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15-08-27 01:03王福斌陈至坤钱俊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卓越工程师项目驱动

王福斌+陈至坤+钱俊磊

摘要:为贯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针对学校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以适应企业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为主线,围绕师资队伍选拔标准,校内外结合的教学、实践团队建设,教师队伍项目驱动培养机制及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信息反馈机制等内容进行了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项目驱动;信息反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4-0040-02

一、引言

教育部2010年以来分批次推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落实,对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及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河北联合大学是第二批进入“卓越计划”试点的高校,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两年来,在制度建设、学生选拔标准、考核标准、培养方案、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了建设和创新探索,针对“卓越计划”实施进行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一方面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靠学校教学资源配置的协调、倾斜,靠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更要靠适合卓越计划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的培育与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是卓越计划实施的保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理论与技能并重”要求的卓越计划培养模式,在学生的工程实践培养、能力成长过程中,同样离不开过硬的师资队伍团体。自动化专业这一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特点,要求师资队伍不仅能传授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建立起一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卓越计划落到实处、建出成效的关键。

2.师资队伍是“建出成效、结出硕果”的基础

卓越计划的实施,最终要落到“建出成效、结出硕果”这一支点上。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社会责任感、能力卓越的工程师,卓越计划才算真正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对选拔的学生进行培育、浇灌过程中,责任心强、能力过硬、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辛勤的园丁,是保证卓越计划顺利推进、“开花结果”的基础。

三、师资队伍选拔标准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本着责任心强、能力过硬的个人素质标准进行教师选拔,组建出知识结构合理、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卓越师资队伍,保证每位教师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自觉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

1.教师个人的理论素养标准

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是保证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打下深厚的理论功底,才更有利于学生今后创造性的工作。因此,作为卓越计划培养实施主体的教师首先要拥有深厚、系统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及善于将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传授的技巧。

2.教师个人的实践能力标准

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教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只有首先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统一,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也更有利于在培养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技术沟通。

四、校内外结合的教学、实践团队

对于自动化专业,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后,具备了一定的从事专门行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素养,但是否适合企业的需要,还应由企业进行检验,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围绕企业需求这一中心,制定出严格的选拔及培养标准。同时对参与教师进行团队精神、企业文化、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宣传及培训,使师资队伍快速成长,图1为教学团队组建结构图。

卓越工程师教学团队由校内、校外两个教学资源整合而成,校内主要依托学校自动化系及学院的自动化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从中选拔有志于从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优秀教师。在自动化系的教师选拔中,着力引导教师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自动化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也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目前,学院自动化工程技术实训中心拥有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管控一体化监控中心等成套实训、实验仪器及设备,可满足自动化专业全流程工程实训,可实现与企业实践之间的无缝对接。

校外师资主要面向参与卓越培养计划的支撑企业及实习基地企业,要求企业导师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校内、校外导师选拔制度选出师资队伍后,在导师激励规则及考核制度监督下运行,形成适合卓越计划培养的教学团队。

五、项目驱动培养机制

如何保证师资队伍的快速、健康成长,适应卓越计划的需求,是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为此本专业采用项目驱动培养机制,将校内、校外导师融合为一体,以项目为主线,在项目研发、设计、实施、调试、投入使用整个环节全程参与,使教师在项目参与中不断地锻炼、提升自己。

在与企业进行合作过程中,抽出一些典型项目让卓越教师团队及部分卓越学生参与,严格按照工程合同的技术要求、进度要求逐项落实到人,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专业、优势互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同时锻炼了教师团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严格的工程观念及教学水平。经过近3年的实际运行,证明项目驱动机制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六、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信息反馈机制

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将学生培养质量的信息反馈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标,在建设中不断修正,在修正中不断完善。教学团队建设信息反馈机制如图2所示。在这一环节建设中,着重完成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及学生薄弱环节调研、培养环节学生成长过程实时跟踪调研、师资队伍建设实时动态信息跟踪及管理体系等内容。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及课程整合,通过课程群建设、项目与技术认证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其次,围绕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及教学团队能力提升目标,严把选拔关,完善监督、考评体系,制定出精细化的教师团队业绩考核与管理模式,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创新的建设过程,为实现卓越计划的目标发挥保证作用;最后,通过及时反馈正、反两方面的建设效果信息,对后续的建设及管理体系进行修正,保证师资团队建设的绩效性、科学性。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卓越工程师项目驱动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
《知识窗》第5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