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然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4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犹如人体的血脉一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学生作为对新鲜事物有着快速适应能力的人群,占到了24.5%。而网络也以其开放性、匿名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受到中学生们的青睐。因此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学生对学校的反抗情绪已经不再局限于学校场域,而是延伸到了网络世界中来。
笔者将接触到的中学生的网络空间内容进行分类发现,中学生“反学校”情绪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恶搞与调侃,二是对教师日常活动的谩骂,三是对异性情感的热烈表达。这些调侃、谩骂都会化为网络空间的文字或图片在中学生群体之间相互转载,成为他们之间公开的“秘密”。
“我们学校是一个好学校!我们虽然下课晚,但是我们上课早啊!我们虽然休息少,但是我们加课多啊!我们虽然冬天冷,但是我们夏天热啊!我们虽然放假晚,但是我们开学早啊!我们虽然活动少,但是我们作业多啊!找学校,就该选这样的!上更多的学,放更少的假!”……
笔者发现,在中学生的空间里存在着大量恶搞性质的东西,而恶搞的主题通常都是学校生活,尤其是学校出台的各种规章制度。他们通常会以极度夸张和颠覆性的文字、图片或视频重新演绎学校生活,重新建构学校的规章制度,或是原创,或是转载他人,从而在网络空间里获得其他网友的支持和赞誉。而这些恶搞的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越是和学校反着来,语言描述越激烈,文字内容越戏谑,越受到中学生群体的欢迎。
“老师,汝之蝼蚁,敢挑战吾之尊严,践踏吾之荣耀,就让汝看看学生的真正力量,让你彻底灭亡!”……可以看出,中学生在网络空间里发表的这些语言极其犀利和刻薄,透露着明显的师生冲突的存在。学校教育极度推崇的师生互动交往模式是控制与服从,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身份出现时,通常会迷恋于对学生的高压控制,而学生的自主性也会被严重剥夺,更甚者可能伤及自尊和自信,由此而导致了学生表现的表面服从,内心却对教师充满怨恨、敌对和反抗的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也让中学生们将其为一段段犀利的文字呈现在网络空间里,文字越激烈他们感觉越过瘾。
笔者发现,中学生在网络空间里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在抒发自己对异性的情感,表达热烈且丰富,这与学校明文禁止的“早恋”行为大相径庭。众所周知,每一个学校都对男女生交往问题格外敏感,上到学校出台校规校纪来对“早恋”起到震慑和把关的作用,下到班主任老师的座位安排、循循善诱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由此可见,学校对于“早恋”问题上下一心,大有“错杀一百,不放过一对”的决心。但是,“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随着身体发育的日渐成熟,对异性会存在着懵懂的好感,内心也会渴望能与异性有亲密的接触和交往,这都属于正常现象。而学校教育的这种“一刀切”的做法,看似表面上抑制了中学生“早恋”行为的发生,剥夺了他们说“喜欢”的权力,却不知中学生们已经转移阵地,更加肆无忌惮地表达。
笔者将中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反学校”情绪的内容整理后发现,中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反学校”情绪的行为具有三个特点,即隐蔽性、传染性和过激性。
网络空间的各种行为活动就建立在匿名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每个网络参与个体都凭借一个代号或昵称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达到一种心向往之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只能在具有安全感和私密感的私人空间中获得,并且要由个体掌控并依赖个体意志而实施。所幸,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恰好就提供了这样一种私人空间。因此,在网络空间里,中学生们也可以轻而易举地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乐在其中,这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给中学生们带来了莫大的安全感。因为在这里,中学生们通过相关设置把学校、教师和家长完全排除在自己的世界之外,他们可以打破现实环境对自己的种种束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尽情地抒发他们心中对学校的不满与反抗,为郁闷、压抑、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找到宣泄的出口,根本无需担心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因此,网络表现的“反学校”情绪与现实环境下的反学校行为相比,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以及手机网络的覆盖,在中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里,网络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也增加了中学生朋辈群体之间的另外一种交流沟通方式,即经常通过QQ、贴吧、微博、空间等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于是,学生们便把自己对学校的不满与反以及平时不敢说的话更加大胆地、热烈地表达出来,其中不乏讽刺、挖苦、骂脏话以及恶搞性质的各种电子创作等等。而此时的中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反叛精神,也许有些中学生并未有强烈的反学校情绪,但由于受到同伴们的影响,也会成为潜在的支持者。因此,中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反学校”情绪与现实环境下反学校行为相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由于网络空间的自由度较高,中学生在网络空间里的表达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同时网络空间的隐匿性给予了中学生心理上极大的安全感,因此他们可以在自己营造的小空间里毫无顾虑地抒发真实的情绪。研究者发现,在这种隐匿的环境下,中学生们咒骂和恶搞学校的管理、教师的管束,有些言辞甚至会上升到“语言暴力”的层面,而这种“为所欲为”的潇洒在日常学校生活中是毫无办法施展开来的。众所周知,“学生角色基本上是一种非自愿的角色,因为学生受法律强制而来到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关系。而由于惩罚的存在,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言行都会有所压制,否则将难逃处罚,学生们因此也会尽力避免。但在网络空间里,他们便可以将自己的情绪最大化地宣泄出来,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中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反学校”情绪行为具有很强的过激性。
