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俗文化资源略论

2015-08-15 00:44谢政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徽菜皖南徽州

肖 辉,谢政伟

(1.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2.蚌埠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皖南,主要指长江以南地区,包括芜湖(江南片,不含无为县及沈巷)、马鞍山(江南片,不含和县及含山县)、铜陵、宣城、池州、黄山市六市,地处长江下游,交通往来便利,自古以来就是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地区。便利而频繁的交通往来,以及丘陵山地的自然风貌,使得皖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整理这些民俗文化资源对于发展当地经济、保护民俗文化传承有序、促进当地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仰民俗和民间集会

皖南是个多神信仰的地区,一方面对土地、财神等传统神话人物的供奉与祭祀散见于民间,但规模和影响并不大。另一方面,以宗教、宗族、祖先为对象的民俗信仰在当地却颇具影响力,形成了诸多民间集会。

皖南的九华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为纪念地藏菩萨吉诞,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左右,当地民众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九华山庙会。每到这一天,当地除举办以超度亡灵、祈求平安和众生安乐为主要内容的各式法会和宗教仪式以外,还会举办“舞龙灯”“狮灯”等民俗活动、表演目连戏《目连救母》和《九更天》《刘文龙》等傩戏,吸引了附近居民和各地香客纷至沓来,非常热闹。1983年起,九华山庙会开始定期举办,并在传统佛事活动和民俗活动之外,又相继增加了佛缘初体验等系列旅游及文娱主题活动,从而使得庙会在海内外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2011年,九华山庙会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安徽省首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皖南徽州地区的民俗信仰则具有极为显著的宗族性,最能说明这一特性的民俗现象就是徽州祠祭。祠祭是同一宗族人聚集在一起在祠堂内举行的重大祭祀活动,分族祭和房祭两种要求极为严格,过程庄重肃穆,严格恪守礼仪是徽州地区宗族信仰的典型代表。此外,黄山脚下,每年为纪念“车”的发明者轩辕黄帝,还会举办大型民俗活动,形成了黄山特有的地方民俗活动——轩辕车会。2009年,徽州祠祭与轩辕车会以及九华山庙会一同列入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胡晖生等2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另外,反映信仰的民俗列入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还有祭社、广济寺庙会等7项。除了这些为信仰形成的民间集会以外,还有10项民众自发组织的各式集会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余人录入省级非遗名录。

二、民俗建筑

皖南古民居以徽州地区最为集中,对周边的传统建筑的影响最大。徽州古建筑具有历史悠久(以明清建筑为主)、类型多样(石坊、祠堂、民居)、数量众多(古村落101个,保存完整的古民居7 000幢左右)、分布集中、艺术品味高(青瓦白墙的水墨风景以及高超的雕刻技艺)、文化底蕴丰厚(强烈的风水和宗族意识)等诸多特点,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现有的这些建筑中,石坊、祠堂、民居最具民俗特色,保护工作也比较完善。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些古建筑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就有19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含重点)名录90余项,其中的西递、宏村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保护皖南这一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各级政府还从制度层面采取措施保护皖南民居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方面,积极立法,如安徽省政府通过了《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使皖南古民居的保护有了第一部地方性的法规,更加具有针对性;黄山市也通过了《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性文件;黟县当地政府则出台了《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西递古村落保护管理办法》《宏村古村落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并指引当地民众制定了《西递村村规民约》《宏村村规民约》等。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如国家层面上开展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工作,截止目前为止,皖南地区先后共有18个村落入选“名村”,6个乡镇入选“名镇”;在地方层面上,2012年起,黄山市正式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从政策和政府行动上推动对于皖南传统民俗建筑的保护与合理开发。

三、民俗戏剧

历史上,皖南地处中国南方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也是南方重要的商贸中心。这些条件促进了徽商的繁荣,而徽商的繁荣又带来了当地地方文娱事业的发展。因此,本地区的地方民俗戏剧一度极为发达,其中的徽剧就颇具代表性。徽剧距今约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与周边地区的戏剧有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了徽文化的很多特点,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代表作有《八达岭》《白鹿血》等。节目以武戏为主,动作粗狂,气势豪壮。清朝中期,四大徽班进京与其他剧种相融合,演变为今天的京剧,成就了徽剧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但是时至今日,徽剧却逐渐没落,面临着受众面不广、资金缺乏后继乏人等困扰。虽然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其保护,如将徽剧第一批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章其祥等两批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江贤琴等3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但效果仍不明显。

