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东梅
日前,央行要求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运营准备,意味着我国征信市场正在朝市场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前行。开放市场引入竞争,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将有力推动我国征信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征信市场为各方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产品,满足多层次的需求。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完善的征信体系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共有各类征信机构200多家,欧洲有40多家,日韩有30多家。起步相对较晚的我国征信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征信市场或将“百花齐放”
经过多年的耕耘,央行的征信系统己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在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信用产品具有很强的公信力、权威性。在当前的商业银行借贷活动中,通过央行征信系统查询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把控风险的一道重要关口。随着央行征信体系采集信息面的不断扩大,其服务水平将会继续提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逐步渗透至各行各业。互联网技术特有的普惠性,决定了众多在央行征信系统中没有发生信贷记录的自然人,在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经济活动中留下了大量痕迹。这为大数据企业依靠技术手段,对互联网用户留下的信息进行甄别分析和整合奠定了基础。互联网信息采集更为便捷、成本低廉、来源丰富,海量数据为征信产品的创新创造了条件。从互联网采集信用信息,丰富了信息采集方式。
P2P行业的蓬勃兴起,促使市场对信用产品的需求更趋多样化、更为迫切。在目前尚未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的情况下,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产生了通过自身优势进军征信业的强烈意愿,新型征信机构的涌现是大势所趋。各有所长的新型征信机构,将弥补当前征信市场的空白,并提供多样性互补的信用产品,以满足消费信贷以及投资意愿激增所催生的多样化市场需求。
就拿此次8家入围机构来讲,最受瞩目的是蚂蚁金服下的芝麻信用、腾讯征信,芝麻信用依托的是阿里电商,腾讯征信依托的是社交平台QQ用户以及微信用户,在用户数量以及数据含金量方面各有千秋。
新型征信机构形成竞争力尚待时日
尽管牌照发放己箭在弦上,但是征信市场形成适度竞争的格局尚需时日。
借鉴国际经验以及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我国征信市场发展的一大方向是让市场化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形成适度的市场竞争和合理的市场结构。
新型征信机构尽管丰富了传统征信数据的内容,拥有海量数据的优势,但是短期内其发展壮大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作为“草根”机构,海量的数据意味着数据筛选和甄别相当复杂,数据模型的建立是否科学、全面,关系到其信用产品的公信力。新型征信机构的海量数据还面临其与信贷的关系究竟有多大的问题,由此制约了其向金融机构服务的水平。当前来看,新型征信机构发展的方向,大多定位于向小微企业或者互联网金融企业等“草根”群体提供服务。
征信业的发展与个人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需要同步进行。 《征信业管理条例》做出了禁止性规定,明确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大数据下,采用何种技术何种手段来保证在信息采集中不侵害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的泄露,是新型征信机构面临的一道考题。
此外,实现信息沟通共享难度不小。我国新型征信机构各有侧重,存在互补的需求,但是,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并不容易。开展个人征信业务需要遵守“两个第三方”,即数据第三方和服务第三方。但是无论是芝麻信用还是腾讯征信,都有鲜明的背景,开展合作往往受制于自身的利益。
监管紧跟有助于适度竞争格局形成
在征信市场放开的同时,相关的监管举措将会及时跟进。《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为征信业务活动建立了清晰合理的规则。
央行强调,上述8家机构要严格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进行准备和完善,达到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合规。
从管理层释放的信号来看,政府部门的职能之一,在于在鼓励民营征信机构发展、扶持征信机构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建立清晰的、符合市场实际的监管规则,规范各类征信机构行为,加强对信息主体权益和个人隐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