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 张国全
1.把握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是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而编写的,它框定了思想政治学科具体的知识范围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典型的教材材料,并基本规划了教学程序。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也成为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成为教学过程必须依据的书面材料。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备课、上课、布置活动、检查学习、考核成绩等,都必须依据教材来进行。离开了教材,或者没有一本好教材,教师就难以很好地组织教学,也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充分发挥教材的应有作用,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把握教材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
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它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新课程要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完成这一任务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教育资源,就是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因为教材中除了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外,还介绍了大量的科学方法论,知识点中也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教育性因素和科学方法论,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觉悟。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教材中阐明的观点和思想还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和信念,从而成为学生由信向行转化的准则。
3.把握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它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基本学习资源。如上所述,不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教材,学生通过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等同样也离不开教材。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对学生领会和理解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教材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教材内容。
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从必修模块来说,主要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从选修模块来说,主要有“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六个模块。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把握新课程教材特点的技能,主要是指把握思想政治新课程必修课四个模块教材特点的技能。
1.把握教材的教育性。
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在编写上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着眼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一是结合党和国家在政治生活中的路线、方针、政策,力求准确、科学地表述政治观点;二是坚持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确引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教学的基础,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使教材成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重要文本;三是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从而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2.把握教材的生活性。
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构建了以生活为基础,以科学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这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总课程名称下的分课程名称发生了改变,使各年级课程紧密地与生活相联系。生活已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根基,因而,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考虑学生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对于这一点,教师必须准确地加以把握。
3.把握教材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新课程倡导实践性,也就是倡导教学过程的活动性。过去我们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活动性,主要是指参加课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指课堂中学生的演示、讨论、辩论等活动,而如今新课程所强调的实践活动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和意义。具体来说,它既包括教师的参与活动,又包括学生的参与活动;既包括课堂之内的多边活动,又包括课堂之外的多边活动;既包括外显的行为活动,又包括内隐的思维活动等。为此,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在编写上采取了多种表现形式。
4.把握教材的开放性。
思想政治新课程教材的开放性特点也是很明显的,需要教师对其要认真进行分析、了解和把握。具体应该把握的是:第一,把握背景资料的开放性。新教材选用了大量政治生活中的素材,每个单元、每一课、每一框中都有一定的案例,这些案例通过链接指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第二,把握呈现方式的开放性。新教材的编排结构层次分明,分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新教材使用不同的文体,以区分教材各个部分的不同功能;新教材还选用了富有情节的实例或案例来呈现问题。第三,把握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设计了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也应该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方面来回答,答案也应该不是固定和唯一的。第四,把握学习策略的开放性。新教材通过设计多个小栏目,来倡导开放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和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建构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