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慧
【摘要】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家。受其所接受的教育和生长环境的影响,他的作品中经常会有鬼神出没,但其实这是辛格独特的对信仰的表达方式。《魔鬼的婚礼》就是这样一篇到处充斥着魔鬼的短篇小说,本文将试图通过对文中魔鬼的分析探究,来追寻辛格在小说背后想要表达的主题。
【关键词】辛格;魔鬼;信仰;犹太
一、作者介绍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年出生于波兰一个传统犹太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犹太教长老,因此他在犹太神学院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的圣职,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来展现出他所热爱的犹太民族的伟大与不凡,而且他一直坚持用自己民族的古老语言意第绪语进行写作。辛格前半生所生活的地方一直完整的保留着传统的犹太生活方式,这为他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泉,因此可以看到辛格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都是普通的犹太人,他们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嬉笑怒骂间或悲情可怜或滑稽可笑或丑恶可恨的展现着最真实的犹太生活。1935年由于战火的侵袭,辛格不得不离开他所熟悉的地方而来到美国。在这里意第绪文学几乎无法存在,放弃自己的语言对于辛格来说无异于灵魂与信仰的背叛,他也因此沉沦多年。无法割舍的传统犹太生活和无法皈依的现代文明社会使辛格陷入极度的矛盾之中,人究竟该如何存在这一道德挣扎几乎存在于他所有的作品之中,《魔鬼的婚礼》当中也有体现。
二、魔鬼的存在与作用
《魔鬼的婚礼》这篇小说收录于1980年出版的《辛格短篇小说集》。虽然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傻瓜吉姆佩尔》、《市场街的斯宾诺莎》那样广泛的知名度和深远的影响,但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小说讲述了在一个普通犹太村庄所发生的故事,拉比阿龙受到魔鬼的陷害而死于丹毒,他的妻子不悲伤过度不久后也去世了。无所依靠的女儿辛黛儿被迫嫁给了隔壁村子拉比的儿子雷布,但雷布的真实身份确是一个魔鬼,于是辛黛儿悲惨的命运开始了。她屈辱的忍受着魔鬼们无穷无尽的折磨,更加不幸的是辛黛儿怀孕了,她视这个生命为魔鬼,它不仅吞噬她的心肝,更使她污秽不堪。终于在这个小魔鬼诞生后,辛黛儿死去了。
文章开篇首先对拉比阿龙·那弗塔里进行了描写,但其形象却并非一个合格的犹太长老,相反有些麻木不仁,他从不去关心教徒的数量,更不会去修葺礼拜堂,作为一个教徒他对宣扬上帝的荣光并不在意,反而对一些离经叛道的东西更加热衷。因为阿龙的祖父曾经驱除过魔鬼,得罪了它们,所以它们来找阿龙复仇,后来辛黛儿的悲惨遭遇也是来自魔鬼的复仇。在经过与魔鬼的终身战斗之后老拉比还是无奈的喊出了:“它们把我打败了”。在这部分的叙述中可以找到些为许多犹太作家和读者所诟病的辛格对于犹太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反叛的问题,也就是诸如欲望、贪婪、不幸等负面主题,在这里主要表现为不幸与不为。这其实是辛格本人怀有的一种困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正如面对魔鬼的复仇,直到拉比死去也未曾得到他祖父受到圣徒祝福那样的来自上帝的帮助,犹太民族由于信仰教义的分歧饱受基督教派世界的迫害与压迫,几次建国不成,被迫流亡各地,却始终不见上帝的光辉,辛格心中是有些愤懑的。他也只能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他内心的苦闷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在拉比阿龙死后,他的妻子也很快随他而去了,唯一的女儿就成为了老拉比的延续,自然魔鬼们的仇恨就转移到了她的身上。辛黛儿的形象也并非光鲜正面,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她十五岁就开始读奥秘的典籍,总是闭门静坐。身材瘦小,大头细脖,胸脯扁平,头发乱糟糟,最为重要的是她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癫狂的光芒。”这里的描述有意把她塑造成一个精神恍惚的疯子,而非一个纯洁虔诚的少女。辛格在这里的处理非常巧妙,给读者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搞不清楚辛黛儿所看到的所遭受的究竟是幻觉还是真的是来自魔鬼的报复。辛黛儿遭受了魔鬼非人的折磨,她所能做的只有默默忍受。她始终记得父亲告诉他的活下去的唯一方法:不要出声。她周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魔鬼的幻化,实际上都是污秽丑陋的东西。尽管辛黛儿未曾屈服,坚持自己的信念,但在她怀孕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背叛了自己的灵魂,这也导致了她最终的毁灭。辛黛儿在生产小恶魔的过程中死去了,然而等待她的并非是信仰中美好的天堂,而是无尽地狱魔鬼的守候。辛黛儿癫狂的形象,虔诚的信仰和悲惨的结局充满了矛盾,折射出了现实世界中那些迷途中的犹太人,由于受到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他们被迫离开自己故土、放弃自己传统的生活习惯、只能毫不做声的默默忍受,正像拉比的遗言:这是活下去的唯一方式。他们看似忠于信仰的灵魂已被污染不再纯洁,等待他们的自然不会是什么好的结局。
三、独特的魔鬼视角
