业的经典案例《云南映象》曾以《寻找香格里拉》的名字进军国际文化市场,在美国等十几个国家举行160余场演出。2005年,杨丽萍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在美国辛辛那提ARONOFF中心进行16场商业演出,总票房收入突破200万美元已成定局。这是中国在美国第一次成功的商业演出。[18]2008年,《云南映象》11场日本商演,票房总收入高达近2000万元人民币。[19]

图书、报纸、期刊。2009年,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900344种次,885.16万册(份)、3437.72万美元;进口图书、报纸、期刊811265种次、2794.53册(份)、24505.27万美元。从数据来看,中国图书上、报纸、期刊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极大劣势,贸易逆差21067.55万美元。[20]

音像、电子出版物。2008年,中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出口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种数16521种次、数量27.12万盒(张)、金额101.32万美元。累计进口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种数11717种次、数量16.38万盒(张)、金额4556.81万美元。

书画艺术。也指可视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印刷物、原版雕塑和其他装饰品。这方面中国的出口优势比较明显,2002年,中国可视艺术产业的出口额在23亿美元左右,排在世界出口强国的第2位。[21]

版权贸易。2009年,中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3793种,其中图书12914种、录音制品262种、录像制品124种、电子出版物86种、软件249种、电视节目155种、其他3种。版权引进地占份额最大的是美国,是4533种,其它分别是英国(1847种)、德国(693种)、法国(414种)等。版权输出4205种,其中图书3103种、录音制品77种、电子出版物34种、电视节目988种、其他3和种。输出地份额较大的分别是美国(267种)、英国(220种)、德国(173种)、法国(26种)。中国版权贸易也是巨大的逆差,进出品版权贸易中,最大的是图书版权。[22]

网络游戏。2008年,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网游企业有15家,进入海外市场的中国网游企业自主研发的游戏有33款,实现7074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较2007年增长了28.6个百分点。[23]

(三)贸易产品从单一到多元

我们知道,当某类产品产出达到一定规模、有一定的成熟的市场主体及为人们的某种福利服务的时候,它就可以发展为一个产业。文化产业的形成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在精神类的文化作品所形成的产业中,又可以细分更具体的门类产业,如影视产业、报刊产业、演艺产业、会展产业、手工艺品产业、书画艺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产业的形成反过来又促使该产业品种的进一步发展与革新,产生更多丰富的产品品种。

以电影为例,最早进入中国的是默片,此后是有声产品;先是《定军山》、《难夫难妻》、《俄国皇帝游历法京巴里府》、《罗依弗拉地方长蛇跳舞》、《马铎尼铎(马德里)名都街市》、《西班牙跳舞》、《和兰大女子笑柄》等短片,而后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银锁》、《芳华虚度》等长片;先是西方题材的片子,而后是带有中国元素或者纯中国题材的片子,如《东方即西方》、《上海快车》等;先是生活类片子,而后是抗战题材的片子。中国输出的电影先是动作片如李小龙的《龙争虎斗》、《唐山大兄》等,而后是一些纪录片、艺术片及民族文化片,如《五朵金花》、《阿诗玛》、《玉观音》等。从近20年引进美国的电影来看,主要有爱情片如《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人鬼情未了》等,动作片《石破天惊》、《第一滴血型》、《谍影重重》等,剧情片《教父》、《与狼共舞》等,悬疑片《致使ID》、《沉默羔羊》等,魔幻片《世界大战》、《魔戒》、《哈利波特》、《阿凡达等》。

在影视产品中,还有动漫片、纪录片、电视新闻、谈话节目、综艺节目、真人秀等,丰富了文化产品贸易的范畴。在演艺产业中,有歌舞、曲艺、杂技等不同门类的产品。近年来,京剧、黄梅戏、相声、小品、杂技、魔术等走出国门,并取得很好效益。

