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嘉
孙雨嘉/广东金融学院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0521)。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利益,曾一度准备瓜分中国,对中国形成根本性的威胁,另一方面,国内的封建势力进一步与帝国主义勾结,残酷压迫人民。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革命在这些基本矛盾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了。
中国革命的特点,一是敌人的力量十分强大。作为侵略者的帝国主义,武器和军事理论都很先进,武装力量强大,对中国革命直接或间接地进行干涉和打击。从中外反革命势力正式勾结起来的太平天国时期开始,帝国主义就走向镇压中国革命的前台。如,中国近代史上最凶恶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最强时在中国占据了80%以上的大城市,投入兵力最多时达386.4万人。从纯军事角度讲,帝国主义对新兴的革命力量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二是革命队伍成分复杂。在中国革命的早期,革命队伍的成员来源非常复杂,除了有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之外,还有旧军阀及军队的士兵,需要纠正其各种非无产阶级的错误思想,确立思想建军原则,创建新型人民军队。在我党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四军党内种种不正确思想的来源,自然是由于党的组织基础的最大部分是由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所构成的”。据统计,至1929年5月,红四军中有党员1329人,其中工人出身的311人,占23.4%,农民出身的626人,占47%,小商人出身的106人,占8%,学生出身的192人,占14.6%,其他95人,占7%,可见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了76.6%。在革命队伍壮大过程中加入进来的革命者,有相当一部分一开始并没有受过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加之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导致军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出现。在某些特定时候这些思想不但会造成革命队伍思想上的混乱,影响队伍的团结,甚至还会对革命事业造成损失。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要求党必须掌握一支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都过硬的革命武装力量,如何建设人民的军队成为一个核心问题。毛泽东以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理论素养,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创造和发展了建军理论,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新型的人民军队,为中国革命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军队中党的建设。从南昌起义打响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后,关于如何领导武装斗争以及如何建立忠诚于党的事业的革命军队,党并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导致在武装斗争初期屡遭失败,革命力量锐减,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始终处于被动局面。这使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对革命军队进行改造,不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不能使之成为一支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的革命武装。在这个关键时刻,三湾改编中毛泽东首创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根本原则,在古田会议上又确立了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针对党内出现的篡夺党和红军领导权的分裂活动,指出“共产党员不争个人的兵权,但要争党的兵权,要争人民的兵权……在兵权问题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不到一点东西”。“我们的军队,必须完全地绝对地无条件地放在共产党及其领导机关的政治指导之下,不能闹独立性”,并进一步把这一原则总结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正是这一绝对的核心的原则的提出,保障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军队的贯彻执行,保障了无产阶级军队的战斗力,为党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重视在思想上、政治上建军,是毛泽东建军理论的又一重要原则。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在著名的三湾改编中,毛泽东就强调了军队加强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特别是古田会议之后,毛泽东针对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形成了初步的理论和原则;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日趋成熟,进行了新式整军运动,加强了队伍的团结,提升了指战员的思想觉悟,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在七大时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只有在思想上对军队进行教育,才能保证军队的政治方向不改变,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服务人民,完成党赋予的任务。
官兵一致和民主原则是毛泽东建军理论中的一大特色。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是建军的主要目标之一。所谓新,除了之前提到的党指挥枪和思想建军、政治建军这样的方向性原则之外,在具体的军队组织建设上,毛泽东也有独创的思想。革命初期刚刚建立起来的革命武装,囿于成员的局限性,还带有很多旧式军队的陋习,存在诸如打骂士兵、等级森严、繁文缛节多等等不良作风。毛泽东为了从根本上改造军队,规定了官兵一致的原则,使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的军阀部队,激励了我军将士的革命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正如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指出的:“军队内部的团结,非常之重要。我们八路军、新四军,历来依靠官兵一致,获得了光荣的胜利。”
第一,毛泽东建军理论仍然是也必须是我军建设的主要原则。实践证明,毛泽东建军理论中的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根本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提出的党指挥枪的原则,对于我军在思想潮流日趋复杂的今天,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人民军队的本色不变,保持人民军队作为社会主义坚强柱石的地位,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仍是不可动摇的。随着东西方交流的增多,西方军队建设的思想改头换面后有了一定的市场,鼓吹军队国家化和军队中立化、非党化的声音甚嚣尘上。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错误思想是要取消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否定党指挥枪的原则。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紧紧抓住毛泽东建军理论的原则,加强党在军队中的领导,保障党对枪的指挥权,自是不怕他黑云压城。就像胡锦涛同志在2009年时指出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军的根本原则和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我国的基本军事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第二,对于新时期的军队建设,毛泽东建军理论中也有大量的宝贵武器。新时期军队建设面临兵源结构多样化的问题,士兵中的独生子女增多,士兵整体学历水平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对外界新鲜事物接受程度较高,接触外来文化的机会增多,个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了,这都对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他们打造成合格的革命战士,是一个紧迫的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回到毛泽东建军理论上来。早在国内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为了红军的健全与扩大,为了斗争任务之能够负荷,都要从党内教育做起”。可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是解决各种思想问题的不二法门。对于新时期的士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其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使之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另外,从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入手,教育士兵认识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认识世界仍不太平、和平仍需维护的现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并通过我军维持国际和平的正义行动,认识到我国做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增强荣誉感。通过政治教育,使新时期的士兵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毛泽东的建军理论,内涵丰富,具有中国革命特色,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对新时期我军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面对新时期军队建设中遇到的新课题,只有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建军理论,紧紧把握根本原则,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按照习主席关于强军目标的重要指示,为新时期军队建设开创新的局面。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闽西人民革命史(1919-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46.
[4]《党的政策选集》[M].晋察冀日报社,194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