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鹏飞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意见》就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了多方面部署,首先就提出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坚持的五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社会参与,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改革创新。同时,《意见》指出主要工作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由此,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民普及、共建共享成为新形势下体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文化”之于基层民众而言,是“锦上添花”的精神食粮,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也是几千年来华夏儿女在生产劳作中留存下来的历史积淀,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大幕的拉开,市场经济对于原有的国民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民众们为了脱贫致富逐渐淡忘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物质需求不断满足的情况下,精神需求也蓬勃生长,由此各级各类文化机构逐渐成了当代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15年春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拜年的时候提到了“家风国风”的概念,让国人重新燃起了对于“家风”的反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强调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份乡愁,也就是那一份浓厚的家国情怀。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父母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家风和家教,是最能融入我们血脉的东西。
如果细细观察不难发现,凡是传统文化礼仪传承发展较为突出、全民共建文化意识较为浓郁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较为平稳。相较于广大老百姓而言,基层文化工作者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仅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而真正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能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支撑的还是群众。由此,深度调研群众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利用基层文化站点、文化爱好者、文化艺术团体等的力量,调动全民共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成果,无疑是新形势下最有力的建设基调。
1.群众个体需求。相较于2000年以前,随着移动电话、互联终端、手机终端的不断更新换代,老百姓可以获取文化成果、文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参与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生活水平日渐高涨的情况下,老百姓对于文化产品的交流、观看,自身文化才能展示,参与文化活动,推荐身边“能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现有平台却有诸多不足。为此,基层文化机构应该努力建设服务平台,实现文化共建“全民总动员”。
2.文化单位需求。除了看电视、上网、看手机等便捷的方式观看和参与外,众多制作精良、耗费时日的演艺场所、文化产品却乏人问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开花,借力基层广大的群众力量提升文化单位的“政绩”,改变众多行政单位与群众对立的局面,改变以往文化单位“单打独斗”的被动局势,携手全社会热爱文化的人群共建文化家园。
3.艺术团体需求。对于基层艺术团体而言,创作优秀文化产品、打造团队品牌实力、反映地方文化特色、与兄弟单位甚至国外团体同台PK等力量是他们首当其冲的奋斗目标。为此,各级文化机构应该鼓励并适时给予支持帮助,最终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4.特殊人群需求。对于各类特殊人群,行动不便的群体而言,足不出户了解文化动态,自己的文化才能被社会看到并认可,并得到学习、提升、展示机会等都是最现实的需求。因此,需要文化单位联合养老中心、妇联、残联、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等机构,共同开展文化助残服务。
1.自乐班。因为喜爱某种艺术形态,由兴趣爱好相同的一组人群组成的特定文化群体,活跃在基层的每个角落,每到周末、每到重大节庆或者婚丧嫁娶,总会看到一群着装艳丽的老百姓活跃其中。在生活之余,一方面为了健身,一方面为了实现年轻时的艺术梦想,他们自娱自乐,优秀的还有机会在全乡或者全区参与大型展演活动。
2.文化馆、文化站。作为各地处在基层的文化服务、管理机构,承担着举办属地所有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管理艺术团体、完成上级指定工作的重任,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老百姓的文化活动。
3.送文化下乡。由各级政府每年不定期组织的各类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了,这种送的方式既包含文艺节目、文化书籍、文艺知识的“送”,又包含“设备”的送。
4.文化大院。由一两个曾经从事过专业文化事业的退休干部或者老百姓牵头组织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团体,其中有展示当地传统文化的小团体,亦有因各种兴趣爱好而参与的其他团体,同时参与者通过文化活动活跃、协调了当地邻里关系,通过演出增加对外交流,成为百姓自办的非盈利艺术机构。
5.艺术团体。大多由各地专业的演出人员组成的各类艺术团体,在地方文化传承发扬、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1.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建立团队奖励、考核机制。
政策、资金等保障是完善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提,也是团队建设、培训工作、学习交流的有力保障。同时,建立健全现有基层文艺队伍建设实施办法,通过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补助机制等办法促进优秀团队、优秀人才的不断挖掘和提升工作。
作为基层文化单位,有了基础的资金、政策、机制保障之后,才能更好的实现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
