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问要找准着力点

2015-08-29 14:36何军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着力点

何军

【摘要】初中生物学课堂设问着力于教学目标、激发兴趣、启迪智慧、开拓思维,有利于提高设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 课堂设问 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7-01

课堂设问既指提问,也包括如何设计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课堂设问是实现师生互动、交流、理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找准课堂设问的着力点就成为提高初中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之一。

一、着力于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和归宿,是课堂结构的核心。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学情的基础上,要与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一致,且要注重知识与能力所蕴含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目标。所以,课堂设问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要与本课时的重、难点有机统一。二要清楚、精确地表述问题,切忌含糊不清,不合逻辑,使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给出的信息,偏离教学目标。三要面向全体学生,问由境生,问由境异。要让学生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切忌为问而问,随意而问,满堂皆问,制约教学目标。

二、着力于激发兴趣,拨动学生心弦,引起情感共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好之、乐之”即兴趣,它是学习的挚友,是增加学习动力的“助推器”。因而必须着力于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兴趣。

1.贴近生活激趣。设问要有生活性,才能使学生感悟到生物学的魅力;有趣味性,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致,值得探究。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设有的“STS”,“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科学家的故事”以及“想一想,议一议”,“观察与思考”等栏目设问。又如教师讲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设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再如为什么人缚上人工翅膀还是不能像鸟一样飞?你进入青春期了吗?为什么心脏会不知疲倦地跳动?细菌为什么几乎无处不在等等。贴近生活的“疑惑”,足以触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导学生探究生物学的奥秘。

2.走进直观激趣。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从而保持乐观的心态,持之以恒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究。如演示或分组实验中多问为什么;有适合游戏或角色表演的内容多让学生展现;而抽象的知识或不能演示以及不能亲眼看到的情景,则借助于多媒体呈现,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着力于启迪智慧,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

智慧的启迪离不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果教师“启而得法”,将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功,让学生豁然开朗之效。

1.创设情境,启而发之。心理学认为:当人处于某种情境中时,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1]。如胸廓扩大和缩小是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原因吗?很多学生都认同。我却说:“错!”学生顿感惊讶。错了?由于七年级学生只有气压的常识,于是我拿出注射器分发给各学习小组,再用投影仪展示:⑴用食指堵住注射口,向前推活塞有什么感觉?再向后拉呢?⑵移开堵注射口的食指,并将手心置于注射口前方约5cm处,再推活塞有什么感觉?⑶通过体验,你若有所悟吗?点拨:注射器内的气体压力高于大气压,于是空气被排挤出去。即气体能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扩散)。⑷你能领悟气体为什么能进出肺了吗?这种“浅入深出”地设问,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实验、观察、归纳、推理的全过程。学生通过联想开拓思维,收到了“启而得发”的效果。

3.2 抓住时机,启而发之。教无定法,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如探究“鱼的呼吸”。演示含绿色果汁的水流入鱼口后,从鳃盖后缘流出。问:水从鳃盖后缘流出有什么意义?追问: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呢?诱导:用BTB溶液检验流经鱼鳃后水的成分变化。质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轻轻掀起鳃盖,观察鳃的形态和颜色。再质疑: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它为什么既多又细?点拨:让学生观察毛笔在水中和出水的状态。总结:鳃的哪些特点对鱼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这个片段是教师提供事实、例证,通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设问,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的引向求知的新高度,成功构建了“鱼用鳃呼吸”的概念。

3.把握关键,启而发之。学生的认知过程是旧知识不断同化新知识的过程 [2]。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知识的交叉点;知识线索的转折点;新旧知识的关联点等,从中提取教学时需要的资料,启发学生实现新旧知识自然地起承转合。如探究“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播放视频: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学生回顾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后,讨论:⑴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⑵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得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⑶生态系统中有怎样的物质循环?⑷人类究竟用哪种方法既有利于控制有害动物,又能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环环相扣的问题,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达成了教学目标。

四、着力于开拓思維,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培养

教师要立足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针对教学内容把生物学课堂延伸向课外,给学生一个合作、探索、分享的空间。对学生只强调科学方法,不要统一的答案。如为什么现在许多稻田里听不到蛙声了?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应注意哪些事项?怎样预防春季传染病?调查南河水资源状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再如我以“畅谈本章收获,彰显生命魅力”为题,以“我的知识点;我的例题;我的易错点;我的困惑;我的感悟”为基本模式,将单元小结处理为章节小结。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巩固和发展。通过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获得和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锻炼,敢想、会想、敢做、会做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学生将终身受益。

总之,课堂设问是一门艺术。生物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悉心研究问题,耐心引导解惑”的观念,在设问技巧上多用心,在有效设问上下功夫,从而形成有特色的设问风格,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2] 成云.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学着力点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学好集合的三个“着力点”
乡村振兴的几个着力点
坚持把提升人文素养 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把治污的着力点放到基层去
自主学习 识“微”见远
浅谈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民政舆情知不足及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