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莎
摘要: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在此背景下,我国却异军突起,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国际交往都在不断深入。而作为服务于改革开放的先导力量和与世界沟通的桥梁,翻译的作用愈发突出。本文以语言技能中的听为切入点,分析了口译听力理解与普通英语听力理解之间的差异,强化了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对于口译听力理解的作用。本文将用到Daniel Gile “effort model”来阐述这一问题。
关键词: 语言技能 口译听力理解 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 精力分配模式
引言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完全离不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些沟通和交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翻译来进行的。翻译在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民族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本身。在我国,有许多高校都开设有翻译课程,有的已经开始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目标都在于培养翻译专业人才。但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对专业的认识不够,教学理念不完善,专业设置仍遵循着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本身的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收效甚小,作为翻译分支之一的口译更是如此。在笔者的日常教学中发现,由于听力能力的局限,导致学生在接受口译训练时感到相当吃力,常出现完全听不懂,或听懂一部分但无法记下大意的情况。那么,究竟何为口译?其特点决定了听力理解与传统英语听力理解有何不同?它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又有何作用呢?
一、口译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一)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关于口译的定义有许多的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侧重点给出过阐释,翻译大师刘宓庆认为“口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是互不通晓对方语言的双方得以思想交流,进行或完成交谈不可或缺的媒介” (刘宓庆,2003:54)。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梅德明教授认为口译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将听到或读到的信息准确且快速的由一种语言形式转化到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完整并即时的传递信息,是人们在进行跨文化,跨民族交流交往时的一种基本沟通方式。
(二)口译的特征
由上述含义我们可总结出口译的以下特征:现时性(发言者与听者同一时间处在同一场所,译者同时直面双方);即时性(源语的输入为一次性,译者在时间有限的压力下,迅速准确的将信息以另一种语言形式传递给另一方,目标语的输出亦为一次性);交互性(译者需在两种语言形式中游刃有余的自由且准确快速地进行轉换)。而口译的这些特征又对译者的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在视译的情况下)、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听这一块,可以说是口译过程的第一个重要阶段。而在笔者日常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听力这一块非常薄弱,即便是传统英语教学或四六级听力训练中,学生也常常因为听力材料中的生词或是对英语朗读规则不熟悉亦或是不了解背景知识,而导致成绩不理想。
二、口译听辩理解vs传统英语听力理解
(一)丹尼尔·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The Effort Model)
来自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口译界知名教授,丹尼尔·吉尔在其所著的<<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中提出了精力分配模,即:
1.SI=L+M+P+C;同传=听力辨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短期记忆/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目标语产出(Production)+协调(Coordination among those three efforts)
2.Daniel Gile (1995)认为,在交替传译的模式下,精力分配模式分为两个阶段:
Phase one CI=L+N+M+C
交替传译第一阶段=听力辨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记笔记( Note-taking) + 短期记忆(Short term Memory)+协调(Coordination)
Phase Two CI=Rem+Read+P+C
交替传译第二阶段=记忆(remembering)+ 读笔记(Reading)+目标语产出(production)+协调(coordination)
Daniel Gile 认为,人类的大脑处理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译者也不例外,那么在口译工作中,如果口译任务所需的处理信息总量大于译者大脑本身所能提供的处理信息总量TA(total available processing capacity),口译质量就会出现问题。假设口译任务中处理信息总量需求为TR(total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由上述同传公式(1)可得出:
TR=LR+MR+PR+CR(D. Gile 1995 P158)处理信息总量需求=听辨处理容量需求(Listening and analysis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短期记忆处理容量需求(Memory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目标语产出时的处理容量需求(Production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协调处理容量需求(Coordination processing capacity requirements)。前面提过,口译任务所需的处理信息总量不能大于译者大脑本身所能提供的处理信息总量,就会影响口译质量,换言之,同传口译顺利进行必须满足 TR≤TA;LR≤LA(译者大脑所能提供的听辨信息处理总量);MR≤MA(译者大脑所能提供的短期记忆信息处理总量);CR≤CA(译者大脑所能提供的协调三方面精力的信息处理总量)。
同理,在交替传译中,则有:
LR+NR+MR+CR≤TA (NR代表译者笔记处理容量需求)
其中LR≤LA;NR≤NA;MR≤MA; CR≤CA
