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利华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贺派乡教育办公室)
时光荏苒,我从事教育已经28个年头了,从时间上看不算短,对于老师这个行业的认识也渐渐地加深了,没有我当学生的时候认为的那样神秘庄严,每每听到、谈到、读到“师德”二字,深觉肩上的担子有多大的分量,有时庆幸,有时惭愧。身为教书育人的模范,对自己的品德修行严格要求,不敢有半点松懈,既担心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又害怕误了他人的子弟,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越发觉得“师德”二字的分量之沉重。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典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亲其师,信其道。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可以看到教师的道德素养要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重要,老师道德品行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几年来的教学中发现,在教学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人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师,教育的学生品学兼优,堪称学校全体学生的楷模,这足见师德的重要性。
师德对教师的教育影响深远,师德对教师的要求就是,品端行正,学高技长,表率作用。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哪怕是很不起眼的行为,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影响着他们的素养。例如,老师看到教室的地上有一张废纸片,弯腰将废纸捡起来放进垃圾筐里,很快就有学生模仿着做,甚至会在校园以外的地方有这样的行为。这就足以说明老师的品行的示范作用对教育学生的重要性。老师是教育更多人走向文明的群体,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培养良好的,社会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学高为师。”作为老师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让学生折服,能采纳别人的教学建议,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是以自己高超的技艺为前提的,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能够游刃有余地解决,解说的过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学生崇拜自己的老师,当然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亲近自己尊重的老师,信奉老师传授的道业,以这样的态度学习,一定教有所学,学有所成。
老师应当时刻有“身先士卒”的意识,工作学习上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态度要认真执著,一丝不苟,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学习目标。在纪律要求上要严于律己,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违规、不抵触,不搞特殊化。用自己良好的态度、端正的作风影响、教育每一位学生。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是光荣的,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我们不是教书匠,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我们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我们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身上延续,我们的青春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身上闪光。这对于一个有限的生命来说,不正焕发着无限的生机吗?让我们身在校园,心怀天下吧!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身份,以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走过这段无悔的苦乐年华。
以爱为根,以德为本,用我们的热血,谱写学生美好的未来吧!总之,师德是教育的根,要使教育做得更好更长久,必须抓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