辛格在《魔鬼的婚礼》中并没有让人们看到希望,魔鬼最终取得了胜利,完成了复仇。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魔鬼是真实存在的,它所对应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困难折磨,因此它是不死不灭的。正如正义与邪恶的战斗永远不会停止,无论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民族永远都不会缺少苦难的陪伴。对付魔鬼的武器是符箓咒语,对抗苦难武器则是虔诚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越是在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从背弃中回归自己的信仰,在坚持中完成自我的救赎,灵魂的堕落只能导致最终的泯灭。作为一个民族使命感及其强烈的作家,辛格对自己民族的前途命运感到深深的忧虑,这促使他迫切想要通过自己的作品为所有的犹太人找到精神上的归宿,拯救犹太民族的信仰,这是他赋予自己的责任。不仅如此,,辛格更希望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来描绘出一个不同于世俗认知的犹太世界,并以此来构筑犹太民族的话语权。
就像辛格在《渎神者》中所说,不信教的人会变得疯疯癫癫。在辛格的年代里,很多犹太人的信仰正在逐渐的丧失,他们背叛了自己信奉的宗教,背弃了一直坚守的伦理道德,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犹太身份。就像辛格对上帝的存有疑问一样,这是当时犹太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魔鬼的婚礼》正是以魔鬼的胜利这样一种思辨的方式来警醒那些堕落的犹太人,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地狱的折磨。在这篇小说中存在这样一种角度,就是从魔鬼的角度出发,它们并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因为给别人带来痛苦就是魔鬼的天职。辛格并没有去否定它们,甚至为它们的存在找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理由也就是复仇。这是对那些自命主流的犹太作家的讽刺,也是对那些随波逐流的犹太人的刺痛。不要以魔鬼真的存在即我所面临的迫害和困难太多为理由就自甘堕落,背弃信仰,掩饰自己脆弱的内心。这种手法与鲁迅先生的创作方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相比于鲁迅先生的直白痛骂与辛辣讽刺稍显含蓄隐晦。不同于小说,辛格在现实中可以毫不留情的指责那些背弃民族的犹太作家,也不会避讳揭露自己民族的弱点,但这并不妨碍他热爱自己的民族。辛格的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场景无不是犹太的或与之相关的,每个作品都将一个生动逼真的犹太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个不热爱自己民族的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辛格同样为自己身为犹太人而感到深深的骄傲,为自己民族顽强的生命力所深深折服,所以他才会竭尽全力的宣扬自己民族的文化,不仅是为了唤醒自己的族人,更为了获得更多的民族认同。辛格是热爱自己的民族的,他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深切的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民族情结,他宣称自己是犹太民族的儿子,对自己民族曾经受到的沉重打击深感痛心,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不敢掉以轻心。
四、隐喻的魔鬼形象
不只是《魔鬼的婚礼》,辛格作品中的魔鬼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魔鬼”这个隐含形象总是被不厌其烦的问起,于是辛格不得不做出了一些含糊的回应:“我存在的这个事实对我来说就是个神秘的事情。我也许不会相信圣书里写的东西,但我感觉到神秘的造物主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生活在神秘中。”这可以对辛格的困惑做出一些解释,他并非不虔诚、不忠于信仰,而是更加理性的去探索,去行使自己作为一个信徒的权力。“魔鬼”的存在是辛格自己所认为的最为经济的创作方式,它可以更好的去表达主题,不受现实人物的束缚,更可以映照我们的现实世界。而所有的研究学者连同笔者在内对“魔鬼”这个形象所赋予的种种意义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测,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研究辛格,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种种苦难,也可以是那些人类本性的邪恶面或是其他别的什么,大可不必执着于此。
五、结束语
《魔鬼的婚礼》是犹太作家辛格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巧妙的使魔鬼的形象真实化具体化,讲述的一对犹太拉比父女的悲剧故事。表现了辛格对犹太人曾经遭受的苦难和正在缺失的信仰感到深深的痛心,对民族未知的前途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辛格流淌在血液中,可在骨子里的不可磨灭的犹太特性。在这篇小说中,魔鬼如此醒目的以标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如何来界定和解读魔鬼是本文的重点,同样也是难点。
【参考文献】
[1] The Black Wedding. Isaac Bashevis Singer. 1980.
[2]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辛格短篇小说集[M]. 傅惟兹, 万 紫, 译.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0.
[3] 黄 凌. 在传统与现实的十字架下——辛格宗教题材短篇小说初探[J]. 外国文学研究, 1998(4).
[4] 李 斌. 辛格短篇小说《魔鬼的婚礼》主题分析[J]. 安徽文学, 2010(7).
[5] 陆建德. 为了灵魂的纯洁——读辛格短篇小说有感[J]. 当代外国文学, 2006(2).
[6] 马晓娜. 试论辛格短篇小说中奇异题材的深层底蕴[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