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丽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可见“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学习的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脱离了生活的学习,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记得有次荣幸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下面就结合此次活动中由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许贻亮老师所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谈谈教师应如何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一、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数学课能以学生事例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学生将会提高学习兴趣,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在课的一开始,许贻亮老师择取了学生调查的一组数据:(1)六年1班有13位同学近视,近视率约25%。(2)红星小学今年植树棵数是去年的120%。(3)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面积的7.1%,让学生初步认知什么样的数是百分数,百分数的雏形也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同时这样展示新知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学百分数的热情。学生根据上述的材料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怎样读,怎样写……有了这样的开始,再来学习“百分数”的概念就显得轻松、自然了。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鲜活的生活情景,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在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
二、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许贻亮老师在新授课时围绕以解决投篮比赛“派谁去”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进行新知的学习,为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供鲜活的生活素材;在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后,许老师让学生将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例子进行交流,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在小结时,让学生分别用两个百分数来表示自己上课前和上课后对百分数的认识程度。许老师通过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解释具体的百分数的意义,即可帮助他们加深新知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以数学眼光看待生活的意识。成功的教学经验启迪着每位教师,数学教学中若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将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感受数学中的生活,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的牵着孩子们的手,正确引导孩子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达到优化生活,热爱生活的目的。正如吴正宪老师所说:数学如同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处处充满着美。 在分辨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时, 许贻亮老师出示:(1)去年“5.12地震”中,北川县房屋倒塌约占■。
(2)买来的小树苗高度大约是■米。然后以问题“分数都能改写成百分数吗?”为引导,通过比较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纵向数学化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会“联系旧知学习新知”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择取的汶川地震中的现实信息,引导学生对“地震中,北川县房屋倒塌约占■的情境进行想象,再通过播放录相,让学生对比一年前的北川和今天的北川变化,以百分数的知识为载体,渗透积极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对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思想教育。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作者单位:泉州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