就图书出版物贸易情况来看,产品更是走向多元。2009年,从图书出口的种次看,哲学、社会科学类196721种次,文化教育类167418种次,文学、艺术类192528种次,自然科学技术类84125种次,少儿读物类29216种次,综合类185926种次;从进口来看,以上各类分别为193885种次、99250种次、95886种次、246680种次、41617种次、78531种次。[24]

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国文化产品实现出口129.2亿美元,同比增长26.6%,是2001年的3.7倍。但从整体看,中国的文化服务贸易一直是逆差。

(四)贸易渠道从单一到多元

就对外文化贸易而言,其销售渠道经历了单一与多元的演变。鉴于文化产品的精神特性,其贸易渠道可以从实物/服务与版权两个层面来分析。

从实物/服务层面来说,文化贸易与工商品贸易渠道基本相同。从渠道长度来看,分零渠道与非零道两种。像那种即时消费的演艺产业贸易,基本是零渠道,即表演者在生产的同时,也是产品为消费者所消费了,如梅兰芳的各国巡演,就是这一贸易渠道。非零渠道又可细分一级、二级、三级等类别,只有一个中间商的则为一级渠道,其它依次类推。民国时期的电影贸易基本要经过一级以上的环节到达消费者手中,其交易成本较高。除此,还有生产加工贸易渠道,也可分两类,一是外商直接把企业建在销售国,如民国时期,美国投资者直接在中国开办的亚细亚制片厂就是一例;二是加工贸易渠道,即在外国半成品的基础上,加工生产出新的样式,实现贸易,如中国把国外的影视版权买来,再加工为音像制品,再卖到国外。进入新世纪,文化贸易渠道日益扁平化,除歌舞演艺等零渠道贸易外,电影的院线制改革,丰富了文化贸易的渠道,通过统一的院线发行公司,缩短了电影贸易的中间环节,有利于电影产品的迅速流通与交易成品的大大减少。

从版权贸易层面来说,文化贸易渠道有着不同于工商品贸易的特性。这种贸易不需要实物流通,因此,其交易成本较低。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通过各国大使国相关人员去推荐介绍,实现版权贸易;一是通过公司的发行机构直接与国外有关组织或企业进行洽谈,实现版权贸易;一是通过各种书展(如法兰克福书展),实现版权贸易。

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到来,在加速推进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同时,也为文化贸易提供了广阔的渠道选择。不论是实物/服务贸易,抑或是版权贸易,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只要网络渠道具备了展示、结算与配送功能,就可以极大促进文化实物/服务与版权的贸易。

新的时代,文化贸易渠道呈现多元化与一体化并流、现实与虚拟共振的奇观,由于现场体验性与非现场体验性文化产品共同繁荣的市场格局,现实贸易与虚拟贸易必然共存,贸易渠道将会更加多元。同时,由于数字技术对文字、图像、声像的整合,使得所有文化内容可以在互联的网上呈现,因此,线上的网络虚拟贸易渠道将成为文化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有促使了其一体化,使生产者与消费者整合在一起,分销渠道的作用日益式微。

(五)贸易投资从单一到多元

其实,早在民国时期,美国资本就开始直接进入中国建厂,拍电影,并发展得相当不错。只是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政治原因,外资与中国无缘,最多只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兄弟式的援助。自从报业实行事业性质,企业化经营政策后,广州日报集团的发展,四川博瑞传媒的借壳上市,才陆续有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新浪、搜狐等新媒体在美国纳斯克上市,才使文化产业有了获得外资的机会。此后,出版集团、文化旅游企业的上市,通过股市实现了国外资本到中国的流动,虽然数量有限,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当然,在文化产业的某些领域,也有外资直接投资的案例,如1995年进入中国的贝塔斯曼书友会,就直接在中国投资建立发行系统,一度取得很好成绩。

