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等
摘要:本文以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含学生)为个案,调查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硬件设施、应用状况、培训情况,分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师;信息技术;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80-03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支撑,是教育信息化需要着重加强的薄弱环节。”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和教学的有效性。
本调研旨在通过向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情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等情况,以便发现当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调查方法、对象及内容
1.调查方式
笔者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制作问卷,把问卷链接及二维码通过QQ群和微信发放到全院各系部,通过手机、电脑终端回收问卷。为使问卷真实反映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情况,采用匿名形式。回收有效问卷教师版85份,学生版525份。
2.调查对象
学院各系部任课教师及在校生,覆盖经济、建筑、计算机、人文、旅游、机电、园林、畜牧等各学科。
3.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
(1)教师版
基本情况:了解被调研教师的职称、教龄、任教系部、学历背景、性别等。教育信息化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观念:了解调研对象对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认识,信息化对教学发挥作用的态度。调研对象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运用常用教学软件的能力、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师个人和学校提供的信息技术条件:网络的覆盖、电脑的配备、教学平台的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方式及效果: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信息技术研训:培训的级别、内容、方式等。
(2)学生版
基本资料:学生所在的系部、年级、性别等。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满意度调查:多媒体的形式、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音视频材料使用的比例等。对教学模式的要求:对互动式教学的态度、多元化教学的要求。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学生获取、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对网络课程的态度等。
调查结果及分析
1.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观念和态度比较理性
调查显示,有83.53%的教师认为采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3.94%的教师认为不清楚,只有2.35%的教师认为没有作用。63.53%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于本学科教学有兴趣,35.29%的教师有很大兴趣,只有1%的教师不感兴趣。有61.18%的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27.06%的教师是因为潮流选择多媒体教学,另有7.06%的教师是因为学生喜欢、有4.71%的教师是因为学校有要求而选择多媒体教学。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理解、掌握、实施存在差异
有50.59%的教师是“部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总体有待提高”,38.82%的教师是“理论上了解”,只有5.88%的教师是“非常透彻并能较好地体现在教学中”。还有4.71%的教师“完全不知道”。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教师是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学习的,但具体运用到教学实践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只有极少数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抗拒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
3.教师信息技术基本能力整体较好,但软件掌握情况不理想
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软件熟练使用的占43.53%,会用的占52.94,不会的占3.53%;对Photoshop图片编辑软件不会的占54.12%,会使用的占44.7%,熟练的占1.18%。对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不会使用的占78.82%,会用的占21.18%。
4.教师对新媒体、社交软件、搜索引擎的使用情况较好
调查显示,72.94%的教师会用微信、微博,17.65%的教师能熟练使用,9.41%的教师不会使用;38.82%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会的教师占58.82%,不会的教师有2.35%;99%的教师都会使用QQ和电子邮件。
5.个人和学校提供的信息技术条件尚可,但应用情况不理想
超过96%的教师有个人电脑,97%的教师家里可以上互联网;学校提供的条件相对较差:61.18%的教师有专用电脑,25.88%的教师是几位同事共用一台,12.94%的办公室没有电脑;91.76%的办公室可以上互联网。
对于“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是否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调查,只有3.53%的教师认为“完全满足”,48.24%的教师认为“基本满足”,40%的教师认为“不能满足”。
对于上网频率及用途的调查:有96.47%的教师每天上网,1.18%的教师隔天上网,2.35%的教师一月最多上一次;85.88%的“搜索教学资料”,84.71%的教师“和朋友、同学及同事联络”,45.88%的教师“同学生沟通联络”,31.76%的教师用于“娱乐”。
6.教师和学生总体认同运用多元化互动教学能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有83.53%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有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64.71%的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65.88%的教师认为“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64.71%的教师认为“能促进学生批判、创新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67.93的学生认为“多元化课堂使学习更有趣味性,成绩有所改善”。
以上数据显示,我院开展基于信息化的多媒体互动教学整体形势良好,但从具体的项目来看,多媒体互动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对上述各项目平均有24%的教师认为“说不清楚”,20%的教师认为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增加了教学负担,15.94%的学生认为“无论用什么教学方式成绩都一样”。
存在的问题
1.学校没有建设良好的信息技术运用平台
虽然近年来我院建设了部分精品课程,但成效并不明显,有超过70%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合适的教学平台”。
调查显示信息技术主要运用的领域是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及教师科学研究运用较少。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障碍,82.35%的教师认为是“硬件条件配备缺乏”,72.94%的教师认为是“教师本身技术水平不足”,35.29%认为是“学校领导意识不够”。
2.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模式传统
调查显示,有83.53%的教师用Word、PPT等呈现板书,74.12%的教师在课堂中播放图片、视频、音频和动画,18.82%的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15.29%的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合作学习。
有30.5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过分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30.55%的学生认为“多媒体仅仅是‘教材分家”,31.31%的学生认为“课件制作缺乏新意,形式呆板”,28.65%的学生认为“授课时照屏宣科,单调乏味”。
以上数据说明教学中仅仅使用新技术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应当根据当今“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的特点,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3.教师职后研训机会不均衡,知识更新滞后
有45.8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信息技术及教学应用的相关培训,41.18%的教师很少参加,8.24%的教师不定期参加,只有3.53%的教师每年都参加培训。获得省级培训的只占8.24%,市级的占4.71%,校本培训的占45.88%。系主任、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获得外出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多,而普通教师获得培训的机会较少。
大多数教师渴望得到相关培训,67.06%的教师希望培训信息技术基本技能,42.35%的教师希望培训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前沿理论,如MOOC,56.47%的教师希望培训教学设计及实践,如翻转课堂,64.71%的教师希望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法,如微课,52.94%的教师希望学习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案例。
4.信息化教学应用瓶颈过多
在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中,存在的主要瓶颈是“师生互动”(62.35%)、“问题设计、任务设计”(60%)、“情境创设”(58.82%)、“教学行为”(42.35%),另外在“课堂评价”“目标设置”“内容呈现”等环节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亟须改进。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对策
①增加对信息技术运用的资金投入,建立适用的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
②建立优质教学资源,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作为传统课程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网上有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等,高职院校可以不受师资的限制,合理选择网上教学资源,作为对学生通识教学、知识延伸、素质拓展及专业课程的补充和调配。
③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学校应扩大培训面,采用“高层次专家讲座”“一线教师教学应用辅导讲座”“基于案例的互动式培训”“与教研法活动相结合的分散式研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通过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与应用能力。
④制定教育信息化规划,建立评估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宗益.“互联网+”时代大学如何坚持质量导向[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6).
[2]杨文正,熊才平,丁继红,等.教育信息资源质量满意度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104-112.
[3]李斐,李学华,赵玉璞.我国高等院校应对信息技术挑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