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海霞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党的十八大概括和凝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充分包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从本质上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就是通过文化资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广大群众接受、认同的过程[1]。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素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发展,在当代文化竞争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青年的思想文化是国际敌对势力渗透的目标,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对象。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各国的文化联系更加便捷和频繁,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渗透,企图泯灭其民族意识,争得文化霸权。基于青年的重要社会地位和作用,他们将目标瞄准了青年一代。因此,对其进行本国价值观的教育,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习近平总书记用扣扣子理论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青年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每次抉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外化为其行动的自觉遵循,成为引导其未来发展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为未来的理想目标树立价值标杆,奠定理论基石,促进其成长成才。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经济上的优势加紧向发展中国家文化输入,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现阶段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需要,也是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筑牢文化阵地,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举措。青年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引路人,其思想文化素质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方向和文化力量的强弱。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人才的摇篮,其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个体,关系着大学精神培育的效果,影响到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化素质,一些研究性院校甚至承担着为国家的安全发展建言献策的重大使命。在当今文化竞争愈加突出的形势下,运用文化熏陶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加强青年文化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对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潜在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马克思早在1866年就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3]217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话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既是实现中国梦的潜在人才资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储备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将在青年一代的接力棒中最终实现。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品格关系着未来整个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精神文明发展方向,是未来中国能否在综合国力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关键因素。因此,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第一,网络新媒体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和平台。信息化时代下,网络已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载体,通过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建立红色教育网站,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网络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网络形式的开放性、信息的海量性、资源的多样性,造成了青年选择的迷茫性、价值观的失范性,建立各种形式的宣传网站,通过其精神内涵的熏陶教育,确立青年正确的价值导向,树立鲜明的价值标杆,从而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树立青年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多元文化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无论是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还是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现代文化、传统文化,现实文化和虚拟文化都包含在文化之中,他们之中的精华都是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资源。现代社会的开放包容、文化的交融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繁荣了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奠定文化根基、在创造中转化赋予时代特色、在借鉴中创新赋予中国特色、在扬弃中为我所用,成为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资源。
第三,有益的文化政策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近年来,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从青年自身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并且要循序渐进,持续养成。这些文化政策都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落实奠定了有利政策保障。
第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共争。当今文化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所在,文化软实力的较量成为现代国际社会冲突的根源之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渗透愈加猖狂,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冲击着我国主流的价值观念,西方的宪政民主思潮、公民社会、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泛滥,这些非主流的文化与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对抗局面。
第二,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基因,是最深层次的精神标识。但其中的某些价值意蕴与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不相符合甚至冲突,挖掘传统文化内容中富含时代价值的文化元素,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时代特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协调,共融发展是现代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营造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文化生态环境。
第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竞。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大变革,各个阶层的利益冲突凸显,价值诉求多样,精神需求也日益分化。青年易受各种利益诱惑,在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庸俗主义等价值观冲击下扭曲人生观,“三俗文化”盛行。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高雅的文化与其相匹配,在大众文化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各种文化,祛除糟粕,上升到精英文化层面,达到协调一致。
