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茂峰
【摘要】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朗读功底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在读书时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规范口语,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小学语文中的文章大多是非常优美的散文和具有真实情感的记叙文。文章语言优美,极具画面感和表现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非常有效。新课程标准规定,重视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教会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初步从情感、语言的领悟来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本文主要从散文和记叙文的朗读技巧来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朗读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97-02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本方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则是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的过程也是将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内化为自己需要的知识的过程,是对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主要抓住优美的散文和经典的记叙文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抓住作品的画面感,进行朗读训练
朗读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朗读,将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画面感展现在面前,形成豐富多彩的形象,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美感。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和主旨的把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比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这篇文章的朗读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要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文字,体会作者怎样用语言文字描绘出庐山云雾之美的。比如在第一节的教学中,首先让孩子们划出能够体现这一段优美景色,在朗读中应该特别注意的关键词语。如变幻无常:变化没有一定的规律,形容云雾变化多、姿态万千;飘飘欲仙:看到美丽的云雾内心很舒服,象成仙一般;腾云驾雾:原来指仙人能借助云雾飞行,这里指看到美丽的云雾,心里很舒畅。第三小结中也用类似的方法抓住“一泻千里、瞬息万变”等词语进行理解并强调在朗读的时候进行情感倾斜。在朗读指导中,让孩子们读出感觉,以小组为单位,朗读给组员听,直到组员听到了作者表现出来的画面感为成功。
对于优美的文章,教师在朗读指导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水平,教会学生先理解关键词语的方法来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仅要自己读出画面感,还要让听众感受到作者留给读者的画面。
二、抓住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课本中的精品文章,有许多是表现真挚情感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的技巧和其他文体的技巧有所不同。对于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孩子们进入到文章角色中,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带给读者的神奇体验,从而提高对语言的认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教学《妈妈,我们要活下去》一文时,教师根据本课的朗读目标进行指导。本课的朗读要求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洛迪对妈妈的爱和勇敢跟自然灾害抗争,努力自强自救的勇敢精神,从而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在面对自然灾难面前,十岁的洛迪表现得异常坚强和勇敢,因此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要让学生读出勇敢、坚定、顽强、焦急等复杂的心理。学生通过一次次的揣摩阅读,达到了朗读目标,教学任务也就自然完成了。
总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根据不同的文体进行朗读技巧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对于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不仅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娇.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朗读的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的案例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4
[2]糜雪.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 苏州大学 2013
[3]周燕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许贤.中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李毅.小学语文个性化朗读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2
[6]钱莉.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代霜雪.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