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

2015-08-15 00:52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5年31期
关键词:精细化资产部门

梁 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 江苏 南京)

一、引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是对管理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通过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让组织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组织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要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固定资产申请、购置到报废清理的全部过程进行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增强执行力,通过建立制度、规范流程,明确责任、考核评价,实现固定资产的安全有效,保值增值。

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我国的高校大多数是公立学校,固定资产主要由政府下拨经费购置,固定资产使用不计提折旧,成本当期一次性入账,高校资产实际是一种无偿使用状态。国家制订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法规,但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对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宣传不足,许多高校领导精力主要关注在教学、科研、行政工作上,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具体使用人认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己无关,在使用过程中,责任心不强,缺少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高校普遍存在 只重视经费的使用、不注重实物管理 的思维模式

(2)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大多数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购置和报废进行审批,财务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购置经费的审批和实际支付,使用部门负责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在这种多头管理体制下,固定资产管理权限分散,各部门管理的标准不同,同时管理数据分散,管理责任不明确,缺少强有力的组织协调部门,无法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动态的管理。

(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资产管理法规和制度,但不少高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一套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没有明确资产管理职责,具体操作流程和保障措施更是无从查询。造成了使用部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混乱、账实不符、损毁或流失现象频发。

(4)固定资产配置随意性。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基本上以使用单位为主,形成了 谁购置、谁拥有、谁使用 的格局,购置的状况很大程度由使用部门的经费预算所决定,因此部门间更关注争抢预算经费。使用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时,仅从使用方便和经费条件来考虑,较少论证其配置的合理性。在审核使用单位的购置固定资产预算时,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少协同,资产的价值和实物管理之间脱节,无法起到监管作用。从而造成经费充足的单位在购置时,脱离自身的实际需要,盲目追求配置数量和档次,资产购置后闲置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资源不足,部分单位只得压缩购置标准和数量,导致资产不能满足需要,经费不能合理地使用。

(5)固定资产管理手段落后。不少高校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由于初始设计不合理,功能单一,局限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增减时的数据录入及简单的统计和查询。日常大量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还是以传统手工处理方式为主,高校不少使用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都在几千件以上,资产清查时,需要手工记录每一件固定资产实物的现状,再与账面核实,而且效率极低,可靠性难以保证,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需求。

三、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转变观念和完善管理体制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高校首先应组织各级领导学习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中对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其次高校应建立 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管用结合,责任到人 的管理体制。成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解决固定资产管理中重大决策和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资产领导小组应组织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部门,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分别制定相应的资产管理目标和要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综合管理与监督;资产使用部门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和存放地点,把资产管理细则层层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个人。通过明确固定资产的各级领导及各使用保管人员的责任,增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主动意识,形成良好的资产管理环境。

当然,钱塘县不大,平日里或许也碰过面,眼神躲闪着迟疑着,害羞和期盼都有那么一点儿。狂热痴迷,其实也短暂地出现过。你大概想不到,糙男人李公甫,竟然也曾为了见心上人一面而在大雨里苦等。

2.高校固定资产的购置阶段精细化管理

高校固定资产配置,包含资产的计划、审批、论证、预算管理、采购、验收、入库等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配合协作,通过细化相关工作流程,以保证资源配置合理性。

(1)提交购置计划。使用部门要事先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购置固定资产的计划报告,说明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用途、性能、投资计划、资金来源。

(2)调研初审。资产管理部门对现有资产存量进行调研,收集掌握各使用部门资产购置、利用、人员编制、资源配套、管理水平等现状,整合暂时不用或利用率不高的闲置固定资产,建立闲置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对使用部门申请购买的固定资产,按先调配划拨,再购置的原则,在闲置资产信息库中进行确认,在此基础上对购置计划书进行审批。

(3)预算审批及支付。财务部门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使用部门的预算及资产信息报告,对购置资产合理性进行再次论证,在论证通过的基础上编制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按预算执行进度办理相关支付手续。

(4)采购验收环节。采购部门在配置资产环节时,应充分了解掌握各供应商情况,采取比质比价的办法确定供应商,重大采购项目按招标方式确定供货商,同时与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资产购入时采购部门要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人员、对照合同对购买固定资产进行验收。

