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枝
(福建省霞浦县第十七中学)
英语科农村小班化教学之探索
杨金枝
(福建省霞浦县第十七中学)
所谓小班化教学,是指在小班(一个班级25位学生左右)的前提下,良好地分配教学资源,辅助以合理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更为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和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教学方式。这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作为一名在农村任教多年的英语教师,谈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科的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一些认识和见解,并探讨如何收获更佳的教学效果。
小班化教学;英语;农村;中学;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一直都是我们所倡导的重要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与他们进行较好的互动,这其中包含了一个潜在的要求,就是“小班化”。因为只有在小班化的前提下,老师才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个性化地培养学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但在过去,由于学生基数大而师资以及其他教学硬件的不足,造成大部分地区的学校只能采用传统的大班教学,一个班六七十个学生,不仅不利于课堂指挥,也不利于每个学生和老师的互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教师队伍日渐壮大,教学硬件和设施也都能得到很好的普及,这为小班化教学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成效开始显现,霞浦县每年的学生入学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且由于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因此许多农村子女也都进入县城的中学就读,留在农村中学的学生数量不断减少。综合这些客观因素,农村中学的小班化教学已经成为农村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尽管目前许多农村学校在教学资源、学生人数等客观条件上已经达到了小班化教学的要求,但我们发现,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未针对“小班”的特点在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上做探索和研究,而是依然沿袭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可能削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实际上,在研究农村中学的小班化教学方法之前,需要先分析一下农村学生的特点。
1..成长环境
农村学生一般从小不会有很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逊色于城市的学生,我们也发现很多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形同虚设”。这意味着农村的孩子在进入初中以后,英语基础会相对薄弱。
2.学习习惯
由于成长环境所限,农村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可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笔者所接触的七年级学生中,很多都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对英语科的学习效果。
3.心理和性格特点
(1)心理方面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农村的学生往往显得“害羞”,由于在小学阶段没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他们会因为发音不准等原因而不敢主动开口说英语。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七年级的学生表现出一种自卑感,不够自信,害怕受到挫折,这样的心理不仅不利于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2)性格方面
农村学生相对比较贪玩、好动,上课有时候会“坐不住”,但他们的好奇心也很强。笔者认为这样的性格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得好,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热情。
通过上述对农村中学生“特殊之处”的分析,笔者摸索出了一套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行之有效的农村英语科小班化教学方法。
1.关注学生心理,注重习惯培养
前文中提到,农村孩子活泼好动,但他们不够自信,在英语面前显得很“害羞”。因此有必要打破他们与英语科之间的隔阂,带领他们认识英语,喜欢英语,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小班化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笔者从以下几点入手,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足,为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1)注意课堂细节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到关注农村学生的心理,教师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课堂细节。笔者认为这其中有三个关键词,其一是“自由”,其二是“平等”,其三是“鼓励”。
自由:这里所讲的自由并不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状态,而是让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一种自由。传统大班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属于填鸭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其思维都被老师定出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只知道按着老师的思路走,而作为老师也很难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分组,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了自由的学习空间,他们从自身入手学习知识,思维也得到了解放。而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例如,笔者在每天正式上课前,会通过趣味的造句游戏来让学生感受和摸索,融入本节课需要讲授的单词、词组以及句型。比如,在讲授“比较级”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观察,学生经过笔者的引导,自己总结出了“more and more”“the+比较级,the+比较级”以及“比较级+and+比较级”的具体用法和区别。还记住了本章多个单词和词组。可以发现,比起被动学习,学生自己主动记住的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这正是自由思维所发挥的作用。
平等:因为成长环境、性格等多种原因的影响,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一些教师可能会对班里的学生有“轻重之分”。但笔者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正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秉持平等的原则,笔者对所教授班级的24位学生进行了细致的了解,针对他们的基础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培养计划”。有些学生基础稍弱,因此对于他们需要多巩固、多练习,课堂上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有些学生基础较好,每个知识点后面可以增加一些拓展和延伸。另外在课堂上对学生分组时,笔者也有针对性地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编排,让基础较好的带动基础稍弱的,从而使他们共同提高。