尽管同传和交传在形式(同传边听辨边译,译者压力相对较大;交传先听辨,记笔记,再译出目标语,压力相对较小)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两者都对译者的听辨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听辨能力的好坏也是是否能成为合格译者的首要标准。在笔者的教学中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在听辨方面仍处在LR>LA(口译任务所需的听辨处理容量需求大于学生自身所能提供的處理听辨信息总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众多,如词汇量不够、语法掌握不透彻、语言外知识欠缺、源语发言者口音或语速过快等。但归根结底,是学生对口译听辨与普通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的异同之处不甚了解。
(二)口译听辨与普通英语听力理解的区别
“听辨”(Listening and information receiving),顾名思义,不仅要“听”还要“辨”,即思考、分析。“听辨”是口译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接收到的是源语信息,并能通过种种分析手段把接收到的信息纳入到我们的理解范畴,以便储存和输出。毫无疑问,口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辨过程。
口译中的听辨过程和学生平时英语学习中所接受的听力训练不同,但二者又有一定联系。
首先,具备良好的听力水平是培养良好听辨能力的基础。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外语听力有问题,那么无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强,他都很难胜任口译工作。其次,光有好的听力还不够,因为听辨过程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能力。这一点可以从听力训练与听辨过程的区别中看出来。
1.普通英语听力训练侧重于语言层面,即学生需注意语音,语调及语言表达方式和用法,压力责任小。相比之下,译员在听辨过程中要注意的是意思,是发言人的意图,而非具体词句表达。因而,在一段对话结束之后,普通英语听力只需抓住某一个语言点就能答题,而译员则需在头脑中形成具有逻辑关系的语意整体,单词进行简单集合是绝对不可取的,译员的压力责任都很大。
2.普通英语听力训练中,学生主要启动听力系统,理解则是根据题目的要求而被被动附带的过程。译员不仅要启动听力系统,还得启动大脑的理解分析机制和记忆机制,即边听,边分析理解,边记忆以顺利准确地传达发言者意图。所以,译员较之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具有更强的分析力,“一心多用”之特点。
3.普通英语听力训练材料具可控性(语速,难点,知识面等),口译中的听辨内容不可控,发言人随时都有可能加入新的内容。
4.普通英语听力训练材料(包括雅思,托福在内),信息清晰,多为标准音(英式或美式英语),杂音干扰较少;译者所处的工作环境为现场型(译者多与发言人,听众处在同一场合),不确定因素甚多:口译现场人多嘈杂从而对译员的听力造成影响;发言人浓重的“非标准”英语口音或是使用词汇过于生僻;译员本身对于与任务相关的语言外知识准备不充分等,这些都会造成译员的信息缺失。再者,发言人是以交流为唯一的目的,大多情况之下,讲话过程中他们极少会顾及或考虑到译员的状态。
综合以上几点,口译听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不仅与听力技巧熟练程度﹑语言内的知识有关,而且与语言外知识也有着密切联系。
三、文化背景知识输入对口译听辨的影响
罗森塔尔尤金在其所著作的《哲学小词典》中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区性及时代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的层面进行探讨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英美文化、古希腊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做过诸多的阐述:语言和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语言的理解和文化的了解密不可分。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合格的口译员必须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架起沟通的桥梁。口译员面对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现实问题。英汉口译中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民族风俗,文化沉积,思维模式。
(一)民族习俗
民族习俗是指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方面的独特生活习惯或社会习惯。口译员需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会造成误解或用语失误。如中美双方代表就某一个科研项目合作进行磋商,美方要求中方表达一下自己对此项目的看法,中国人谦逊慎言,常用委婉语气表客气,交流中会用到诸如:也许、可能、大概等模糊词,末了,有时还要加上“才疏学浅,不吝赐教”等委婉语。本国人自然知道这是讲话人的谦虚,但在说话开门见山,直肠子的西方人看来,就显得对方并没有就此次合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口译员直译过去的,那必将对双方接下来的交流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再如,在中方盛情接待来访外方代表之后,外方代表表示感谢,中方表示“哪里,这是我应该做的”。此时的委婉表达,如果直译过去,就会让外方产生“要不是为了工作,你不会愿意为我做这一切”的误解。这种情况之下,最合适的翻译,莫过于“With please/It is my pleasure(这是我的荣幸)”,这样既让外方觉得舒心,又能使双方接下来的工作更加顺利开展下去。
(二)文化沉积
文化沉积指的是各民族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惯用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俚语、俗语、歇后语等)。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如果译员对文化没有相应的认识和了解,将会影响其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和恰当运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深受儒家释道精深教义影响,几乎所有的国民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引用成语和格言。而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欧美国家所使用的英语,深深浸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包含着纷繁的宗教文化的因素,西方政治家在其演讲中也常引用圣经名言。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第一任就职演说中提到一句:… The time has come to “set aside childish things”. 其中set aside childish things就出自《圣经》:“(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When I was a child, I talked like a child, I thought like a child, I reasoned like a child. When I became a man, I put the ways of childhood behind me( 哥林多前书 13:11).” (我做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 又如我们中国人很熟悉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也都在圣经中找得到出处。英语中的叛徒Judas 一词,也是来自于圣经典故(约翰福音第六章第七十一节)。另外,一些英语典故涉及的人物和事件同样也来自文学作品,有的已成为欧美人士日常生活交际的一部分。