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江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淮安市 223001)
音乐鉴赏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价值的感悟和追求,能够丰富学生感情,陶冶情操,对于强化学生个性体验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鉴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整体,从学习中的方方面面提炼鉴赏元素,让学生们在丰富的感知力启发下,以及深刻的内涵领悟中培养起音乐的耳朵,完善鉴赏能力,从而不断升华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水平。
作为审美鉴赏的直接通道——感官,在音乐教学中往往是首当其冲的体验对象。在师生们的传统认知里,感官就代表着“听”,其全面性和统一性容易受到忽略。为此,教师要积极协调,全面调动,跳脱出片面性,将视觉、思觉等合为一体,让学生们在丰富的感官引导下爆发出想象力,由此开启音乐鉴赏的全面有效渠道。在实施中,教师不能一味让学生单纯地“听”,而要尽可能地配合多媒体工具,将各方面感官有效组合在一起,给学生带去积极的吸引力和丰富的冲击力,来牵动想象。例如,在学习高中音乐鉴赏《非洲歌舞音乐》时,教师让学生们欣赏载歌载舞的《布隆迪民间舞曲》等非洲音乐典型代表,让学生们一边听着节奏热烈的鼓点,一边观赏非洲人民奔放的舞蹈,并将表演者的表情特写放大,让学生们综合感受非洲的民族特色。学生们显然很投入,有学生说想到了南非世界杯热情的开幕式;有学生说想到了三毛的名作《撒哈拉的故事》,感官体验深入带来的鉴赏感知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音乐鉴赏,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感知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挖掘音乐材料深度的信息和高度的内涵,要达到深度渗透的目的。为此,鉴赏中的思维走向十分重要,教师要重视鉴赏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将鉴赏内涵由耳朵深达心、脑,转化成为学生独特的自我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设置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思维引导。高中学生已然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但是其方向性和深度性却还没完善起来,教师设置问题能够让学生循着层次而碰撞出思维火花。例如,在学习高中音乐鉴赏《新中国的歌——歌剧艺术》时,教师安排了这样几个问题:1、新中国的歌剧艺术有什么特点?2、你能说出著名西方歌剧的代表吗?3、中国歌剧和西方歌剧有什么异同?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们找准了鉴赏方向,都积极地从反复欣赏探究中挖掘信息,品味艺术。绝大部分学生都顺利列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代表性西方歌曲,领悟到:新中国歌剧唱腔和西方歌剧异曲同工,但所选题材却多是来自民间、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地方特色。
音乐鉴赏不仅从纵向深度来进行拓展,还需要兼顾横向广度的关注,如此才能够形成彻底的鉴赏标准。这就要求学生们发掘灵活的探究思路,以一颗容纳之心、和开阔视野来立足鉴赏的深刻需求。教师要运用和比较法,带领学生调整鉴赏方向,不要只是集中于局限的音乐材料本身,在狭窄的空间内定然无法取得鉴赏成果;而是要放眼相关联的范围、材料,并且多向比较,以此来凸显各个鉴赏点的奇趣、特色,同时也更能从整体的角度认识音乐材料,巩固、拓宽知识内容。例如,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鼓舞炫动——丰富的民间器乐》中《丝竹相和的内容学习时,教师首先引导单元内知识的比较:丝竹与鼓乐,让学生们回顾鼓乐的地域所在与展示特点,学生们很快领悟到一南一北鲜明的地方文化区别,和一柔一刚的表现手法,在鼓乐雄浑热情的衬托下,学生们感受到了丝竹的韵味悠长。此外,教师还用二胡、扬琴等单元知识外的材料来融入比较,让学生们感受同为柔和乐器的细节差别,让学生们开阔中不忘细致。
在我们的耳朵深处,不仅能聆听到音符组合,还能听到来自内心的声音,这就是音乐作品中所发散出的人文影响。人文元素即是来自于精神,它将音乐中的文化习惯、人物生平、精神追求等融合成深度感知形成学生们的音乐鉴赏方向。注重音乐鉴赏的人文启发,能够令学生们将音乐的价值追求定位于更高的精神层次,由表及里地拓展分层。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广泛收集人文资料,并挑出针对性的重点,让学生们思有所向,学有所取。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的学习中,教师着重为学生们介绍了贝多芬坎坷却坚持不懈的人生各阶段,尤其是他晚年在失聪的折磨下仍然不放弃音乐创作的事迹,与音乐奉献精神。教师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为一名伟大音乐家,失聪所带来的打击,并对比贝多芬的一再坚持,学生们不时流露出肃然起敬的眼光和由衷地赞叹。在人文资源的铺垫下,教师让学生们欣赏正是在贝多芬失聪时期诞生的《第九交响曲》,入情于乐,精神发散让音乐鉴赏真正地走向深刻。实践证明,在鉴赏教学中,融入人文因子的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感悟音乐作品的魅力,加深学生对作品灵魂的理解,更能让学生感知作品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灵魂深处流淌着的对生活的激情。
音乐鉴赏教学与基础学科、科学学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感知体验的突出性和延展性。音乐鉴赏不只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意识积累和领悟转化,能够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颤和反思醒悟,教师要以长远的目光来审视鉴赏教学,要以灵活切合实际的手段来主导实施,从而引领学生深度化、发展性地投入鉴赏学习,真正在感悟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在发展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