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佘长欢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苹果手机出现的时候,国人大半夜就开始排队,纷纷争相购买。工薪阶层拿上他们的工资,学生们不禁偷走父母车轮胎卖钱去买手机,更有甚者不惜卖上自己的肾去买上一个代表着时髦和潮流的手机。这是人们对于科技的一种向往,当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充斥在我们的四周时,我不住地怀疑: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不断向学生们强调,学习方法要创新、写作文要创新,但是一味强调创新的结果是我们忘记了一个学习汉语的学生应该保有的对国学的基本认知和对经典的敬畏,不忘根本才能走得更远。语文学习就是一种对于国学的普及,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将国学经典放在一个很高的地位。
三月草长莺飞,微风徐面吹来,荡开了湖中的一层层涟漪,如果你在此时手捧一本古书,坐在湖边垂杨柳树之下,在古色古香的故地镇江,品味经典,阅读古人笔下的美景,又是多么的惬意!京口的北固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故地镇江是兵家必争之地,辛弃疾笔下的镇江代表着一种收回失地的南宋的期望,然而他踏着古镇江的土地,凭栏远眺,栏杆拍遍也无人能会。默默不得志,朝廷需要就呼之来,不需要就弃如敝履。玉环飞燕皆能成土,但是汉室已经亡了,纵使能有廉颇未老的心志但是不能舒展,那又能如何。千古的风流都随雨打风吹去,今天我们依旧走在北固湾的河堤之上,顺着长江边的波浪远眺淮扬,我们无法想象脚底下的长堤上可能淌满了汉室子弟的鲜血,岁月如尘,都化作长江滚滚,波涛汹涌。合上这本《辛弃疾传》,我的脑子里的浪头还在翻腾,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不是眼前人,更要珍惜眼前景,读上这些古书让人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西风紧,关河冷落的古渡头,青草吹吹,生而又生。
如果说美丽的经典是我们无法割舍的情缘,那么,手捧一本《半生缘》我们就能知道爱玲笔下凄惘的爱情和她以之为命的坚守。同学们就要问我,我们该如何将这些经典用在学习上,其实很好的实例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追着郭敬明《小时代》的书或者电影看时,我们更要做的是静下心来,仔细分析这种文学作品背后的奥秘,他的“小时代”一词其实就是借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开头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然而让许多学生追捧的作家崇光的演讲词其实就是化用了张爱玲《半生缘》中的语句:“我要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的等着你,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会有这样一个人。”小小星辰只是噱头,重要的是内涵。那些饱读诗书的作家用他们的满腹经纶熬炼的文章都是经过时代检验的,当下的浮夸其实都是泡沫,虽然绚烂,可是容易化成泡影,消失不见。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我们又该怎样将经典重新“请”回我们的课堂?对于我们老师而言,首先,在课堂上强调、引导方向和风尚是最基础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者、航标灯。其次,可以单独留出时间来让学生们拿上书一起学习,阅读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书本是最好的朋友。再次,我们可以在学校举行“品味经典”类的活动,一些比赛活动能够让学生更有积极性。可以想见,当书香飘满整个校园的时候,伴着琅琅的书声,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心灵寄托驿站。
“力透纸背”强调的是一种修为和功力,经典就有这样一种力量,历久弥新却不会褪色。就如张爱玲所说:我们回不去了。不管回去还是回不去,这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但是过去并不代表着失去,可是正如文首所提的那些科技创新,时代发展得太快,人们总是把自己的灵魂落在了身后,教育也是,等等再用绩点去衡量教学质量吧,学生们的心灵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这是教育的一个失败之处,如果等到高考的时候我们再去强调学生的内心教育,不是太晚了吗?远眺桃花已悄然盛开,灼灼其华,我想,辅以“养分”和“水分”,耐心等待,它总会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