为加强对于其他地方戏剧种的保护,青阳腔等3项戏剧也一同纳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且在第二批入选了汪正科为青阳腔、王长松为徽州目连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应该说,各级地方政府为积极传承民俗文化,保护地方剧种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这三个剧种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同时也由于其本身的表演和民间群众的日常民俗生活如祭祀、集会等紧密联系,其发展虽然也面临着和徽剧一样的困难,但仍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展。

除此以外,当地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戏剧还有梨簧戏等12项,迟秀云等11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四、民俗音乐

温润的气候形成了皖南人民细腻的情感特点,而多山的地貌也给了大山子孙们坚忍不拔敢爱敢恨的人文精神,因此,皖南地区民歌发展极为丰富,既有反映徽州人民生活,特别是徽商生活艰辛和徽州女人困难的徽州民歌,也有劳动人民歌颂生产生活和美好爱情的当涂民歌既有即兴对答、舒缓悠扬的铜陵牛歌,也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繁昌民歌;既有以歌对话、古朴自然的云梯畲族民歌,也有见景生情、出口成歌的贵池民歌。其数量之众多、种类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实属罕见。皖南民歌中当涂民歌影响力最大,其优秀作品《打麦歌》还曾经录制过唱片,风靡一时。其他歌曲也曾参加过众多国家级的表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并以唱片的形式发行海外。当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著名音乐人也先后来此采风,对当涂民歌的丰富性、艺术性赞不绝口。当涂县也被人们誉为“民歌之海”。因此,国家在首批非遗保护名录中就收录了当涂民歌和徽州民歌。安徽省也将包括此二者在内的皖南6项民歌类纳入省级非遗名录,确定了陶小妹等13人为皖南民歌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此外,池台唱曲和大小锣鼓等2项也收录进省级非遗名录,确定卢文海等2人为石台唱曲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吕桂宝为大小锣鼓省级非遗传承人。

除了以上传统民歌以外,皖南地理形胜,佛道两教也在此传经送法。伴随着两教的传播,齐云山道教音乐和九华山佛教音乐在皖南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前者收录进了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同时又与后者一同收入进了省级非遗录。齐云山道教音乐发展至今约一千二百余年,是齐云山正一道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曲目种类繁多,有唱有跳,以传统的“工尽”谱演奏,曲调优美,超凡脱俗,给人以飘渺欲仙之感,是传统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詹和平确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九华山佛教音乐主要是伴随着法事活动而进行的,以“海潮音”的发声,曲调低沉、肃穆、节奏缓慢,给人以庄重、宁静、洗涤身心之感。近年来,在当地民俗和地方戏曲、音乐的影响下,九华山佛教音乐发展日趋大众化。

五、民俗舞蹈

皖南民间舞蹈往往与当地人民的祭祀、生产、生活和节日集会紧密相连,因此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而祁门傩舞是最能体现皖南地方特色的民俗舞蹈。祁门傩舞起源于当地一种原始的宗教祭祀仪式,是原始宗教舞蹈的一种形式。表演时,表演者带上面具,装扮成傩神,跳着激烈而凶猛的舞蹈,边跳边行,以此来战胜臆想中的妖魔鬼怪,并祈求驱鬼逐疫、趋吉避凶。随着时代的发展,傩舞的内容及文化内涵不断改变和增加,其作用也由原来的祭祀仪式,转变成一种娱神娱人娱己的重要娱乐活动。另外,流传于池州东至地区的灯舞也颇具地方风情。距今约三百余年的东至花灯舞,表演时由十余种花灯组成,以请神祭祖、驱邪纳福,祈求太平为目的,动作粗犷豪放,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所限,东至花灯舞一直以来是“口耳传授”,随着老艺人的逐渐故去其表演已失去了本身独有的韵味,加上年轻人对于这些传统艺术也逐渐失去兴趣,保护花灯舞迫在眉睫。为保护这些传统舞蹈,傩舞和灯舞在第二批就已经收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汪宣智为傩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杰海等5人确定为灯舞和傩舞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除此以外,“十兽灯”等含有傩舞和灯舞在内的15种传统舞蹈纳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柴征等8人为传统舞蹈省级非遗传承人。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以上民俗舞蹈虽然作为一种艺术表演的形式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和欣赏价值,但由于民间舞蹈在表演过程中所需的剧烈身体运动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全民广泛参与性,其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体育锻炼的功能,因此也可以看成是民俗体育的重要形式。