1.转换视角,给予中学生一定的积极自由。积极自由,是以赛亚·伯林对自由观解读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说来是指个体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要实现理性自主的愿望,它提到涉及控制的主体,即自己的生活取决于我自己,而不是取决于随便哪种外在的强制力。每个个体都向往着这样一种自由,中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当前学校教育体制追求的却是将办学效益最大化,而规训所具有的规范化和生产性正好契合了这一价值标准,广泛应用于学校场域。学校的规训权力通过空间分配、时间分配、力量的编排等对学生进行空间、时间和肉体的控制,同时辅以监视、规范化裁决和监视等手段对他们实行规训化管理,让学生感觉不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没有自由可言,也没有权力可言。而在此种情况下,中学生只能将这种不甘心的情绪转移,以非正式的方式去寻觅自由,去反抗。因此,作为教育者,如果要阻止中学生们类似“反学校”的情绪的出现,就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积极自由,提供给他机会来展示自己、证明自己。我们要提供给中学生们更多自主的空间,引导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由外在他律变成自律。当中学生们从网络宣泄中获得的满足与从学校提供给他们的机会中获取的满足一致时,自然就会减少“反学校”情绪的出现。
2.积极沟通,重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反学校”情绪的网络表现也可以折射出另外一个问题,即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现在的教育,教师权威依然弥散在整个校园中,因此在师生交往中,学生是被规范的主体,一旦违反,老师经常以训斥、恐吓等手段去惩罚学生。但是这些规范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们的需求,没有人作出准确的解释。长此以往,学生会积怨越来越深,师生矛盾也会越来越凸显。但是由于迫于权威的压力,他们便将这种反抗转移到了隐蔽的网络空间,肆意发泄不满的情绪。因此,化解这种情绪的根本在于师生关系的重构。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三点:首先,教师一定要以尊重和包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多听取他们的心声,巧用惩罚,多接触,多互动,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升他们的自尊。其次,教师应塑造多重身份和角色,使得师生关在不同情境下都可以很和谐。最后,教师应该以优势视角去欣赏每一位学生的长处,而不能够以个人偏见看待曾经犯过错的学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减少对抗情绪的产生,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宣泄要讲艺术,学会换位思考。当有不良情绪产生时,适度的宣泄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但是这样的宣泄不能以伤害别人而愉悦自己为前提。中学生在网络空间里对学校情绪的宣泄行为,大多带有言语攻击的意味,虽说有一种“大快人心”的感觉,但也很容易使自己养成说话随意、具有语言攻击性的人,久而久之,并不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宣泄要讲艺术。中学生群体首先要学会用适度的方式、适度的行为、适度的语言去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其次,中学生群体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无论在情绪产生前还是情绪发泄后,都应该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现实学校生活中,学校和教师容易因为过多的管制和教育而被学生们认为是“敌人”,越压制越反抗,越管教越反感,越惩罚越憎恨,从而导致关系越来越紧张。但是如果中学生们能够换位思考,站在教师角度考虑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沟通方式,抛弃非正式的反抗途径,可能会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同时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的相处。
2.积极发挥自我主动性,学会情绪管理。青少年时期,属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骤变阶段,无论是身体的变化还是心理状态的急剧发展,都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困惑和压力,以致情绪变化快,控制情绪能力不强。同时学业压力的增大,必然会导致他们心理负担的加重,因此如果再加上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权力的压制,便会导致焦虑、厌倦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但是中学生自己一定要学会积极发挥自我主动性,选择合理、正确、积极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和同伴交流、与教师沟通等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将所有的不良情绪化为一种对抗性的发泄。此外,中学生还应该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学会情绪管理。面对负性情绪要学会驾驭和转移,学会对不良情绪的有效抑制,通过建立积极的态度以减轻不良情绪的产生。
[1]杨洁,张家军.中学生“反学校文化”现象论析[J].教育探索,2014(1).
[2]网络的匿名性与青少年宣泄的新选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5).
[3]姜良娜.中学生在网络世界指向学校规训的反抗[J].教育观察,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