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方式初探

2015-08-16 12:40董梅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朗读阅读重要性

董梅

摘 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心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

关键词 阅读 朗读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99-02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中高年级,注重语句理解、感情领悟,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精讲理解”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四十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前后加起来却不到五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没读完,教师就示意学生停卜,马上转入下一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过渡环节而已。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设计的朗读方式多种多样,齐读、分组读、轮读、分角色读等等,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没有明白为什么读,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教师通常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某一部分或者把文中某个人物形象地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方式不能融理解、感悟为一体,也就达不到朗读的目的。诸如这些问题,朗读这把利刃就像生锈了一般,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

一、朗读的重要性

朱熹有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这段话点到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三分文章七分读。”这句话也流传至今,不难看出古人对读的重视。它不仪在读书的量上给出一定的指标,还深层次地强调了读书方法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也提出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它要求朗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运用各种感官活动对语言文字进行变音、认形、释义,及时地对文章中字词的重音、句了的停连、语速、语调、节奏等作出判断,并用有声的言语生动形象地把语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志趣以及意境、精神表达出来。因此,朗读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它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

二、朗读的兴趣培养

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正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儿童在某种活动中由于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赞扬,他将对该项活动表示出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因能力而导致兴趣,因兴趣而导致满足和能力的提高。

(一)教师以声传情,激发兴趣,增强能力。教师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不仪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能使学生受到教师所读文章情感的感染,从而与教师、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出一种情绪上冲动,产生一种一读为快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化解学生在朗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点以及朗读技巧、方法的掌握,如使用好普通话、语调的抑扬顿挫、逻辑重音的突出、节奏的快慢、读书姿势、习惯等。学生在初读与教师范读后的再读中逐步提高了自身的朗读能力。相对而言,对于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范读更为重要。

(二)巧用齐读和自由读,提高能力。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学着别人朗读的样了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另外还可以采用自由读的方式,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往往会自己找出课文中情感最浓郁、语句最经典的部分来,读得也很卖力,就像脍炙人口的歌曲中最广为人知的词句那样,自由读,他还可以美美地发挥一番,不担心同学的取笑,拿出最想展现的一面来试试,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得到提高。

三、朗读的可见效能

(一)朗读能强化记忆。记忆是人脑的一种特殊功能,是人类储存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学语文,从一开始,教师就要求他们大声朗读,因为朗读能加深记忆,巩固记忆,能呼唤人们的感知和想象,起到联想记忆的作用。只有通过大声朗读,才能够背诵。朗朗读书声,自古以来,无论是学本国语文还是外国语文,中国学生都大量采用朗读这个办法。教材中有些文质优美的文章要求小学生背诵,有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总也背不出,放学后就把他们留下来背。每次到这个时候,他们当中有几个就站在办公室里大声地读,没几分钟就背下来,而另外几个喜欢在心里读的学生却迟迟背不出来。我想当年名噪一时的李阳《疯狂英语》,亦是利用了这一点,用大声到极点的朗读来促进、强化记忆。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二)朗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要完成从读到写的过渡,模仿不失为一条捷径。而要走出模仿,走出自己的写作路子,精读、朗读乃是不可或缺的前提。从我们的学生身上不难看出,课外读书量大,读书种类丰富的学生,习作往往要精彩一些。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如果没有信息,处理信息就无从谈起。对背过的东西,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呼之欲出,不难产生跃然纸上的感觉。

阅读教学承载着汉语知识魅力的传承使命,任重而道远,各种学习及讨论、交流,都是为了促进它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唯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张筱英,让朗读评价更具评价性[J].教育革新,2008.(6).

[2]郭根福,高年级阅读教学及教学策略[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1).

(责任编辑 全玲)

猜你喜欢
朗读阅读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