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智超 许之民
可汗学院“视频再造教育”的启示
储智超许之民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近年来,伴随慕课、微视频等改革浪潮的兴起,利用视频传播知识的社会价值受到教育界重视。可汗学院“视频重塑教育”的提出与探索颠覆了人类学习方式,给传统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整合带来全新视角。反思可汗学院带给未来教育的启示,重新审视个性化教学,顶层设计学习数据平台,重构教师资源体系制度,提升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
可汗学院;视频教学;视频再造教育;慕课
随着以视频为载体的MOOCs、微课等在线网络课程的出现,“视频”因其独有的优势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汗学院自创办仅用24个月的时间,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万名学员,2011年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TED发表著名的《用视频再造教育》的激情演讲,2012年发表《同一个世界的学校:重新构想教育》(TheOneWorldSchoolHouse:Education Reimagined)著作,倡导利用视频向全世界免费授课,走向理想中的教育:让最优秀的教师教授内容,让普通教师监督指导学生。我国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吴志宏教授认为:视频改变教育,这是教育改革新趋势。2012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掀起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微课大赛、慕课推广等活动,以引起教育者对视频类内容传播的社会价值的重新认识。因此,如何应对视频教学变革对学校教育和课程提出的挑战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而通过对在线教育的典范——可汗学院的分析,提炼其基于视频教学的成功之道,从中体会教学视频如何从单纯的技术应用而成为有意义学习的工具,以供教育决策者与教师参考。
通过阅读可汗的著作以及相关文献,并且真实进入可汗学院选修课程进行体验,笔者认为可汗学院获得成功的背后有着如下特点:
(一)视频传播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更加人性化
在教育领域,人性化是一种应然的追求,是教育对人性的适应与改善,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1]与传统教学不同,视频传播教学内容可以完全脱离课堂,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舒适的学习环境。不仅在功能上满足了学习者暂停、重复的个性化需要,也满足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可汗学院实践表明:“为教育负责的是教育,为学习负责的是学习,对于学生,让学习真正发生就是对自己学习的负责。”[2]视频学习没有了老师的实时监督,强调个人学习的责任感,这并非是视频学习的缺陷,反而恰恰是其优势所在。
这自然会让我们反思:学校教育并非历来存在,它是伴随着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为何学习一定要局限于学校和教室?为何我们要让学生局限在固定的上课时间和地点?为何我们不能把焦点放在学生身上?为何教室里一定都是老师讲课、学生听?为何师生互动不能多一点,或用项目学习方式?为何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价值?
(二)知识地图串接知识点:知识系统更加全面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任何知识都可以用一种简单明了的形式呈现出来,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任何一门学科也都有它基本的知识结构。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该门学科基本的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或编码系统。[3]可汗学院的视频是基于知识点的,每个知识点下有一系列相关配套练习点,练习点通过知识地图进行串接。知识地图除了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概念间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知识地图有链接的知识资源,能够随时帮助学习者检索知识。[4]借助知识地图,学习者不仅能够了解到整门学科的框架结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能够帮助学习者查漏补缺。如在基础数学的课程中,数数这一节内容有两个主要知识点,一个是数数,一个是两组数比较。这两节知识点内容借助于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数数知识点又包含100以内数数、从任意数开始数、120以内的数数、数物体等相关练习点,这些练习点使用了知识地图进行串接,每个练习点包含60道左右的相关题目,当你答错题时,可以选择提醒或者再次观看知识点视频,当你连续答对其中一个练习点中的五道题时,知识地图中的练习点就会被点亮(如图1)。蓝色部分为已经点亮的练习点,学习者可以随时点击相应的灰色部分进入学习页面。
图1 “基础数学”课程的知识地图
(三)数据分析技术贯穿学习:学习过程更加完整
与传统的视频公开课相比,数据分析技术是可汗学院一大亮点,可汗学院的数据内容丰富、表达方式形象直观。正是可汗学院在学习支持和应用上的卓越表现,才使其在众多的视频资源项目中脱颖而出。[5]单纯的视频仅仅只是完成了知识传授部分,可汗学院招募了大量程序员,全方位跟踪用户行为,改进教学策略,借助数据的反馈,学习者每次登录个人首页就能清晰看到自己学习情况(如图2)。借助颜色的深浅呈现出学习者知识点掌握的程度,颜色越深代表内容掌握得越好。其中,图2左边部分是汇总的学习表,右边部分则分别是五个学习单元对应的知识点学习情况。根据这种学习情况的统计图,学习者课前就能完成自我导向的知识内化,教师也能根据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在课堂辅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视频”加“数据”双剑合璧,完整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图2 个人学习情况统计图
当前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已进入深度改革层次,但仍存在诸多误区,不容忽视;参照可汗学院的成功之道,我国基础教育一线利用“视频再造教育”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一)重视个性化教学,重视学习方式的自由化
千百年来,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成为教育领域为之奋斗的理想,可汗学院的目标就是“用科技的力量来人性化教学”。视频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打破了围绕教室的教育体系束缚,使学习成为了更为自由与愉悦的事情。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统整学生的生活和科学世界,寻求学生对知识的主体性建构。但反观国内基础一线教学,学习仍旧围绕教室、课堂、老师,不管学生学的如何,学习者都被迫继续下一阶段的学习,由此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
