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的教学方法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效果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汉字教学,它滞后了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汉字形体结构比较复杂,字与字之间的区别性大,容易辨认、但书写起来很困难。导致留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总体教学质量。通过笔者调查发现,让学生爱上写汉字一直都是教师很头疼的部分。尤其是初级班的学生,很少有学生喜欢写汉字。学生要么是不写,要么是能写拼音就写拼音,绝对避免写汉字。如何让学生爱上写汉字是近些年来汉语教师一直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在2014年12月份河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笔者是其中之一)去辅助河北中医学院开办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时,大部分留学生都对书法非常感兴趣,时不时的就会拿起毛笔尝试书写。用毛笔写字带给大家一种新鲜感。这也激发了笔者的灵感。汉字具有形体上的可视性和超越具体形象的意象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书法教学对汉字教学的促进作用。如果在教授学生汉字书写时适当利用毛笔给汉字课堂锦上添花,不但让学生体验到汉字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而且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语言教学与知识文化结合
张占一(1983)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交际文化,一类是知识文化。书法应属于知识文化的范畴。这类文化一般是通过选修课或者文化展示的方式进行传授。若是在语言课上过多涉入知识文化,则会故此失彼,走入误区。所以我们要找到语言教学与知识文化教学的结合点。应该以语言教学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传授多少文化知识为出发点。笔者在这里对提升学生汉字书写兴趣进行了设想,将书法与汉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书法进行汉字书写教学,并不是要讲授多少关于书法的文化内涵,而是借助书法的插入让学生更加了解汉字,以传统文化形式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汉字书写效率,增强汉字学习效果。
二、利用书法来有效提升汉字教学效果
1.使用得当。把书法引入到汉字教学的课堂并不是要让学生正式的上书法课,学习书法相关知识,所以不可能每节课都要用毛笔进行汉字练习。什么时机巧妙地把毛笔引入课堂教学也是需要注意的。如果从始至终每节课都让学生去用毛笔参与练字,那就和上书法选修课没什么区别,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当然也就不能达到提升兴趣的效果。教师要抓住时机,在合适的课程当中适当的引入书法,让学生感受毛笔的乐趣最好。
a.例如:当汉字教学开始一段时间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书写汉字情况,有可能会出现某些学生不愿意写汉字或是书写汉字不认真的情况, 这时教师可以适时把毛笔领进课堂,让学生认识软笔,产生新鲜感;并初次感受软笔和硬笔书写效果的不同,让学生爱上写字,提高写汉字的乐趣。
b.再如:当讲到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时,如“春节”相关传统。教师可以先展示比较简单易写的对联内容,让学生先认识对联,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同时给学生准备好对联用纸,利用毛笔让学生学习写对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书写规范一些,写完可以给大家进行展示。相信学生在写春联时肯定会比平时的书写要认真的多。
c.还有:当某一节课学生学习的汉字枯燥无趣或难度较大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拿起手中的毛笔,尝试在不同材质上书写。如宣纸,硬卡纸、树叶上、布料上。如此学生不仅会感受到书写汉字的乐趣,也会集中注意力,尽量把字写好,从而增强了记忆,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2.因学生是初次接触软笔,所以教师需要课下多花些心思每次都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每次给学生带到课堂上的都是惊喜,一下子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如这节课带来了毛笔,下节课带来了树叶,某节课又带来了“福”字,对联。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充满了期待。或者教师也可以提前一节课给学生布置所要带的材料,比如说让他们去收集树叶第二节课带的课堂上来。但事先不要告诉做什么,等到课堂上进行尝试的时候,学生会觉得很有意思。
3.学生对于软笔的使用会有很多新鲜感,但在写字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学写汉字不容易,中国人写毛笔字之初都不一定能写好,更何况是外国人。所以教师要有耐心去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课堂书写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需要多鼓励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写得比较好的字,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当然错误也是需要纠正的,该规范的是必须要规范的。还有就是不能让学生感觉到太大的难度, 不然学生先被困难吓倒了,下次肯定不想再写了。
三、结语
以适当穿插书法的形式进行汉字教学,可以给汉字课堂注入新鲜感,能活跃课堂,克服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但教师始终要谨记所上课程是汉字学习课,书法的穿插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哪些课适合穿插,穿插练习书法要占用多长时间,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如果想在汉字课堂教学中穿插书法,教师的书法功底必须过硬。否则可能效果没达到,反而起到反作用。如果教师没有书法的相关知识,也不建议穿插此方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对课堂教学发挥作用, 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海外学生的传播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朱勇主编.《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董芳芳(1984.2-),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教学。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