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指引未来工业生产的一种全新概念,德国“工业4.0”的思路是:在工厂新的系统中,产品的组件直接与生产系统沟通,发出接下来所需生产过程的指令,这样将改变整个制造过程,整个系统将更加智能,联网更加紧密,不同组件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反应更加迅速。这种生产智能化,实现了人机互动,客户个性化需求可以实时地传到设计、生产环节,且与供应商能够无缝对接地进行生产。
德国电子电气工业协会预测:不同部分之间可以相互沟通,效率可提高30%。我们可以看到,在提倡能源节省、高效生产的今天,“工业4.0”将会在未来影响或决定着工业生产的发展速度。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而我国则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这些年互联网在我国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这种应用更多地是在消费领域,而不是在产业。“工业4.0”则是要求互联网新技术向产业渗透。所以我们的制造业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深入了解制造过程,知道别人如何设计制造系统。第二,要深入了解装备,然后从装备的角度去做差异化,寻求能达到更大的单位价值的方法。第三,要思考如何去提高产品价值、发现新的价值。第四,不同水平的企业应从基础管理抓起,从规范化、标准化、“两化融合”等方面分别逐步着手落实。
无论是“工业4.0”,还是CPS(Cyber-Physical System,基于信息物理系统),都是带动信息化和智能化,能够让企业运转的更高效。对德国、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来说,是以高端制造为主。要让中国在短时间内直接从低端制造跃迁到高端制造,显然是不现实的。从另一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看到,信息技术不断突破与工业技术日益融合将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生产将更多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人、物料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无论是“工业4.0”,还是数字化生产,在工控软件技术方面,才是我们国内厂商最为迫切寻求突破的技术环节。
除此之外,在实施“工业4.0”过程中,还会遇到如网络安全、复杂系统管理、标准化等问题。另外,还会遇到很多困难,目前能想到的主要有:⑴前期不一定都能减少人员,短期成本可能要增加;⑵即使感觉自己企业上“工业4.0”的时机成熟了,但也要考虑管理流程梳理+系统实施的同步推进;⑶实现数据采集是“工业4.0”前端基础部分,关键是把数据采集上来干什么用?有的企业花几百万上软件,其实只是起一个信息采集的作用,充其量是信息系统或模块集成,离智慧生产的概念还差之甚远;⑷精益生产管理需要展示和控制生产过程并按价值链进行分析与优化。但如果企业的数据质量不高,将起不到系统优化作用,即使每个工序的效率高,但不代表整体最优;⑸信息化的关键要素是人,人的观念首先要转变过来。老板们愿意为未来投资吗?还是等待国家在政策、资源的支持下才愿意去推行企业信息化、智慧工厂?另外,“工业4.0”在企业推行下去会对员工自主、自律管理产生作用,关键是员工是否愿意配合,如何配合?
总而言之,传统的行业边界将消融,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物联网、服务网和数据网将取代传统封闭的制造系统成为未来工业的基础。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这些理念对于我们思考、探索钟表工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路径都有所启示。我们中国钟表行业面对这些浪潮般涌来新技术、新思维,该做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