六、民俗工艺

皖南地区位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古土地富饶、物产丰富,加上便捷的交通往来,大大促进了当地商业的繁荣与发展。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商业发展的需要,民间手工技艺大量涌现。最具影响力的当属“徽州三雕”。历史上徽商兴盛一时,庞大的财力支持和光耀祖先的宗族思想,使得他们对于民居建筑的要求不断增高。随之而来的,作为建筑上装饰性雕刻的徽州三雕自然也就精益求精。徽州三雕以木、砖、石为主要材料,手法多样。其作品在内容上,大多以劝人上进或者民间神话故事为主题,寓意太平吉祥、富贵如意;在风格上分明、清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拙朴粗犷,极富装饰趣味后一时期细腻反复,带有较强的夸耀富贵的意味;在技艺上,其刀功达到了“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的境界,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现代工艺的传播和浮躁的商业文化的影响,许多技艺现已失传。对此,国家非常重视。国务院首批就将徽州三雕纳入了国家级非遗名录,并在一年后又将方新中、冯有进2人纳入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在第四批又收录了蒯正华、曹永盛进入名录。这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皖南这一传统技艺的重视和保护和徽州三雕一起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皖南传统技艺,还有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等10项,确定非遗传承人杨光辉、邢春荣等15人。

安徽省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皖南传统工艺,确定了包括徽墨制作技艺在内的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及扩展项目32项,确定了省级非遗保护传承人郑寒等64人。

七、民俗美术

这一地区的传统美术仅徽派盆景艺术1项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南宋以来,徽州地区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之相适应,也就产生了满足达官显贵审美需求的盆景艺术。徽州盆景以梅花、黄山松、桧柏为代表树种,兼有其他树种,造型独特,分规则型和自然型两类,其中,以游龙式梅桩为代表,讲究整齐、对称和庄严。建国以后,徽州盆景不断发展创新,影响逐渐扩大,以另一种形式不断增强着徽州文化乃至于皖南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为保护这一民俗,当地举办了徽派盆景艺术节来宣传和保护这一传统美术形式。录入第四批非遗传承人名录的黎坚也为徽派盆景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传统美术仅一项,但皖南地区的民俗美术资源还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作为国家级非遗名录传统技艺项保留的徽州三雕就是其代表艺术形式之一,极具汉风唐韵,被作为皖南民俗不可多得的美术精品纳入省级非遗名录。优秀的木雕师傅朱泓也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此外,还有青阳农民画等10项。

八、民俗餐饮

便捷的交通往来、依山靠水的地理资源,为皖南人民提供了丰富的食材,构成了皖南地区独特的餐饮体系。其饮食文化构成了徽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当中,徽菜随着徽商的足迹影响最广。徽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源于南宋时期的古徽州地区。徽菜的主要食材为山珍河鲜,制作特点就是重油、重色、重火功,采用烧、炖、熏、蒸等方式。传统徽菜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食补”,讲究绿色健康,古徽州人少得肠胃疾病就是明证;二是与徽文化联系紧密,每道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如“金丝琥珀蜜枣”就是盼夫早归,等等。因此,徽菜在当今重健康、讲品味的饮食环境下大有可为。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徽菜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困难。其问题主要有:(1)当地重视程度不足,作为曾经的汉民族的重要菜系,徽菜仅有8人收入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其他皖南传统餐饮更无一项、一人进入名录,殊为可惜。(2)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方将安徽菜等同于徽菜,用偷换概念的方式将中原菜和江淮菜取代传统徽菜,其中甚至不乏粗制滥造,严重败坏了徽菜的声誉。(3)市场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形成稳固的消费群体(4)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徽菜制作所需的许多精良食材严重缺乏,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5)传承体制存在缺陷,父子相传的传承方式严重束缚了传统徽菜的传播。

