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 杜敏
【摘 要】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人们早就对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有所认识,但针对“问题学生”这方面的改革至今仍步履维艰,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所以,针对“问题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创新,作为教学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作为教育理论现实化的重要形式,是我们必须重点探讨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 “问题学生”
我国职业教育倡导的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够用、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尤其是现今,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注册录取招生政策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高校的校门,层次参差不齐。因此,针对“问题学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方式是注入式传授,以讲授法为主,其学习方式就是死记硬背,根本无主体性可言。尤其是“问题学生”,上课不听课,下课不复习,整个学期下来,所学知识寥寥无几,走上工作岗位后理论知识一片空白,无法胜任工作。近几年来,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自我更新知识能力的终身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应由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对学习理论的研究,结合大多数“问题学生”自身的特性,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把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与课本理论相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重视起对学法的研究。学生不能跟随老师学习一辈子,因此,学法的掌握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时的需要,而且更是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二、突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
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实验,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学方法重教轻学的观念,同时也动摇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师具有主导作用,但不能“主宰”教学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更应注重的是心灵上碰撞,所以教学的本质应该是交往。教师应做到:1.转变教学观念,做到师生平等交流;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实现师生多向交流;3.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思维;4.培养学生的探究心理,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5.设计开放性的小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要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肯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出的一切结论,赞扬学生在课堂中一切探索、创新、发现行为,确保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主动积极地参与,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交流互动。
三、突出教学活动的生命性
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模式重知轻人,教学过程富于理性而单调乏味、逻辑严瑾而枯燥无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而无求知欲望。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却不一定有追求真理的热情态度,有刻苦勤奋的表现却不一定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毅力,能遵守教学规范和纪律却不一定能经受失败与挫折的考验,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却不一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新型的教学活动应该能够触及“问题学生”的情绪和意志,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兴奋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国以叶澜先生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家将人本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为“生命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为了人们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分门别类知识的增长,而且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应当是一种生命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升了智慧,而且会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意志受到锻炼,潜能得到诱发,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创造力得到解放,主体性得到提升。
四、突出教学方式的现代性
我们身处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为教学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技术、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许多新教法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应运而生,如发现学习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图示教学法等以及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主张的探究性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以及影响较大的情景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网络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生既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探究和发现,也可以采取有指导的发现和探究学习,可以自主检索文献,查询信息,调取相关材料,也可以同教师或同学网上交流和协商,自由陈述不同意见,表达见解和疑问,还可以在虚拟实践活动中进行练习和作业;教师的指导、评议、反馈强化可以个别化、及时化,也可以在线“旁观”无组织的自由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要针对“问题学生”重点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与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方面、多方位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16-318.
[2]甘剑梅.关于教育起点观的哲学阐释[J[.教育研究,2003(1).
[3]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160-162.
[4]施永忠.讓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J].教学月刊,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