目前,外资独资的案例虽不多,但通过合资形式进入中国,从而大大扩展了文化贸易的领域。如2004年维亚康姆与上海文广集团合资制作本土化儿童节目——尼克儿童频道,已经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同上海文广集团建立合资公司。作为境外媒体中第一个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建立的合资企业,该公司将利用尼克频道的品牌效应来制作中文内容的少儿节目。中影集团、时代华纳和横店集团成立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是首家真正成立的中外合资电影制作、发行公司。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与索尼影视成立华索数字制作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在于制作高清晰电视和数字电影产品,并将在成熟的情况下涉及发行领域。

四、结语

在对外文化贸易中,经历了文化交流到贸易、单一到多元的过程,贸易主体、多元产业与产品、丰富的交易渠道及外资进入的多种形式,合力加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壮大了本国文化实力和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同时,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其文化主权、文化软实力也受到严重的挑战,相信中国文化产业凭借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人才、资本、技术的驱动下,迅速成长,成为世界文化贸易中重要的产品提供者。

[1]李琴生.关于‘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考察 [J].丝绸,1999(3).

[2]姚锦祥.我国商业贸易的历史发展特点[J].历史学习,2002(4).

[3]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肖艳.试论技术进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J].社科纵横,2010(9).

[5]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 1950年[J].当代电影,2005(6).

[6]来源于国家广电总局:http://www.dmcc.gov.cn/publish/main/304/2010/20100317180354246957524/20100317180354246957524_.html,2011-4-6.

[7]郑颖.民国年间中美文化交流探讨[J].电影评介,2008(5).

[8]李亦中.电影国门沧桑录[J].当代电影,2008(4).

[9]李亦中.中美电影跨世纪交往格[J].http://www.ccava.cn/news/1_7.html,2011-4-6.

[10]来源于中国戏曲网,http://www.chinaopera.net/html/2006-11/936.html,2011-4-6.

[11]黄利平.足迹从丝路延伸:中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

[12]李亦中.电影国门沧桑录[J].当代电影,2008(4).

[13]同上

[14]杨宇婷.中美文化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2).

[15]http://www.china.com.cn/chinese/CU-c/40695.htm,2011-4-7.

[16]http://media.people.com.cn/GB/10286503.html,2011-4-8.

[17]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e/2008-03-14/26645.shtml,2011-4-7.

[18]孙晨.云南映象成海外商演样板[N].中国经营报,2005-11-27.

[19]http://news.qq.com/a/20080325/000856.htm,2011-4-8.

[20]中国出版统计年鉴(2010).

[21]赵有广.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 [J].国际贸易,2007(9).

[22]中国出版统计年鉴(2010)[G].

[23]李楠.中美文化贸易比较研究 [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0,4.

[24]中国出版统计年鉴(2010)[G].

(责任编辑:朱 斌)

On the History Reality of Foreign Cultural Trade(Part One)

ZOU Bo
(The Discipline Office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chang 330098,China)

Foreign cultural trade has a long history,and its essence is the history of Silk Road,including Silk Road in land and Silk Road on sea.China’s foreign cultural trade started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the main cultural products were movies and shows.The 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 passed through Qing-Han dynasties,Wei-Jin and South-North dynasties,Sui-Tang dynasties,Song-Yuan dynasties and Ming-Qing dynasties,and the exchange partners included Asian,European,African,Indian,Japan and South-eastern Asian countries.The development course is from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technical evolu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the cultural trad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rade;development;history reality

G114

A

123(2015)02-0030-09

2014-05-04

邹波(1972-),男,江西莲花人,江西科技学院学科办,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传媒经济㈦文化产业。

国家社科基金委纵向研究项目“舆情消长㈦边疆民族地区稳定研究”(编号:11CXW023)。

猜你喜欢
贸易文化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14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伙伴(2020年3期)2020-04-14 04:48:35
中美贸易磋商再起波澜
中国外汇(2019年11期)2019-08-27 02:06:22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中国外汇(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4
谁远谁近?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