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探究

2015-08-28 22:03李莉
卷宗 2015年8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播音主持高职高专

李莉

摘 要: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有着一定的意义和必要性。从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实习实训、能力考核等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全面提升学生的播音主持职业素质。

关键词:高职高专;播音主持;职业素质

课题: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子课题《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探究》,课题编号:0908938A---230

《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针对这一目标的提出,对我校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的途径的研究与实施提出了新的课题。

1 经济社会发展是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已被认为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如何让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下的人才需求,也成了各高职教育教学的构建的着眼点、出发点。培养出具有诚信敬业、团队精神、责任感强的优秀的播音主持职业素质人才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而目前很多院校只重视主持播音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忽略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养成教育。主持与播音专业是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及以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在主持与播音专业在课程构建、实践教学、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形成科学的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职业培养途径,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2 高职高专主持与播音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高专院校的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社会进行实践,这就决定了有限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生除了要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课程,还要进行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学习。教学中既要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做基础,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而以往教学的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教师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体,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脱节仍然存在。实践证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将人才的培养融入到行业、企业中,为断探究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强化职业素质的教育改革。

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无论从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学习,还是从实践技能学习时间上相比较,都远不如本科院校,即没有深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没有实践技能的在校学习时间。从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来比较,专科学生的入学门槛要低得多,专业素质也较本科院校的学生素质低,从专科学生自身发展来看,就应该为学生提供多途径的学习方式和机会,以便更好的让学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養。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采取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育方式,将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改为技能培养的授课方式,强化了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养成,为本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打好基础。

3 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

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实施,教学中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实训相结合,校内外实践主持与社团活动相依托,顶岗实习与就业指导为最终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1、注重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新生入学阶段,使学生全面了解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学习内容和就业岗位需求,增强学好本专业的信心。新生入学教育阶段, 重在以专业思想教育为主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我们利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心理、身体状况及家庭情况,及对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职业素质的认识情况,并做调查报告。同时,通过班团会、法制报告会、座谈会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职业发展等教育,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热爱岗位、专心学习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和信心。

2、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教育为主线,实现由学生向“准职业人” 的角色转变。 这一阶段,我们请主持与播音专业行业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专业报告、讲座、座谈,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学生们在活动中也将自己对专业的初步认识与专业进行交流。有了对未来从事岗位的了解,使学生有了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在学习中应培养的职业素质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任课教师结合各自的教学内容,适时地带领学生到实训室参观和电视台、电台见习,使学生了解实训室摄影机、提示器、操作台等设备的功能与作用,并进行熟练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我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程教学中以课题、问题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带着任务和压力去学习,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公共课 “两课”教学的改革,增强职业理想和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择业观和就业观。主持与播音专业实践技能教学中,我们重在观摩中学习、在实践中训练、在竞赛中评价、在活动中提升,行业专家和任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将课上的理论学习与课下的实践相结全。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电视台的活动,领略专业主持人的风采,明确自身的不足及未来努力的方向;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进行主持、采访,巩固理论知识,增强技能;以小组竞赛为激励,让学生形成个性主持风格,能独立思考和评价,培养团队意识,激发学习的进取心;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各类活动的主持与策划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3、校内外实践主持与社团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实践主持都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持播音能力,而课外的实践主持更能发现学生的实践主持的不足,锻炼学生的主持技能。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课外主持的较好的阵地,学生们可以结合不同的活动主题进行全面的主持能力的锻炼,这为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的主持人大赛,在竞赛中发挥所所知识,提升主持水平,更好地向优秀选手学习,取长补短,认清自身的不足,全面提升主持技能。通过校园广播站让学生每天都得到锻炼,从广播站播音的栏目设计、栏目具体内容,学生结合各自的播音主持特点,开设了新闻、娱乐、访谈、点歌等栏目,分组负责不同的栏目,形成了一定的栏目风格,让学生互相学习,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4、以改革考核模式为拉动,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我们对主持与播音专业的课程进行了考试模式改革,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项目明确考试方式,结合学生课上课下的实践主持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求实的进取精神,提高能力与素质。

5、以实习、就业为导向,全程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学生从入校到第二年学业的完成,这期间都是为第三年的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做准备。校外顶岗实习阶段,重点进行岗位规范、责任感和爱岗敬业教育。邀请以往主持与播音专业优秀毕业生回校,与在校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毕业生从在校学习体会、寻找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经历和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位等方面向在校生做了详细的介绍,使在学生实习、就业有了更多的认识,树立了本专业的从业信心。通过实习动员和教育工作,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明确实习目标,学会与人相处,培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全面提升职业素质,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主持能力。在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将原有的论文写作改革为节目设计并录制,全面提高了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播音主持高职高专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