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本解读的“宏观”与“微观”

2015-08-25 14:18孙巧玲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青海高原词句宏观

孙巧玲

[摘 要]

文本解读方法多种多样,“宏观”把握和“微观”深入的有机结合是解读文本的有效途径。“宏观”与“微观”统一,实际是“概括”与“具体”的统一,是人认识事物的主要逻辑方式。宏加工与微加工并用才会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从而找到破译文本密码的钥匙。

[关键词]

文本解读;宏观把握;微观深入;抓关键点

从现有的文本解读资料看,文本解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传统的经验,也有来自高校专家学者的声音,更有一线语文教师的体会。笔者认为,要把这些宝贵的“财富”投放到具体的解读实践,首先要明确“解读”是为了“导读”,要针对某一篇(或某一类)文本的体式特点和实际的学情来找寻合适的方法。

一、从整体入手,“宏观”把握教材

(一)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整个内容的浓缩,是思想观点的提炼,是整篇文章的信息源。所以,读题本身就是从整体入手。从语文学习的层面看,语文是采取象征手段,以语言文字的方式观照事物,从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完善世界、改造世界。学习语文就是学习利用“语文”这种手段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大关系。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从文题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其任务是以语言文字的手段来反映对特殊的地点、特殊的环境下特殊柳树的认识结果。所以,学习作者怎样认识这株柳树、怎样表现这株柳树才是合情合理的切入角度,这样的“宏加工”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有蓝图和纲领,在阅读过程中才会寻根究底,纲目并举,少走弯路。

(二)抓中心词句

要善于捕捉文中那些能够总揽文章各段、各层大意的中心词句,明察语境的转移变换与思路的发展脉络,把握文章基本内容和结构层次。例如,青海高原的这株柳在平原的水边就是“极其平常”的,在青海高原上就是“神奇”的,“物”的位置瞬间转换,读者的“眼球”就被深深吸引住了。然后,作者不再顺势写柳,而是借用中国画写意技法勾勒“原野”“山峰”“蓝天”“云团”,虽然寥寥几笔,但是苍茫之“境”顿时浮现,这时“柳”才远远地露出大致的轮廓。接着,进一步确认此“柳”是青海高原“唯一的一株柳树”,当读者想进一步看清这株柳的“庐山真面目”时,作者又言远处“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以及近处“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了。在期待与失望、惊奇与困惑之后作者才细细描述这株柳的形象以及自己对这株柳成长历程的“臆想”。在引入“灞河”柳成长之“易”后,作者才道出自己的“理性认识”。这样,环境、形象、成长历程、理趣就形成了文章内部的联系,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框架和发展脉络十分清晰明了。

二、抓关键词句,“微观”解读教材

要想深入地解读课文,光靠“宏加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采用“微加工”策略。“微加工”即精细加工,就是要能钻进文本,抓住关键词句,触摸语言的体温,品评语言的滋味。所谓关键词句,笔者的理解有三方面,还以《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例:第一,在状物、写事、抒情方面表现力极强,给人震撼的地方,如“生铁铁锭的色泽”“绿得苍郁,绿得深沉”等词句;第二,有深刻蕴含,感觉回味无穷,让人很愿意去深思的地方,如“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巍巍然撑立”等;第三,在文章结构上起关键作用,能够体现文章脉络层次,在时间空间转换、环境意境烘托、情感情节推进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的地方,如“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微观”解读的关键在于“逆序而入”,要善于捕捉言语表达的三个“点”,从而找到破译文本密码的钥匙。

(一)突出点

在文本阅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字、词、句甚至情节的频繁反复出现,有人称之为“突出点”。解读时教师若能抓住这些“突出点”近观细察、咀嚼品味,就比较容易进入文本内涵的深层空间,为教学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如苏教版五(上)《黄鹤楼送别》一文第三节中,李白对孟浩然说的话语中反复出现了6次“您”字,透过这6次“您”字,李白对孟浩然的情感就跃然纸上了。再如,苏教版六(上)《安塞腰鼓》中反复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句式与文章结构紧密相连,抓住这样的句式切入细细体会,从安塞腰鼓的视觉感受到声音震撼、从舞蹈动作再到心灵搏击,脉络层次自然会清晰明朗。

(二)矛盾点

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只要我们能够在艺术形象、感觉、逻辑、价值、历史等方面进行“还原”就会发现一些矛盾处,进而透过这些“矛盾处”去知晓作者的内心世界。如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一文就可以在超越常规的“矛盾”表达处探寻作者深层潜在的情感世界。“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一句中,“碧绿”指鲜艳的青绿色,“丝绒般”指丝织品的质感柔软平整光亮。“碧绿如丝绒般”就形成一种错位搭配,其精妙在于跨越空间发现不同事物间隐蔽的一致性,凸显了作者对草原的惊叹与喜爱。荷兰是著名的低地之国,一条条运河纵横交错其中,按事实逻辑应该是一条条运河镶嵌在碧绿色的低地上,而作者却说“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细细品读这种逻辑变异的句子,就可以悟出语义的微妙之处。一方面,这样写更突出运河之多,与前文“水之国”和下文牧民“驾着小船过来”挤奶的事实趋于一致;另一方面,自由奔腾是骏马的天性,但是有了运河的阻隔,骏马群的奔驰范围就有所限制,草原就始终保持相对的宁静,与作者的情感逻辑又趋于一致。傍晚时分,牧民挤奶本是繁忙的景象,作者却极力铺陈寂静。奶牛“严肃沉默”,“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谁都不叫喊吆喝”,“牛的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为何有这种化“忙”为“静”的诗意效果,其根本在于作者把自己的主体情感投射到观察到和感受到的客体——“奶牛”和“挤奶的人”身上,有了形态的感觉变异。同时,这样的感觉变异又赋予精神层面的东西——“奶牛”将挤奶看作神圣的使命而“严肃沉默”地对待;“挤奶的人”与奶牛内心默契无需“叫喊吆喝”,只有“默默无言”才是对默默奉献的“奶牛”乃至宁静悠远的绿色草原最为人性化的尊重。其实在文学类文本中,像这样看似矛盾实际“内指”的文章是很多的,如老舍的《草原》、马朝虎的《水》等。

(三)情感点

语言有温度,是指说话者(或者文章作者)总要流露自己主要的感情倾向。这些情感倾向往往通过一个细节、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来呈现,我们姑且称之为“情感点”。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找到这些寄寓作者情感点的地方并紧紧贴住言语表达来品读体悟,便会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高明的老师就会抓住“一个命令”“一转身”“一碗汤”等细节描写来品读体会这位大将军平凡事情中的不平凡,如果仅仅从“爱”与“杀”的比较中体会爱战士的品质是很难打动人的。

“宏观”与“微观”上的统一,实际上是“概括”与“具体”的统一,是人认识事物的主要逻辑方式。宏加工与微加工并用才会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地把握文本。不过,教学中的亮点往往出在教师对文本细节的把握与处理上,以致在解读时往往忽略整体,这是要特别注意的。那么,怎样在突出亮点的同时又不忘整体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表达事物这样一个语文的角度,让每一个解读都能与“课标”规定的目标对接起来,这样就不会偏了。

[参 考 文 献]

[1]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臧松刚,闫宗学.只可省略,不可冷落——谈谈语用背景下阅读教学的“理解”[J].江苏教育研究,2014(3).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青海高原词句宏观
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青海高原常见气象灾害分析
宏观与政策
基于文本的读中悟写——以《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为例
宏观
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