重视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自由化,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真正突破应试教育束缚,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个性化发展,突破单一的教学方式,创新多种方式教学,例如同样是视频,有些教师借助翻转课堂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颠倒过来,课下利用视频自主学习,课上教师采用完成练习或者项目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发展,这不仅是教学结构的颠倒,而且是教师角色和理念的颠倒;有些教师则选择让学生自己去创作视频,让学生自己在创作中感受情感的陶冶,例如让学生自己去拍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从而热爱大自然。因此,不仅学生需要创造力,教师也需要创新。当然,要真正做到重视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自由化,不能单靠教师,更要从上到下协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二)引入研发团队,顶层设计平台,让数据“发声”
资源和平台缺一不可,发挥视频教学价值的关键是要依靠全新资源共享平台的大数据提升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反观国内基础教育一线,大量录播教室项目、资源库建设受到重视,微课、微视频也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核心内容,但问题也同样让人忧心——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在最近的两年里建设了大量的微视频资源,资源仍留在展示、下载的层次,却唯独鲜见记录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数据库,也鲜有类似可汗学院富有交互性的平台。
首先,平台应注意游戏化设计。网络学习不同于面对面教学,对学习者的自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不足,很容易在网络上“迷失”,平台上一定的游戏化设计能让学习就像游戏的“通关”一样,激发学习者学习动力,可汗学院的平台就设计了各种关卡、勋章,学习者每次完成一个任务就会获得一定的奖励,类似腾讯qq的星星、月亮、太阳的等级区分一样,可汗学院从低到高设置星星、月亮、地球、太阳、黑洞、挑战程序六个徽章,代表你学习情况。
其次,平台应该重视交互性。交互性是Web2.0时代的代言词,平台的交互性让学习者也变成知识的创造者,符合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交互性的平台能够便捷地分享知识,困惑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可汗学院支持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学习者可以自行借助社交工具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可汗学院对每个知识点还提供了很多练习题,学习者答完题,系统会直接给予反馈,答对了可以继续,答错了系统会提示,连续答错,系统会直接提示你观看相关知识点视频进行学习。
最后,平台要有记录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数据库。维克托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认为,数据价值的核心在于数据的潜在价值。[6]单纯的视频内容是不能让学习真正发生,它仅仅只是完成了知识传授,视频教学的优势发挥在于强大的学习数据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记录学习者学习信息的技术将成为支撑个性化学习的重要基础,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不仅对学习者本身有很强地指导作用,对教师的授课以及个性化的辅导也意义巨大。
(三)重构教师资源体系制度,协同力量促进资源共享共生
视频能够暂停、重复,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问题是这种视频由谁来录制?如何录制?笔者认为,应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完成课程资源录制:让专业团队拍摄、编辑视频,让最优秀的教师教授内容,让普通教师监督指导学生。首先,让专业团队制作微视频。微视频的制作方式(图3)主要有四种,不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摄录编程技术,在对一线教师了解中得知,仅仅是ppt技术很多教师都表示无力很好应对,而这每一种方式都包含两种及以上技术,教师教学任务本来就很繁重,如果单单强调让教师制作微视频,这无形中又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视频录制的质量以及应用的质量都不得而知。其次,让优秀的教师教授内容。优秀的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对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可以联合某一地区某一领域的优秀教师,分工合作,完成知识内容的架构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最后,让普通教师监督指导学生。普通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解决疑难困惑、组织交流、监督指导学生完成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并给出学习过程评价。只有协调这三方力量才能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共生。
图3 微视频制作主要技术
可汗学院利用视频重塑教育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为全世界的人提供一流的免费教育”的可能,这样的一流免费教育具备了以下特质:首先,以视频为载体的在线课程颠覆传统教育,课堂被翻转,教育人性化,学习更加自主化,能满足学习者身体、心理多种需求。其次,学习平台能提供丰富的数据,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高。最后,优质课程资源全球免费共享,每个人既是学习者,也是教育者。这些正引发我们对教育的重新思考,伴随着学习技术的发展,利用视频传播知识已不遥远,应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1]肖绍明,扈中平.教育人性化的个体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10,(9):45-51.
[2]Salmankhan.TheOneWorldSchoolHouse:EducationReimagined[M].Twelve,2012.
[3](美)布鲁纳.教育过程[M].邵瑞珍,译.北京: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4]唐钦能,高峰,王金平.知识地图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23-125.
[5]马明山,乔丹丹,汪向征.公众视野中的可汗学院课程评价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4,(1):93-98.
[6](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等.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56.
[责任编辑:陈晓蔚]
G434
A
1008-7346(2015)05-0005-04
2015-08-30
本文系2014年度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14yks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储智超,女,安徽池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许之民,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