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研究

2015-08-21 04:47彭海丰郑勇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人本主义责任心

彭海丰 郑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在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期待值和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教师通过多样化的途径实现该课程的优化无疑是大势所趋。本篇文章尝试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具体从全面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坚持激发学生的责任心等几个方面,分享笔者有关大学体育课程优化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人本主义 大学体育 自主性 责任心 创造力

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曾经在其教育专著中写到:“愚贫弱私是制约中国国民素质提升的四大方面。”其中的“弱”指的就是中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情况,因此,晏阳初在分析此现状的基础上,不只一次强调加强体育教育,尤其是完善高等教育中体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时至今日,大学体育课程仍旧是社会体育教育的关键一环,也是影响广大有志青年强化身体素质的主要方面。当下,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期待值和要求不断提升,作为教师,只有想方设法优化课程,才可以真正满足学生的期待与要求、才可以为新时期全民健身愿景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全面满足学生的自主性是实现课程优化的前提

尊重个体的自主性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一概念也为我们优化大学体育课程打开了全新的视角。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堂上,学生自主性的实现程度比较低。更多的情况下,都是教师为学生选定运动的目标、运动的内容以及运动的具体程序。这样的模式虽然有助于教师教学主导地位的实现,但着实是对学生体育学习自主性的忽视甚至是磨灭。当下,许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兴趣缺失、积极性甚微,都与其自主性未能得到实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全面满足学生的自主性是我们实现课程优化的前提。

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想全面满足学生的自主性,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1.让学生全面参与课程的具体学期计划设计之中。新的学期,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渴望,学生自主参与课程的设计,从根本上满足了学生的运动需要和兴趣;2.在教学中以引导启发为主,避免过度干涉学生的锻炼活动。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就一个方面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然后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一定的指导与启发。启发工作完成之后,教师需要给学生自主练习或者是运动的空间和时间,以真正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要求。

二、坚持激发学生的责任心是实现课程优化的难点

强调个体责任心的激发是人本主义理论的另一个主要理念。作为人本主义的创始人,马斯洛认为,缺失了责任心,个体是难以从实际的活动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当下,当我们尝试研究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路径时,更多的教师是强调自身教学责任感的提升,并未涉及学生责任心的开发问题。其实,学生的责任心一样不容忽视。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如果有较强的责任心,那么他们不仅是真正珍惜体育课的每一分钟,用心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还会给教师提供许多优化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从而与教师一道努力优化课程。但是,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责任意识着实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更需要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在与学生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努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重视体育课程,建立起体育锻炼的责任心。

三、不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实现课程优化的关键

哲人有云:“每一个人,都是一座蕴藏无限能量的宝库,而宝库的开发,与其本身的创造力密不可分。”创造力同样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最关注的内涵之一。在优化课程的尝试中,体育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势必事倍功半。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实践中,教师需要从以下两点出发:1.善于把握不同学生的锻炼优势,进而因材施教,开发创造力。由于不同学生的锻炼优势存在差异,因此其创造力的开发过程也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有清楚地把握不同学生的体育锻炼强项或者优势所在,才可以真正实现创造力开发的因材施教。比如说,有的学生在常规体育运动项目上更加有优势,那么我们就要顺势发展学生相关项目的创造力,有的学生建立了传统武术活动的锻炼习惯,那么他们在武术方面的创造力是更为突出的。2.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的氛围中,人们的创造力更容易彰显优势。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营造出和谐轻松的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发挥出各自的创造优势,彰显各自的创造才华。

四、切实创造和谐的校园人本主义文化是实现课程优化的必要补充

在影响个体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外部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化,毫无疑问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的支撑与支持。切实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是我们优化课程的必要补充,也是充实校园文化的一条路径。在营造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坚持人本主义的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人本主义方向的精髓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即具体体现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贵”,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为根本,以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强化为宗旨,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终身运动的正确理念为目标。

五、结语

优化大学体育课程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应转化为广大大学体育教师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多样化的优化途径中,尝试在心理学理论中寻求突破无疑是可行之路,其中人本主义视角是最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以人为本”“以人为贵”是人本主义理论的精髓所在,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始终贯彻这八字真言,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性、责任心、创造力等因素的开发,进而实现课程的实质性优化。

参考文献:

[1] (美)布勒(Buhller C.),(美)埃伦(Allen M.)著,陈宝铠译.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华夏出版社.1990.

[2]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秀惠.人本主义教学观与教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人本主义责任心
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编辑工作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做一个幸运的父亲(八)——责任心养成于逆境之中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