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增锦
(南宁外国语学校)
初中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他们对未来有很多幻想,求知欲望比较强,记忆力比较高,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但是对于初中生,尤其是初三的学生,他们也有意志比较薄弱、缺乏刻苦精神的时候,同时,他们的情绪多变,学习习惯也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学生的逆反心理也由此产生。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初三语文的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语文有关情景描写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些有趣的教学导入,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类似于《我心中的乐园》这样的主题活动,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生活做一番描述。当学生在进行描述的时候,有的学生会进行一定的夸张手法,将自己实际的生活和脑海中想象的美好事物结合起来描绘画面,展现自己幻想的世界。当学生描述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将语文内容引入其中,在学生的基础上描绘出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场景。当学生听到教师的创作之后,学生一定会深有体会,感受教师和自己乐园的不同与相似之处,用心体会每一个人心中乐园的自由和快乐。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好快乐的生活,还能够改变传统枯燥无味、单调陈腐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由于我国采取的是应试教育,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在初三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根据语文教材口干舌燥的讲课,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感兴趣,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教学发展的趋势,限制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面对语文学习的时候更加踊跃。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方向,使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脚步走。同时,问题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大脑充分运转起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最后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切入,面对这样的新颖的教学形式,学生会产生好奇心,他们会认真听教师讲述的故事。教师在讲完故事之后,应该为学生设置一些悬念,通过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对这个悬念的答案更加好奇,学生渴望通过学习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因此,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油然而生。面对这样的情形,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将语文知识与故事联系起来,使学生全神贯注于语文课堂之上。通过这样的故事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懂得这篇文章所要揭示的道理,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创新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就应该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进行分层。教师尽量将学生分为优秀、中等和上进生三层。分组的时候将每一组分为六人,包括优秀生、中等生和上进生各两人。在分组完成之后,教师要在每一个小组内选择一位比较有责任心和组织能力的学生当小组长,帮助教师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选择一位记录人员,将本组内一些重要的事件进行记录。在完成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具有一定的价值性,答案不唯一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发挥小组讨论的价值。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袖手旁观,应该进行一定的教学引导,对于一些比较难的也应该一步一步地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学习的思路。例如,在学习《香菱学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然后根据学生的了解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对于现代的初中生来说,他们都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他们想标新立异,因此,在初三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并能够积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
[1]姜远吉.关于初中语文兴趣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之课程探讨,2010,23(11).
[2]雷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浅谈初中语文的兴趣培养[J].时代教育,2011,5(19).
[3]林巧云.激趣:语文教学不竭的动力:中学语文兴趣教学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