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戴春艳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因而,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不可分。
在相对重视西方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很多学生知道Valentine’s Day是西方的情人节,却不知道中国的七夕节用英语怎么说;他们知道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却不清楚中国四大名著的英文表述。究其原因,无非是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本身过于强调英语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英语语言知识,对英美文化相关信息的不胜枚举,大多忽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观上,很多英语教师自身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认为英语课堂的教学目的就是单纯地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应的英语国家文化。他们没有主观意识到,其实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把本民族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达,能够更好地促进对英语语言的掌握。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世界不同文化的精髓,加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在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民族灿烂文化的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了许许多多优秀、积极的民族精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能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积极的一面,使学生为民族特有的文明骄傲自豪。其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信息传递,成为二者沟通的桥梁。再次,它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中华文化知识更贴近中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英语教学中,对于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对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平时应注重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逐渐地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点滴渗透到课堂中,继而实现既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又锻炼语言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