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端艳 苏士营
【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行为是小学德育的核心内容。本文试从取得学生理解和信任、精心创设情境、长期贴近教学等方面探讨如何培育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道德行为 理解 信任 情境 长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9-02
传统教育学派的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一切教育都应围绕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完善的人进行。可见道德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养成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为习惯,就为他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同时,道德品质的培养目标也明确指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只有通过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育学生才能不断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道德教育涉及两个核心概念,一是道德意志,二是道德行为。小学教育学中对道德意志的解释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确定的目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也就是说道德意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这种意志力的小学生,可以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德认识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可以说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催化剂。而对道德行为的注解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完善程度的主要标志。由于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为上确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如何才能锻炼好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好学生的道德行为呢?結合教育实践,我们试从以下三方面作一探讨。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要以理解和尊重为基础。教师要使学生信任自己,就要做到课上为师,课下为友,即课堂上教师要以师者的身份面对学生,课下则以朋友的身份平等交往,这样才能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也有自己的优缺点,小学生更会经常犯错误。在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要善于倾听他们的言论和观点,坐下和学生谈话,或以开座谈会等形式,通过学生行为了解动机,通过表面现象看到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积极的思想意识,抑制消极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思想品质。 对于正确的观点要加以肯定,错误的要正确引导,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他们。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这样教师的正确观点才能更容易感染学生,逐渐被他们所接受。
“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小学生才刚接触社会,对于各方面的人士都不够全面,此时就需要一个引导者。当教师和学生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了平等的朋友关系,学生就会乐意按照老师的指导和意愿行事,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明白道理,培养各种良好习惯。
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的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上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的是实地采访调查,有的是快乐的教学游戏,有的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那么,课堂活动情景的创设就十分重要了。
孩子们是充满童趣的,平时老师们在设计活动情景时不妨把自己也想成是小孩子,用自己的“童心”去设计吸引孩子的活动。在一年级的“养成良好习惯”一课中,教材要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营养全面不挑食。光靠老师说要多吃这个,少吃那个,给他们分析食物的营养价值,学生一定不感兴趣,也不能明白。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自助餐厅”的情景,让学生们先到餐厅来自由选择午餐,之后再通过课件直观的展示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再让孩子们对自己选择的午餐进行重新的选择,达到合理饮食的目的。最后再通过古诗“悯农”来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养成不挑吃穿的好习惯。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既玩到了,也学到了,是“润物细无声”的最佳体现。
最后,儿童的生活是一个连续的、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的时令、不同的节气、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活动主题,决定了活动时间的长短的不同。因此它不应该局限在一节课中,更不应该终止于一次活动。它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变化,事态的发展,了解的深入而不断的延续和深化下去,从而提高活动实效。
总之,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