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中突围,走课内海量阅读之路

2016-07-20 00:27郝晓玲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量空白处课本

郝晓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海量阅读能支持孩子的语文学习,提高孩子的人文素质,随着人文素质的提高,孩子就能理解更为高深的内容,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课内海量阅读这一理念最初是由韩兴娥提出的,通过课内海量阅读来提升孩子的识字量和知识面,提高孩子的人文素质。

一、提高课堂利用率,为“海量阅读”打好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语文教育注重识字和理解,一般一篇精读课文都要分解开来讲解,这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了课内海量阅读不能很好地实施。要想走课内海量阅读之路,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缩短课本学习的时间,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内海量阅读。

1.提高课内学习效率。

实施课内海量阅读的同时,也须按时完成课内文章的学习。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督促孩子做好课前预习,协同孩子家长一同督促孩子的预习工作,让孩子在重复阅读中能够更好地识字。在课堂上老师先领读课文,带领孩子朗读几次,看到谁能背诵了就过去听一下,背诵通过的孩子就能让其背诵下一篇。年龄较低的孩子的记忆力都是很好的,而从韩兴娥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在背诵上,一年级的孩子都是天才,背诵课文十分迅速,而且全班学生都能背诵,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内的学习效率。

2.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由于教师在一节课堂中既要讲解完既定的课本内容,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海量阅读,对课堂节奏的把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应在课前自我模拟时间的安排,做好预前工作。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内海量阅读。

二、突破教材,实行课内海量阅读

要想从教材中突围,走课内海量阅读之路,就必须突破教材,而突破教材就需要根据课本进行延伸阅读和发掘教材的空白处。通过发掘教材空白处和延伸教材而实行的海量阅读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教材,但又与教材相关的课内海量阅读。

以往老师教学的视野总是局限于教材之内的“土地”,于是一个学期的教学知识就十分有限,只能局限于几百个生字,三十篇课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揠苗助长》后,通过着重品读描写农夫的关键词,从而体会书中农夫的心理。品味农夫的心理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他们的读后感,教师在最后做一个寓意总结,待学生理解故事之后再带领朗读,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率。在完成《揠苗助长》的故事后就能找一些寓言相似的语言故事讲给学生听,例如《杀鸡取卵》故事,这两个寓言故事讲的都是急于求成,贪图眼前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这样就能在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同时,进行学生的人文教育。

除了找寻相似的课外故事进行讲解,老师还须充分发掘课本教材的空白处,挖掘空白处的有趣故事,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教材的理解,还能拓宽学生的想象面。同时,低年级学生的课本内容都是经过删减的,教师可以在授课完后将原版故事搬上课堂,让孩子能够更加了解故事中的情节。

三、课内海量阅读的分阶段实施

韩兴娥在实行课内海量阅读中,将小学六年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为第一阶段,二三年级为第二阶段,四五六年级为第三阶段,根据各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课内海量阅读措施。

第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问题,在学习中主要进行识字,主要是通过延伸课本内容、突破课本内容的局限进行课内海量阅读,在海量阅读中达到扩充识字量的目的。对于生词,第一阶段的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遇见,见的多了,自然就能识别它了。

第二阶段的学生,主要要落实写和背诵,与第一阶段的海量阅读不同,第二阶段是写作的起步。韩兴娥老师一直奉行的是“劳于读书,逸与作文”的观点。所以在实行课内海量阅读时,不仅要发掘教材空白处,对教材进行延伸海量阅读,还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方向做海量阅读。在课堂上朗诵现阶段适合阅读的文章,读得多,学生才能下笔成文。

第三阶段的海量阅读就更为广泛了,韩兴娥老师认为第三阶段的海量閱读主要包括:经典古文、历史故事和中外小说。这一阶段的学生通过突破教材,进行大量的课内海量阅读,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面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就能“无师自通”。

从教材中突围,走课内海量阅读之路,把传统的课外阅读模式移进课内,采用一篇带多篇的形式增加语文课堂的容量,让学生在课内海量阅读的学习过程中真正爱上阅读,爱上语文,走语文学习的幸福之路。

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海量空白处课本
中小学语文海量阅读研究述评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叠方格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Hadoop构建的银行海量数据存储系统研究
脑力对对碰
吃饭谁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