鼓励:由于农村学生对英语往往显得比较“害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听、敢于说、敢于读、敢于写。笔者通过一些趣味的课堂游戏,让学生充分投入课堂当中,并配合李阳疯狂英语的一些教学手段,让学生认识到“We are the best!”“I can do it!”,坚定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念,让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敢于张开嘴大声说,培养他们不怕“犯错”、知错就改的精神,在鼓励他们进步的过程中,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法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加强课后关怀
课后对学生的关怀其实就是经常被提及的“人文关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及性格,当教师关注到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成绩下降的情况时,就应该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学生,这样不仅不会有好处,反而会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一直认同“亦师亦友”这个词,这也是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希望做到的,即成为学生之友。在很多农村学生的眼里,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在台上发号施令。教师可以严,但不能因“严”而让学生生“畏”,否则就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因此在课后需要对班里的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在课余时间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学生谈天说地、答疑解惑,顺便还能了解班级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小班化教学能更有效地进行。
2.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过去的大班式教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上课形式单一,过程死板,没有变通,学生听起来也比较枯燥乏味。而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没有创新精神,不懂独立思考。因此在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这就离不开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1)分组式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班化教学的效果,笔者先将班里的24位学生分为6组,目的在于让他们互帮互助,培养更好的合作精神,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分小组的教学方法,与传统大班中的大组是有明显区别的。大组人数众多,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一般只局限于同桌之间。而4人小组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小团队,强化了人际互动,拓宽了学生的活动空间。此外,笔者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小组成员进行“混搭”,让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稍弱的学生,小组的成员之间通力协作,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开学初分组的时候,笔者让6个小组经过讨论,亮出了各组的名字和口号。每个小组在上讲台做介绍的时候,无不充满了热情,而这种热情也被带入之后的教学过程中。
(2)任务型教学
笔者改变了传统大班教学中,只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就是任务型教学,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上课之前,笔者都会给班级里的6个小组下达一些“任务”,不同小组所获得的任务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学习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这一Topic的时候,笔者让一个小组动手绘制水果的卡片,并在背面附上这个水果的英文单词。另一个小组则制作蔬菜的卡片,还有的小组制作饮料卡片等等。第二天上课的时候让各个小组上台展示,并让台下同学“猜单词”。这样的方式其实就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主动去探索,并给他们更多在大众面前表现的机会。通过下达这样的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很愿意投入学习当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的良好品质。
当然,分配到各组的“任务”,有一些是相同的,例如每天的预习和复习工作。笔者要求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在晚自习的过程中自觉完成预习和复习工作,经过小组长及组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帮助,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显著增强。
(3)让英语“疯狂”起来
在不少人眼中,英语是文科,所以英语课给人的感觉比较“文弱”。但笔者借鉴了李阳疯狂英语的一些特点,认为英语课同样可以富有激情。如,在七年级新生的第一堂课上,我告诉了学生学好英语的“窍门”,即“四个敢”:敢于读、敢于听、敢于说、敢于写。要有不怕犯错、知错就改的精神。农村学生尤其在口语方面比较薄弱,这与他们不够自信、不敢张口说有关,因此在训练口语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大声说出来,“让大家听到你的声音。”笔者安排了每个小组每堂课开始前,都上台做一回“新闻记者”,用英文整理播报班级或学校里的“新闻”。虽然这些新闻都是小事,但却起到了培养学生自信、训练他们口语的作用。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让课堂富有趣味性,以每个小组为单位,针对他们的课堂回答情况进行计分,基本正确得3分,“擦边”得2分,答错得1分(并及时指出错误之处,让学生印象深刻)。对学生下达的“任务”完成情况也会进行统计。每周计算各组的总分,得分最高的将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课堂气氛不仅活跃起来,学生也从原来的不敢举手变为敢举手、爱举手。培养了他们勇于发言的习惯,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在英语科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探索过程中,笔者认为其中有一点是教师必须铭记的,那就是小班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让教学工作更为人性化,从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加以丰富和改进,促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还需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创新精神,这对他们的未来影响重大。笔者一直相信农村的学生一样可以做得出色,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黄远振.新课程与英语教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 薛直艳
杨金枝,女,福建霞浦人,1966年8月出生,本科学历,中级,研究方向为中学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