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梅,王冬梅
(1.东北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0212;2.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高级中学,吉林 农安 132013)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占领思想文化主阵地的重要责任,但是长期以来实效性不强,原因是我们过分注重“强行灌输,一味说教”的显性教育,而忽视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困境,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就必须注重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活动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其最大特点是活动受主体内在的自觉意识所支配,一切行为最终都要通过人的头脑内化为精神动力。这种内化往往是通过教育心理学中的暗示效应实现的,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委婉、含蓄、期望、暗示、约束等方式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以间接的教育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顺着一定的教育方式去行动,使想法、行为与期望的目标相吻合。教育主体可以使隐性课程具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自觉地按照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从教育文化学角度来讲,教育与文化相伴而生,通过教育的宣传、交流、学习从而文化才能得以流传和发展,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集中体现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课程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在一定标准下选择的结果,文化对课程也有制约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教育主体制定的课程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要想缩短这个差距,就必须开发显性课程之外的隐性课程,于是隐性课程进入人们的视野,隐性课程是一种隐型文化,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文化中的亚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内隐性、愉悦性、渗透性、持久性等特点,注重挖掘学生在意识与情感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使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发生变化,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教育无法达到的效果。
从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来讲,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1]。他提出的这一理论,为开发隐性课程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比如观察学习、模仿学习,说明示范者对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一所高校的师德品格、职业态度、学识气质、生活作风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这一理论还强调重视环境的作用,一所高校的人文环境、教学氛围、学术氛围、校风班风、生态环境等对学习者的重要性,这些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都可以间接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品格,因此,高校要注重开发这些隐性课程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是指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思想指南和行为准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构建的根本原则。构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目标,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创新意识;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参与性原则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具有切实的可行性,一定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尊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隐性课程的开发要接地气,要使学生能有更多参与的机会和体验的经历,使其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即“授”与“受”的关系,教育者应该正确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思想动态,拉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消除受教育者的心理障碍,教育主体要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以平等友好的态度与方式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一些正确的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客体要把握主体的心境,创造人人参与的氛围,优化隐性课程教育的心理环境,这是保证参与性落实的重要条件。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与教育学家埃米尔·涂尔干说: “强迫学生去接受道德事实、道德价值和行为确实不好,但我们别无选择。因为,我们要成为的那种人是未来社会所要求的人,而由社会所需要的这种人与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些潜能之间存在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不按社会所要求去限制、规范我们的行为、欲望,我们就不能形成一种社会人格,甚至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所以,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必要的。”[2](P110)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在当下会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会使课堂越来越僵化,学生越来越迟钝。灌输性属于刚性教育原则,感化性则是柔性教育原则,只有刚柔并济,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隐性课程的柔性教育具有灵活性、实践性及趣味性、幽默性,完全可以活跃刚性教育的单调性、枯燥性甚至僵化性的课堂。感化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会使学生主动轻松愉悦地接受教育信息,感化性会把大学生看作社会的主体与根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感化性作为一种对人高度重视的理念,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变以往单一的直接灌输说理的方法,在感染和渗透上下功夫,寓灌输说理与感染渗透之中,要细致分析大学生思想上的难点与疑点,在工作、活动、娱乐中,通过富有一定情感的感染和渗透间接地灌输说理,使灌输说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同时,教育主体还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营造温馨的教育氛围,帮助大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教育。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思维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要紧随时代的脚步注重思维的创新性,要增强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能力,因此,开发主体要注重观念的更新、制度的创新、管理的人性、方法的提升。这其中固然离不开显性课程建设,但更重要的是隐性课程建设,如教师的素质、形象、学校的文化底蕴、校园风貌、学术氛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教育理念的更新,科学、人性、民主的考评机制等,这些软环境建设作为隐性课程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只有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创建全新的评价、竞争机制,才能不断推进学校精神层面的现代化建设,才能更全面、科学深入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功能。
在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找准切入点,要使整体设计与具体操作既符合实际,又很实用。由于每个学校的发展理念、地理位置有所差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条件又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时,要结合本校实际,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校而异,要量力而行、适度渐进,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突出学校的优势,发扬传统和特色,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陶冶情操和培养品质的教育环境,按照真善美相统一的要求将这些隐性课程资源逐渐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心理和优良品格。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在校内外各个方面广泛存在,可以从物质层面开发,如校园的教学楼、学术交流中心、科研所、体育馆、公园、实验室、餐厅、校医院、音乐厅、图书室、艺术展览馆等; 可以从互动层面开发,如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校内校外、学校与社区、社会实践等; 可以从制度层面开发,如学校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管理模式、领导风格、教学理念等,可以从文化层面开发,校园文化、班风学风、师生的精神风貌、文化传统等,不论什么形式的隐性课程资源,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都应成为普遍开发与利用的对象。