例如 a catch-22 situation(《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写作的一部严肃的、讽刺性极强的小说。书中讽刺这个社会处于一种有组织的混乱、一种制度化了的疯狂之中,这个社会的一切只服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逻辑,现代英语中,该小说名字已用作一个独立的单词,用于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规定或条件引起的无法脱身的困境)。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戏剧家和诗人,其作品不仅为世人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广阔社会景象,同时也对英语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大影响,比如 ones pound of flesh 出自《威尼斯商人》。商人安东尼向高利贷者夏洛克借了一笔钱,订下契约,如不能按时归还,夏洛克可在安东尼身上割下一磅肉,结果,安东尼真的因故无法按时还钱,夏洛克就坚持按照合约从安东尼身上割走了一磅肉。后来,一磅肉成为了习语,指“分文不少的债务;虽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
当然,文化沉积又不仅仅限于此,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几乎时时都在产生新概念、新词汇、新事物,译员需时刻充盈自己的词汇并保持对一切事物的求知欲,才能使口译译得清楚、译得明白。安吉丽娜·朱莉,贵为好莱坞一线大牌影后,是联合国亲善大使,也是三个外国孩子的养母。美国媒体对于她每一次的收养都大肆进行报道,并鼓励更多人向她看齐,推动国际合法收养孩子行动的发展。了解了这一点之后,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在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Jon Stuart调侃说世界有一半人口等着被安吉收养时,下面的观众会捧腹大笑了。如果口译员不了解这一点,翻译出来东西就会让不了解安吉的中国观众听得莫名其妙。同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也是多得举不胜举,诸如“三个代表””四个现代化”“四个坚持”等,在翻译时,口译员也必须向外国人就这类词语的内涵加以解释,否则达不到交际目的。
(三)思维模式
不同的国家民族不仅有不同的文化,而且也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及思维特征。前文提到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谦虚礼让,出于礼貌,让某人先走,先做某事之时会说:“您先请。”而英语的表达却并非我们想当然的“You first”, 而是“After you”. 就是说,同一举动,同一意思,由于视点不一,英汉的表达方式完全相反,汉语中用“先”表达的意思,英语中却用“后”表示。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切忌望词生义,一定要考虑到中英人士的思维模式差异。
由于思维模式上的差异,中英两种语言在语序上的安排就有所不同了。汉语句子语序以逻辑为序,往往先因后果,先假设后推论,先叙事后表态,先说以前发生的事,再说最近发生的事。空间上,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远及近、从大范围到小范围。谈问题则是从重要的再到次要的,从一般到具体的顺序。而英语因其丰富的词汇,多变的时态、句态,可按意思和结构的需要,进行灵活安排,并且英语叙事的顺序通常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先说,以前发生的事后说。请看下面的例子(摘自路透社2014年8月17日新闻):
“Governor Jay Nixon declared a state of emergency and announced the five-hour curfew after a week of racially charged protests and looting over the shooting of 18-year-old Michael Brown by Ferguson police officer Darren Wilson, 28, in the suburban St. Louis community in the Midwest U.S. state on Aug. 9.” (8月9日,在美国中西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弗格森区,一名18岁黑人男青年被现年28岁的白人警察戴伦威尔逊开枪射杀而死。此事发生之后,当地民众对种族歧视问题表示强烈抗议,纷纷进行示威游行并实施抢劫,一周之后,密苏里州州长Jay Nixon宣布弗格森进入紧急状态,并实施5小时宵禁。)这是近来轰动全美的一起枪杀事件,我们在英文原文中可以看到作者首先提及的是事态的最新发展,然后在叙述事件的具体内容,而这也体现新闻英语的一大特点,即倒金字塔式。相比之下,中文则是按时间顺序,极有逻辑地在叙述这起事件。在翻译中如果译者忽视了这种因思维差异而造成的句式特点,那么得到的译文很可能会是英译句的支离破碎。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对于口译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口译的质量和信息的传递。鉴于我国的口译发展相对滞后于其他国家,在文化导入这一方面获得仍远远不够,因此,作为培养口译人才中坚力量的中国高校,仍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1.加强对文化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
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两国之间的差异,了解交际双方的价值标准、思维习惯和认知标准。对口译学习者而言应该非常重视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员之间的交往。另外语音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语音基础对学生以后的听力能力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有意识地学习西方文化,包括政治、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文化的学习
目前国内的英语专业基本都开设了《英美概况》《英美文学史》欧洲文化入门等课程,这对英语学习者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开设《圣经》以及《古希腊神话》等课程
3.与时俱进,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热点问题,做到真正的杂家
关注欧美主要报纸和新闻媒体,关心时政要闻,养成每日读报、听新闻的习惯,日积月累,从语言方面以及文化积累方面都能得到很大的飞跃。
四、结语
本文结合理论加实例阐述了加强文化输入在提高口译听辨能力中发挥的作用。希望借助精力分配模式来说明听辨在整个口译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加强文化输入在提高听辨能力。笔者认为,一個译员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百科知识,头脑中的知识丰富了,才能不断提高口译能力与技巧,在口译中做到得心应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笔者希冀,高校口译专业学生都能以传播文化为己任,为成功地跨文化交际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宓庆.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03.
[2]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罗森塔尔尤金. 简明哲学辞典[G].北京:三联书店,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