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授胯下之辱真能培养反抗精神?

2015-08-18 15:47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胯下之辱火候张老师

2015年5月11日,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张能立在课程接近尾声时,走到教室前门,趴在地上,让学生从他身上跨过去。经过张能立再三催促,100多名学生从他身上跨了过去,趴在地上的张能立欣慰地笑了。事后,张能立解释说他那天的行为并非随性而为,而是他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他这么做是为了打破学生对权威的盲从,希望学生具有“向奥巴马扔鸡蛋”的勇气。不可否认,我国的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但教师主动趴在地上求胯下之辱,给人一种用错药的感觉。

当然,张老师的初衷是值得称赞的,他愿意放下老师的架子,让学生“凌辱”,足以看出其希望学生摆脱旧有束缚,敢于否定权威之心。但学生从自己的老师身上跨过去之后,就真能独立思考、不惧怕权威了吗?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张老师的这一教学环节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他要求学生从他身上跨过去,以体验对权威的抵抗,前提却是学生要听他的指令,服从他这个“权威”;而小部分从后门逃出教室、没从他身上跨过去的学生,可谓成功抵制了他的指令,这是不是反抗权威呢?

在教育领域,我们渴望有更多教师能牢记使命,为学生提供“走心”的教育。但这不应该以“自虐”为前提,即便现实中需要以“自虐”达到育人的目的,也需要有说服力的由头,要“自虐”得有依据有价值。

思与用

对于年轻人来讲,质疑权威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质疑权威需要的是知识和学理,以及独立的人格和严密的思维,这需要在长远的教育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慢慢养成,却不能在胯下之辱式的自我矮化教育中突击养成。为了培养学生敢于否定、反抗权威的精神,老师们也是蛮拼的。但求胯下之辱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双刃剑,火候掌握好了可以对学生产生正面引导;火候掌握不好便可能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本素材适用于教育的形式与意义、教师的素养、如何看待权威、辩证看待服从与反抗等话题。

猜你喜欢
胯下之辱火候张老师
放不下的“胯下之辱”:高档婚房里求锤得锤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二 “吕祖破气法”“抽添火候”导引法
锯木场
张老师喝茶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
教授“求辱”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胯下之辱
自动控制火候的LED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