全国高校数量众多,每所高校所处地域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风格、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由于依托的社会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要体现一定的地域性,又由于每所高校其机构设置、师资力量、经费投入、教学设备、办学理念等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还有一定的独特性。总之,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要充分体现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历史性、文化性,要将差异性转化为隐性课程的丰富多彩性、文化多元性、独具特色性。每所高校都具有各自的办学特色,这是一所学校的优势资源,有的学校物质资源丰富,如学校的设备现代化水平极高,那就可以多在网络媒体资源方面进行开发,通过画面、声音等对学生进行视、听、思、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有的学校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悠久,可以注重开发厚实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品性,让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文化化人的教学目的。
实物形态的隐性课程资源包括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体育馆等建筑物,还有花草树木等生态环境以及室内的布置,还有为教学活动专门制作的物品,如模型、标本、挂图、仪器等。整洁、干净、雅致、有序、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校园环境,会使人赏心悦目,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举止言谈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建筑设施的布局应科学、齐整、协调,给学生以庄严肃穆及合理有序之感。道路的线条美、雕塑的造型美、花草的清香美、建筑的典雅美、公园的秀丽美、音乐的节奏美都可以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隐性课程资源。室内的布置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学习园地、墙报等,还可以布置一些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影视作品等知识信息,这样能够起到信息传递和教学过程生活化的作用,对学生可以起到暗示、引导、规范、熏陶的作用。大环境应注重净化、绿化、美化,这样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学校的这些隐性课程资源应安全舒适,学生生活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改变不良习惯,促进行为规范化,提升自己的品德修为。
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硬实力,还需要文化软实力。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体现,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隐性课程方面。良好的校风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它能使大学生的集体意识越来越强烈,会激发大学生爱校爱学习的热情,对身心健康会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体现为校园文化勃发向上的精神。优良的教风的具有一定感染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阐幽发微、率先垂范形成严谨的教学风格,必然会悄无声息地传递给学生,形成热爱真理、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精良的学风具有一定的向心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品的发展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谐的班风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决定整个班级的学习情感态度,进而决定班级整体学生智力发展的程度,是学生的心态和能力形成的强大的平台,没有这个平台,整个班级的学生发展是放任自流的。综上所述,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隐性课程资源建设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要用良好的风貌充实学生,以师表的力量带动学生,以优良的品德熏陶学生,以自由的平台发展学生,创建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内容丰富、形式生动、交互及时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素材、经典案例、学生制作的教学片和宣传片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出来。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适应的教学情境,可以使要学习的内容清晰完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如可以组织学生定期观看革命影片、励志电影,这些艺术作品往往融合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真善美,反对假恶丑,以生动形象的内容与形式悄无声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尚情感的熏陶下,大学生慢慢就会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这些网络资源的开发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要充分加以开发利用。在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空间无限地扩展与延伸,学习可掌握的学习资源更多、更广泛,为了让学生不要大海捞针一样去获取知识,建立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的网络化课程资源十分必要,可以设置论坛板块、交互学习板块、理论讲坛板块等,力求以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朝着更高、更深、更具有时代特色的方向发展,及时建立相关的互动评价反馈机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及时交流,以便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疑难与困惑,这样教与学都能及时达到与时俱进的状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要革新观念,改进方法,遵循科学严谨的教学规律,关爱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人思想,使其具备全面的网络资源的利用、调度能力,高效、高质地在网络环境下增强自身的个人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校外课程资源相对于校内课程资源而言,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多样性,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生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重要性经常会被学校忽略,学校和社会看似两个互相隔绝的系统,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其实学校与社会可以联手合作开发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资源,如广泛开发利用校外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电影院; 工厂、农村、企业、部队; 政府、法庭、监狱等实现资源共享,扩大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提高隐性课程资源利用的效率。如有的高校所处的地域拥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革命历史纪念馆、英雄烈士纪念碑、历史文化遗迹展览馆、红色遗址等,这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隐性课程资源场地,对于大学生来说,如能亲身参观,必然能历史再现,感悟民族精神,其感染力要比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更能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有的高校所处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拥有现代化的工业生态园、农业生态园、低碳经济示范园区等,学生经过走访参观,必然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更深的理解,对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切实的体会,这对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的高校校内校外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如杰出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从事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的知名专家、企业优秀人士、老革命家、劳动模范、杰出的校友等。高校每学期可以邀请这些知名人士进校讲学,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活跃科研学术思想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http://baike.sogou.com/v54728804.htm.
[2]戚万学.冲突与整合[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