(5)登记入账。固定资产验收合格后,各部门应及时做好入账记录。财务部门按照规定确认固定资产建造成本;资产管理部门开具固定资产分配通知单,并登记管理台账;使用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建立按类别设置的二级固定资产明细,详细记录资产的信息。

3.高校固定资产使用阶级精细化管理

固定资产价值一般较大,日常规范管理关系到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有效使用。高校固定资产使用阶段包含领用登记、宣传培训和制度建设、盘点规范几个主要环节的精细化。

(1)领用登记。使用部门按资产的类别和存放地点,将资产保管责任具体落实到使用人和保管人,同时办理资产的领用手续,资产管理人员按类别和存放地点以及责任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三级明细账。

(2)宣传培训和制度建设。资产管理部门要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制订并逐步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细则,让资产管理的全过程都有章可循。同时要进行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细则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校人员对资产管理的自觉主动意识。

(3)规范盘点工作。盘点工作是资产使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管理部门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盘点,并对盘点工作人员的组成,盘点清单记录的内容、差异的处理、抽查工作人员职责、盘点结果的处理做出详细的规定,确保盘点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以保证资产盘点信息的有效性。

4.高校固定资产处置阶段精细化管理

固定资产处置是指使用部门对已丧失使用价值、长期闲置和低效运转的国有资产进行的注销或转移资产使用权的一种行为。高校固定资产的主要处置方式有报废、报损、出售、出借、调拨等,通过细化处置时的工作程序,可以避免和减少资产流失。

(1)报废、报损流程。使用部门提出报废或报损申请,并填写设备编号、资产名称、型号规格、台件数、资产原值、购置日期等。资产管理部门应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资产进行技术鉴定,对还能在教学、科研中正常使用的,有修理价值的仪器设备,要做到物尽其用。除此之外确实符合使用期满、资产严重损坏,没有维修价值、或因技术落后、已淘汰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由负责处置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报废清理。

(2)出售、出借流程。使用部门应将闲置的固定资产书面告知资产管理部门,由资产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对出售的固定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注明出售处理原因,出售金额,报校级资产领导小组审批,申请批准后,由专门人员负责出售。对出租、出借固定资产,资产管理部门要会同财会部门,按相关规定报批后办理,必须签订合同协议,对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期间所发生的维护保养、税负责任、租金、归还期限等相关事项予以约定。财务部门按资产管理部门的处理核准单,核销资产账目,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在固定资产账上注明出售、出借日期,在台账上做固定资产减少或出借记录。

(3)内部调拨。调出部门应填制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单,明确固定资产调拨时间、调拨地点、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等,先由调出部门主管签字,再由调入部门主管签字,确认后交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办理调拨手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将固定资产转移登记情况书面通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做资产调整账目。

5.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是精细化管理的手段

高校应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经验,运用条码识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数字照相、数据传输等现代化技术,对目前落后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建立综合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覆盖从固定资产购置申请到报废处理整个过程,包括申报、审批、预算、采购、招标、验收、入库、报修、调拨、报废以及经费使用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依靠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固定资产按精细化管理规范。进行统一的流程化管理,整合各部门的管理数据,实现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随时了解固定资产经费预算的拨付情况,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情况,动态掌握固定资产的真实使用状况,有效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统筹调控。通过信息化平台和现代化技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学校高层管理者提供准确的决策参考,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6.强化监督机制是精细化管理的有力保障

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办法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监督机制是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高校资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建立由国资处、审计处、纪委、使用部门有关人员成立的检查组,对照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要求,监督、检查各部门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按照检查结果进行的奖惩,对丢失、损毁行为给予责任人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以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真正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的许多方面都将面临着转变。在新形势下,高校要改变固定资产管理的顽疾,必须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完善管理体制,规范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责任,以科学化信息化的资产管理平台为手段,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对资产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并建立相关监督机制,保证资产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让固定资产在高校的教学科研生活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邓小军,杜永宏.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措施的思考(上) 基于武汉大学等十一所高校的调研报告.会计之友,2011(16).

2.钟运桂.试析高校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策略.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

3.李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1).

4.王玉香.公立高校固定资产全程精细化管理.会计之友,2015(09).

猜你喜欢
精细化资产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