第四,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共融。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网络成为重要的生活工具。随之而起的网络文化盛行,青年是重要的网络文化受众者,网络的虚拟性、时效性使网络文化内容庞杂、兼容并蓄、鱼龙混杂、通俗简约、热点聚焦,紧紧抓住了青年的心理特点,成为青年热衷的文化。这与现实灌输的文化共同构成了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文化环境。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4]在多元文化境遇下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当代青年思想发展特点出发,发挥青年自身的主体性作用。青年群体是具有强烈自主性和创造性、积极活跃的主体,个性张扬,崇尚自我,需求强烈多样。一方面,要求社会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脱离青年思想心理特点,进行强制式灌输、命令式说教、传统式教育、单一式宣传,而是密切关注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其精神利益诉求,着重把握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探索青年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形式,促使其积极参与,发挥青年自主选择、自主组织、自主评估的主体性作用。青年在自主认知、认同、决策、评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满足强烈的自尊心理需求,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充分彰显青年的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社会要为青年主体性作用发挥创造一定的氛围,通过政策引导,能够有组织、有计划地设计各种具有人文情怀的教育生活情境和高雅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在环境熏陶和实践活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青年发挥主体性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在自主选择与价值判断的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与要求消化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建立系统完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体系,是丰富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和形式的途径。这就要求建立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体系,将其与其他教育内容有机结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将其他课程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相互穿插、交叉渗透,深入挖掘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精神精髓,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互鉴别,在比较学习中加深理解,促进转化,加强融入。其次,教育者要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性作用,创新课堂教育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各门课程。最后,建立教学评估机制,通过定时的检查和评估反馈,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落到实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的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引导青年的思想行为。张耀灿论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当然也是榜样文化的实质和内核,榜样文化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优良载体。”[5]现代社会涌现出来一大批典范人物,他们用活生生的事例为青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和价值标杆,他们身上的精神气质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认同奠定文化基础,提供精神动力。构建贴近生活、贴近青年、贴近实际的榜样示范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塑造先进人物的典型形象、人物学习典范、弘扬社会正能量,将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相结合,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榜样示范对青年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引领和导向的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思想行为的倾向性。要加强对榜样宣传的舆论监督,一方面坚持正面典型为主,辅之以反面典型,让青年群体在比较鉴别中加深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选择影响力大、权威性高、与青年实际紧密联系的内容,提升宣传效果,切实发挥好榜样的示范作用。
文化熏陶实质上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活动,有学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不是‘教育者’的身份,受教育者也不是‘受教育者’的身份,教育活动不是‘你打我通’、‘你说我听’式的说教,而是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相互启迪中,实现心灵间的沟通、情感间的共鸣及智慧上的碰撞。”[6]219作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文化熏陶,实质上是一种隐形渗透的教育方式,即通过创设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建立符合青年接受心理的文化载体;营造体现青年身心发展特点的社会文化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和目标渗透其中,充分发挥不同文化形式资源的合力作用,从而在日常的文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无形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青年头脑中,使其乐于接受,易于内化,便于践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以一种明确的教育内容出现的,而是隐寓在各种文化形式中,青年感受到的是一系列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学习活动,在长期的感染和熏陶中,逐渐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在实践过程中将其内化成为行为习惯。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揭示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的需要推动着理论向前发展,任何理论、思想的习得教育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巩固,外化为行为习惯,最终将其变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性资源,单一的课堂、舆论等口头宣传只是将其中的精神内涵彰显出来作为青年学习的材料,而青年是否能真正的认同内化其中的价值,我们无从检验他们的内心世界,人的思想具有内隐性的特点,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行为表现才能展现出支配行为的主导精神。实践是检验内化效果成效的唯一标准,青年是否真正将其精神作为自身的价值观念、精神榜样,只有在外显的实践行为中才能被证实。通过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宣讲团、爱国主义基地和博物馆免费开放参观、中央精神的宣讲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节庆以及开展志愿者服务等社会活动,加深情感认同,强化价值信仰,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固化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任何一种教育的开展都需要良好的制度为其提供有序的环境和规则,保障活动的正常运转。多元文化境遇下培育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的硬性约束力。首先,应该大胆地进行制度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制度建设,体现制度的文化价值取向,让制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媒介和桥梁。青年是有独立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积极能动性的主体,这就要求制度建设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到青年自身的需求,确立个体意识,关注生命本体,发展个性,发挥其主人翁精神,使文化制度建设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保有一种张力关系,为青年自主参与和能动性充分发挥提供有力保障。其次,要发挥制度文化的规范约束作用,为其奠定制度保障。一方面,将文化中所倡导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映射出来的行为习惯通过硬性规定加以制度化,使非强制性的舆论谴责和评判成为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要发挥党政领导的主导作用和执行能力,使制度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发挥社会舆论的约束作用,使制度文化能够成为青年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最后,在实践活动中遵循制度文化的规范,自觉践行。
[1]李大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文化维度[J].实事求是,2014(1).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5]张耀灿.榜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4(7).
[6]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