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2015-08-15 00:53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张 磊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教学部,北京 10019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是理论问题,更是复杂的实践问题,它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到马克思理论创新和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重大现实问题需要创新的理论来分析和指导。我们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来指导和解决我们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富内容

从政治领域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丰富的内涵是相对于精英化、学院化而提出的。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和不断碰撞中被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逐渐接受的,在中国人民为解决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国家实际问题过程中被逐渐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这一过程就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也就必须与中国实践、中国大众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都高度重视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们都对大众化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极大地丰富了它的内涵。

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各阶层人士逐步开始认识、了解、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和主张,留日学生、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等都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各阶层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他们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工作。毛泽东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的基础上,深入基层,到工人、农民、劳苦大众中进行宣传讲解。他结合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提出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是历史的必然,其理论生长点就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只有通过“大众化”才能实现,“小众化”是不能实现的。他主张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哲理,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大众化。邓小平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用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道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根据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更加重视。他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也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要求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这为从思想、政治上推进党的建设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指明了方向。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习近平,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他们运用新鲜活泼的大众语言,创造出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大众文化形式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四大理论成果,实现了大众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历史性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观点更加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使广大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全党、全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因此,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现实必然性。

(一)中国社会实践创新发展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践性、群众性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推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必须注重实践导向,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同时,理论必须深入群众,脱离群众的理论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能起到反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之基和活力之源是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自身,而不能是书斋里的学问。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人民大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理解和深化,也就是说必须经历一个大众化、通俗化的过程,需要宣传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才能逐渐为大众所接受,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二)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据本国国情而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的事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也没有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可资借鉴,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与新发展,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成果。因此,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和观点,分析各种新问题,解决各种新矛盾,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把精神力量转化为建设事业的巨大物质力量,才能使当代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三)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需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时期,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和复杂矛盾凸显,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思想观念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些群众和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部分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有所放松,存在回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淡化信念的倾向。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生活中片面追求个人物质利益,价值取向经不住利益诱惑而悄悄发生变化,其价值观严重扭曲,存在将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实践作为工具化的倾向。在国际环境方面,世界形势呈现政治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发展模式、文化特色,打着经济全球化的旗帜,对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不断渗透,试图利用文化和价值观的西化来达到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的教育力度,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的认同度,这就需要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推进当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需要我们从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一)调查研究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大众化的必然途径。注重方法、讲究调研技术是正确开展调查研究的前提。在当代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情况下,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正确、科学地开展调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正确的调查研究是决策者认识现实社会、了解客观情况的重要手段;正确的调查研究,能够为决策者正确地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正确的调查研究,还是执政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重要途径。之所以如此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强调调查研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还因为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调查研究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是从实际上升为理论的纽带,是理论应用于实际并指导实际的桥梁。

(二)把握大众化的四个环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解决了实践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有其自身特点,中国人民如果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普及工作中就必须有一种新的形式即人民大众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宣传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经过四个环节: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必须学好弄通,这是前提。如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容和精髓都不熟悉不精通,后面的环节也就无法开展。二是对中国国情、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也必须有全面的把握和了解,如果对国情和实际不了解,“大众化”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化”了。三是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要能找准结合点,要通俗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和中国现实国情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内化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和理论。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但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精神武器,而且转化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这四个环节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它们不是单向的、孤立发展的。只有把握四个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才能科学、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树立群众观,把握大众化推行方式和对象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和人民群众产生思想共鸣,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对群众充满感情,要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力量,因此,广大干部要深入群众,尊重群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用群众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理论工作者在宣传过程中,要根据宣传对象有所侧重,要因材施教。一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比如,对于普通群众的教育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主要是让普通群众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则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他们要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在推动大众化过程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广大知识分子要进行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根据不同阶层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为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依据。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四)优化社会环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重视媒体的力量,优化社会环境,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由媒体营造的舆论环境,其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党和政府要不断优化舆论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使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宣传相结合。同时,还必须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从中华民族长期实践而来的,它对家庭、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解作用,已被人民群众广泛接受,指导着中国人民的生活行为,并推动社会的有序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目的都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二者有着很多共同点,二者有机结合,把传统文化和大众化过程相融合,使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人民群众所熟知和掌握,引导大众融入到社会建设和发展之中,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五)加强大众化专业理论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队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大众化理论宣传教育群众,离不开优秀的专业宣传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努力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大众化提供组织人才保障。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理论宣传队伍,更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理论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专业化的理论队伍建设是长期的,这是由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长期性决定的。培养专业人才队伍需要国家在制度、政策上给予支持和保障;马克思理论宣传者也要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建设和人格修养培养,这样才能为推进大众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持。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随着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深入和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作用的党,也是一个善于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我们要把握时代特点,肩负时代责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完善的制度为支撑,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指导,以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