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强 朱丽丽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国当前最热点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格外的引人注目。当今社会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努力着。而所学的专业与毕业后的工作息息相关,有的专业就业很容易,而有的专业就业却很难,尤其是散打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单一。如何解决散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是各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工作。
【关键词】就业 散打 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3-02
在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就业已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备受关注,而高校的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更是困难,他们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与其它院校学生的相对平衡,这已经成为我们目前各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推动了高校的迅速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散打专业人才,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散打专业毕业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散打专业的就业期刊杂志,报刊,就业信息网和人才市场网站等,掌握了解最新动态。
1.2.2 访谈法
走访了山东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及散打专业教练、已毕业的散打专业毕业生,了解有关就业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散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根据对全国体育院校的抽样调查告诉我们,体育院校散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众多院校中的排名非常低,其次,就业率与同届大学生相比要低很多,排在各类院校的就业率后面,纵然有一部分人找到了工作却也是与其专业没有丝毫关联使得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无用武之地,这是所有体育院校散打专业毕业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2.2 影响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因素
2.2.1 社会需求情况影响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
由于各体育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范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多应届散打毕业生毕业后往往无法找到感兴趣的工作甚至是找不到工作,以至于面临毕业就是失业的窘境,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2.2.2 社会就业压力大影响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如果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那么将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在最原始的社会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社会的生存法则,这个法则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当今社会中虽然各行各业都需要不同的人才,但是对于散打专业来说无疑是处于弱势的。
2.3 影响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学院方面因素
2.3.1 课程体系不尽合理
目前,在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结构层次配置上出现基础比较薄弱,专业基础比较狭窄的状况,在专业方面涉及的面较少。其结构要素配置的主要特征是:实践较为重要却忽略了理论,重视术科轻视学科,只知道传授知识却忽略了能力的培养,重视必修课轻视选修课。而美国的课程体系中公共必修课内容广泛,教学量约占1/3,专业课程中的术科比例较低,很少有对运动技能的要求,但是对有关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理论知识却十分重视。
2.3.2就业指导工作状况欠佳
就当前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可以看出,学校在对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一定的缺陷,缺乏对人才需求状况的了解和预测,与此同时与散打专业毕业生的交流和沟通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散打专业毕业生缺乏就业思想教育和对当前就业形式的告知和探讨,学校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就业辅导工作。
2.4 促进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2.4.1 加强散打专业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转变就业观念
散打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的涉及面比较小,也缺少一定的保护政策,但是工作效果的好坏却是关系到学校学生以及社会的稳定。就目前来说,我们不仅要做好散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要加强散打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4.2 以校园招聘会为核心,大力搭建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平台
以校园招聘会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市场招聘会和其它院校毕业生交流为辅的就业签约模式,大力推动在校毕业生的就业。学校应集合多方资源,以校园招聘会为重点,根据毕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尽可能地减少广大毕业生的因就业而产生的忧虑。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针对目前山东体育学院散打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政策。
3.1.2 散打专业毕业生綜合素质不高,对就业形势及政策了解较少,就业方式单一,在与非体育院校的毕业生竞争中处于劣势。
3.2 建议
3.2.1 留意政府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保证散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3.2.2 山东体育学院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适当调整课程体系,以此促进散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水平。
3.2.3 散打专业毕业生应转换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审时度势合理的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
参考文献:
[1]朱继光,祝伟.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0,(06).69-71
[2]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8-121
[3]崔铭.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问题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09,(09). 12-14
[4]李晓静,陈文东.安徽省高校健美操专项毕业生就业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