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平
高平/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助教,硕士(广东东莞523133)。
视译(Sight Interpreting)是把源语的书面输入转换成目的语的口头输出,是口头输出几乎与阅读文本同时发生的口译形式。视译集阅读理解、意义提取、记忆、协调和口头表达于一身。视译分为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也称有稿同传)。前者指一边阅读源语信息,一边口译;后者指译员拿着讲话人的发言稿或者其他相关文字,在听发言、看文稿的同时进行同声传译。因此,视译一般被视为同传的技巧之一。本文所讨论的“视译”为英汉视阅口译。
目前,我国各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程设置中,大多数只开设交替传译课程,视译训练普遍不受重视。其实,视译训练有助于交传训练,对学生在交传中的意义摄取和流畅度有积极影响(刘进,2011)。事实上,绝大多数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听力实际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不高,如果口译课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听译练习,即使是优秀的学生也会有挫败感,对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科口译教学应当重视视译训练。通过视译训练,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积累专业词汇、拓展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视译训练,学习如何“脱离语言外壳”,即摆脱源语信息文字结构的束缚,从而具备快速的阅读能力,高效的大脑分析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视译训练的方法如下.
视译比同传和交传面临着更大的干扰风险,原因在于源语词句的直接呈现极易使译员受其缚,不利于脱离语言外壳传译白纸黑字所传达的意义(Martin,1993:404;Agrifolio,2004:46;Gile,1995;张吉良,2004:83)。尽管快速理解和分析在翻译中大同小异,但要想视译不受源语干扰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Martin,1993)。因此,在视译训练的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尽快脱离语言外壳,学习如何把注意力放在意义的理解上,而不是语言词句的理解上。这里所说的“意义”,不仅仅指原文的含义,还指对意群的理解。因此,首先要学会断句,即把长长的英文句子断成几个意群。一般可以从介词以及连接词处断开。但学生在开始接触视译时,还难以摆脱笔译和交传的影响,总是想看完整话后才开始翻译,不能果断断句。因此,在训练之初,常常出现译群顺序颠三倒四、译文产出断断续续、长时间停顿等现象。教学实践证明,大量的练习有助于断句习惯的养成。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带学生一起练习断句外,还可以安排课后练习,鼓励学生在断句练习中寻找规律和方法,进而形成习惯。
断句真正的目的,在于如何将断开的句子通过其他衔接手段再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链。学生在断开句子后,通常无法灵活处理整个译文,导致译文不完整、零散、缺乏逻辑,甚至不知所云。要做到(断句)断得好接得好,把断开的信息自然地、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断句技巧所在。(张维为,1999)
例 1:I came to China//on the nation’s 60thanniversary.
译文:我来到中国,中国成立六十周年。
译文前后两个意群之间缺乏有效连词,使译文缺乏逻辑,令听众难以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衔接的技巧。我们知道英语为静态的语言,较少使用动词,通常使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而汉语则为动态的语言,往往采用兼动式和连动式的方法。因此,句子按照意群断开后,可以采用添加动词作为连词的方法,把相邻两个意群衔接起来。例1的译文可以修改为:我来到中国,恰逢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恰逢”一词的添加,很好地把两个意群连接起来,使译文言简意赅,清晰明了。
例2:It is a global issue//of common concern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day.
译文: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际社会共同关注。
就像前面的例子一样,译文的两个意群看上去无法联系起来。但是,如果在前后两个意群间添加动词“引起”充当连词,译文就可以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让人易于理解了。例2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即使掌握了断句和衔接的技巧,但要真正做到顺句驱动,灵活地“脱离语言的外壳”,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的视译技巧。例如词性转换。
例3:First of all,on behalf of the members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the devoted men and women who have put their heart and soul into this new research and contributed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esent report on global warming.
译文:首先,我代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表达我的谢意。感谢那些全心全意投入这项研究中的人,感谢他们为这份全球变暖的报告的完成做出了贡献。
上述译文过于欧化,译者缺乏词性转换翻译技巧。正如前文所述,英文为静态的语言,而中文为动态的语言。我们可以把英文原文中的名词等静态表达转换成中文中的动词。修改后的译文为:首先,我代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感谢那些全心全意投入这项研究中的人,感谢他们完成了这份关于全球变暖的报告。这样的译文简洁、地道,同时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让听众可以第一时间理解译文,而不是听完后如坠云雾。
视译中常用的第二个技巧是反说。
例4:Over 600 experts and government representatives//have reviewed and revised the report//before it is released.
译文:600多名专家和政府代表审核并修改过本报告,在它公布之前。
例4原文中的“before it is released”,如果按照字面意思顺驱,译文就是“在它公布之前”。这样的译文会给听众留有意思不完整的错觉。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反说,也就是时间上的前后变通,把before处理成after。译文修改为:600多名专家和政府代表审核并修改了本报告,才发布报告。修改后的译文完整通顺,而且更符合中文习惯。由于中英文表达有着很大的差异,采用反说方法进行变通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我们在实际翻译中灵活处理。
例5:They say//that one-million lives could be saved each year//if people washed their hands with soap often.
译文:他们表示,每年100条性命能够被挽救,如果人们常用肥皂洗手。
英文多见被动句式;而中文则具有人称倾向,往往采用主动句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英汉差异入手,把原文的被动语态处理成中文的主动语态。例5修改后的译文:他们表示,每年能够挽救100条性命,只要人们常用肥皂洗手。
学生刚开始接触视译训练时,普遍存在多个困难,如双语转换速度太慢,生词、长难句处理不够娴熟等。其实要准确、通顺、流畅地做好视译,只要通过大量练习,在练习中掌握各种翻译技巧,上述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课堂练习需要注重训练的即时性,即要求学生快速理解原文,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视译任务,从而提高他们的双语转换速度。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本科生通常只上一个学期的视译课,每星期2个学时。鉴于授课时间较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形式,敦促学生练习,并建议学生要么组成对子练习,要么独自练习,一边视译,一边录音。学生在练习中能够逐渐摆脱源语的干扰,从而顺利地进行视译。
视译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传水平。英语本科口译教学应当重视视译训练,指导学生学习断句,衔接和掌握相关顺句驱动的技巧。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能够掌握视译技巧,从而“脱离语言的外壳”,最终准确、流畅地进行口译。
[1]刘进.以视译促交传——一项基于实证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中国翻译,2011(3).
[2]刘和平.口译理论与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