九、民俗文学

八百里皖江自古文教兴盛、人才辈出。其中,古徽州地区人民多数是由中原望族迁徙而来,保留着中原地区人民诗礼传家的传统,而另一方面,古徽州地区人多地少也决定了他们只有通过读书出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徽州地区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文化教育。即使有些徽州人读书不成出外经商,一旦略有所成,也会在经济利益和文化惯性的双重作用下助学重教,进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所以,当地民众的文化艺术水平相对较高,体现在诸多文艺形式当中。民俗文学就是当地诸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又以徽州民谣和楹联匾额为代表。徽州民谣在当地广泛流传。其内容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徽州人民日常生活,反映民生疾苦、时代变迁和情感人生的,是了解当地民风民情、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因此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随后又和徽州民谣(绩溪民歌民谣)、徽州楹联匾额共计3项一同收入省级非遗名录,程联芳等2人被确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十、民俗体育和杂耍

皖南地区的体育项目,包括叠罗汉、傩舞舞龙、嬉钟馗、目连戏等在内不下五十余种。这些地方体育活动多为民俗节日时,当地民众在从事民俗活动中所形成的,因此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依附性和表演性,兼具炼体、娱乐、教育和审美等功能于一身。如歙县叶村叠罗汉,由42名脱去上衣、脸画脸谱的男子通过立、卧、仰伏、支、骑、拉等动作组合成各式形状,涉及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既具有观赏性,参与者也展示了自身的力量美和运动美。再如,傩舞的表演动作中有近似于道教的“跌校”等内容,以及将翻滚动作和跑动相结合的跑跳行为,这既具有舞蹈的柔美又体现了运动的力量,是传统舞蹈和体育的有机结合。还有贵池目连戏中玩杂耍环节,也是在惊心动魄的表演中展现了一种力量之美、运动之美。和西方体育活动的不同之处在于,皖南民俗体育不仅仅通过体育实现体能的提高,还强调精神追求,注重参与者的心灵感受。因此,民俗体育在当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由于皖南民俗体育发展的依附性,很多民俗体育项目作为民俗舞蹈及其他形式被保护起来。现存作为民俗体育、杂耍保留下来的项目主要有叶村叠罗汉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洪允文第三批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另外,三阳打秋千等3项列入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洪孝廉等2人录入第四批非遗传承人名录。

当前,皖南民俗文化面临着两大基本困难,一方面皖南民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政府在资金层面的保护与支持难免会遇到僧多粥少的局面;另一方面,保护和发展的手段还较为单一,所起的作用比较有限。面临众多而又复杂的局面,我们必须寻找到一条新路,让皖南民俗在开拓中前进,在保护中求发展。此外,文中个别数据由于涉及到区域和种类的不同划分标准可能略有出入,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实时修正。

[1]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览表[EB/OL].安徽省文化厅网站.

[2]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一览表[EB/OL].安徽省文化厅网站.

[3]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EB/OL].安徽省文化厅网站.

[4]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EB/OL].安徽省文化厅网站.

[5]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EB/OL].http://www.mohurd.gov.cn/

[6]谢政伟,胡飞.安徽淮北地区文化资源概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7]黄薇薇.安徽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初步研究[J].旅游资源,2006,(3).

[8]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9]高曾伟.徽州建筑民俗文化及其形成因素[J].民俗研究,1993,(3).

[10]梁润.我国民俗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1]韦冠豪.徽菜的传承与发扬[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12]徐辉.皖南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3]杨叶红,莫明竹.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1).

[14]丛东来,常征,孙娜.哈尔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路径及模式[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7).

[15]张琼霓.皖南古民居、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5).

[16]周显宝.轮青阳腔的人文背景、历史背景和美学价值(上)[J].音乐艺术,1997,(3).

[17]钟敬文.中国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8]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19]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徽菜皖南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文旅融合下徽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徽州绿荫
概说徽菜
《皖南印象》
尹亲林:寻味徽菜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