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珂明
(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一中学)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则人尽皆知的故事能否给我们广大教师,特别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带来一点这样的启示:不要再单纯地教给学生去“记”知识,而是应尽量让学生学会自己如何“学”知识。
作为本次新课改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新课改的这些理念从理论上容易理解,但真正实现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屡战屡败后,我想到了一句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解决问题不能只注重表面,而是要落实到根本上。其实,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先由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新方法后再开始尝试自主学习,最后达到学生能够完全独立自主学习的目的。
一、既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是主导作用,那么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法的传授,也离不开教师的教导,我们权且把这个阶段称作是“扶”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引导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用探索和发现的方式去研究问题。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用这样几种方式来引导学生。
1.横向思考法
横向思考法是指在研究解决问题时,对一种基本观点和概念已经了解以后,再继续探求与他相类似的观点和概念。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的教材时,会接触到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是“情绪”和“情趣”。两个词仅一字之差,而它们的含义却大相径庭。这时就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区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今后主动探求不同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逆向思考法
顾名思义,就是在找到正向观点的同时,提出与此相反的观点,作为新的研究课题,并针对新的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的知识时,曾学过“违法行为就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索:当我们面对犯罪嫌疑人对我们进行人身和财物伤害时,只能听之任之吗?当然不是,那么当我们由于采取防卫措施造成犯罪嫌疑人受到损失时又应该怎么办呢?这就引出了“正当防卫”这一个概念。
二、如果说“扶”的阶段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一到了“放”的阶段,各种各样的问题便接踵而至。一旦处理不好,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有序性、支持性
1.有序性
所谓有序性,是指教师在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既不能一下子全丢给学生,自己不管不问,也不能由于怀疑学生而不敢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
2.支持性
这里的支持性是指两种意义。
第一,当学生出现要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想法时,一定要肯定他的想法。同时,当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使学生心中有种安全感,这样学生就不会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了。
第二,当学生在自主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时,要多肯定学生的优点,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由于学生探究是一片陌生的“区域”,所以难免会犯一些错误,甚至是一些低级错误。这个时候学生特别需要教师的支持和肯定,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还会给学生将来自主学习蒙上阴影。
总之,作为一种全新而且有效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确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那么还等什么,让我们携起手来,融入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让“研究”进行到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