2.公共文化服务的难点在农村,弱点在基层。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标志,就是看基层、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基层群众文艺团队以其所处的特有地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是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是文化惠农的实施者,构建和谐农村的参与者。引导基层文艺团队成为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的主力军,是建设基层群众文化主阵地的一条有效途径。
紧抓基层文艺团体及文艺爱好者,借力其对基层的深度了解和熟知,给予其一定的主动权,与基层文化馆站一起建立团队建设、人才举荐、人才培养、团队考核等体制机制,由此一方面降低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压力,一方面也调动了一大部分团体的主动性。
3.文化骨干下乡支援。
一直以来,对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一个大众普遍熟知的现象,即越是经济发展形势好的地方、越是经贸交流畅通的地方、越是交通便利的地带其文化发展越优越,即越往上走文化越繁荣,越往下走文化越是枯竭,哪怕是有个别“文艺青年”时日久了也会被琐碎湮没。
由此,由于行政级别高的文化机构工作者学习交流的机会更多,让其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口支援各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站点和团体,通过调研、交流、培训等多种形式将外界的信息、动态及时、有效的传递给基层工作者、文艺团体和文艺爱好者,形成了信息传递的“环环相扣”,势必有利于文化成果的共建共享。
4.定期专题分类培训。
根据基层老百姓文化需求及各地的不同特色,建立本省、本市、本区的文化培训“顾问团”或者“专家库”,分主题、分期、分地域开展不同类型的专业、非专业基层文化培训课,让上下文化工作队伍携手共建,一边工作,一边“扫盲”,让更多人普及文化知识,参与文化共建。
5.不定期专家交流培训。
因为各省市各级文化机构、文艺院团、各类知名文化专家会不定期去各地开展采风、调研、交流等活动,因此基层文化工作者可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及时安排当地民间文艺团体、文艺爱好者们与外面来的专家们开展短暂的学习交流活动,从而获得提升。
公共文化服务应祛除“文化活动摆在这里,老百姓爱来不来”的“衙门作风”,必须落实到“服务”上,把民众需要的服务送到“家门口”,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众参加。可以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一心一意做好服务,才是公共文化机构得到群众认可、获得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方向。
1.主动性。公共文化服务贵在“送到家门口”,这是“公共”二字的最好体现,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存之道。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竞争压力巨大,真的没有空闲去主动寻找公共文化滋养,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部门,主动出击,把公共文化送到公民的家门口。公共文化服务要打“主动战”。
与此同时,在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文化工作者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一切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依归;要为一切人提供亲民、便民、利民、悦民的文化服务,包括流动人口、外籍人士,尤其要关注弱势人群;要把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素质,作为发展群众文化的根本任务;要以群众喜欢不喜欢、参与不参与、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机制探索与实践成效的第一标准。
2.普及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借鉴传统文化中“走乡串户”的“布道”模式,将文化馆开到百姓中间,送到百姓家里,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改变现有的送文化大多都是歌舞节目的情形,可以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在积极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民间艺人、各级非遗传承人、手工艺大师的基础上,与当地文艺爱好者及老百姓寻找“古老与现代结合”、“中国与外国结合”的文化成果建设、分享理念,从而实现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普及和创新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开放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3.互动性。各级各类基层文化服务机构通过官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各类新媒体平台,积极搭建文化体系“上下联动”的全方位互动服务平台,让“互动”从嘴上、文件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群众生活中。
同时,改变单纯的演艺节目“我送你看”,书籍知识“我送你存”的上级机构对基层的“馈赠模式”,转变为“专家走进群众中,优秀群众上台来,大家一起来PK”等形式的“共建共赢模式”,从而更好的调动基层群众中文化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模式。
4.点播节目。在内容上,基层的文化项目、文化节目、文化产品必须适合老百姓的口味,因此必须提前深入了解老百姓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点,抓住需求点,“因材施文化”,适销对路,从而用心打造对口味的公共文化产品,将文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在此,对口味就是适合公民的学习与欣赏口味,比如东北人喜欢二人转,我们就把公共文化打造成二人转的文化产品;比如,山东人爱听“山东快书”,我们就把公共文化打造成山东快书的文化产品等等。而在已建成的互动平台上,就可以给老百姓提供“点播节目”窗口,让老百姓及时提交需求,文化单位根据需要满足需求。
5.一村一品。在公共文化的传送途径上,当前 ,公共文化服务送到公民家门口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摊贩之路,就是我们要把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产品与活动摆到公民的家门口,摊贩之所以能够生存,就是因为他在悄然满足公众的需求方便,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妨学学摊贩的工作思路,在家门口为群众摆上“文化摊”;二是网络之路,现在,我们的互联网技术发达,我们可以把公共文化服务通过网络送到公民的手机里,微信里,聊天里,让公共文化随时陪伴公民走南闯北,让公民汲取公共文化的力量。
总之,要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调动家风、民风、国风的整体转变,从而达到“以文化人”的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