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媛媛
(吉林省法官培训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十八大”期间,“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指导方针首次进入全党的会议文件中。可以想见,大力发展民营银行不仅是我国银行业实现全面发展的需求,更是现阶段我国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之一。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尽管国有银行仍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民营银行已日益成为银行业的主流。目前我国银行业领域中,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民营银行所占比例极小。例如,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的实际情况是:主流商业银行共有373家,其中高达95%的银行股权都掌握在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手中,民营银行占比仅为5%;而实现股份制的12家商业银行中,真正属于民营性质的仅有平安银行与民生银行两家。此外,在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中,只有江浙地区成立了14家规模较小的民营银行。①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3/19/c_124475009.htm.
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的弊端正在凸显,迫切地需要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对此,民营商业银行在未来经济结构中的作用是被寄予厚望的。宏观层面,希望它能突破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推动金融格局和金融体系的主体多元化、竞争公平化,提高宏观融资效率,帮助推动解决中国经济结构型的矛盾。微观层面,希望它能适当放宽金融服务门槛,降低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以及乡镇企业的融资限制,大力激活实体经济,全面增强融资服务能力。但令人担心的是,虽然民营商业银行整体大跨步的发展渐行渐近,笔者认为,民营银行在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其发展的道路也伴随着困难和阻碍。
2013年下半年,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民营银行申办的热潮,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地的民营企业纷纷宣布要进入开办民营银行的大军,截止去年年底,就有将近百名企业争相申请民营银行牌照。从设立意向的企业性质来看,主要分为这几大类:互联网电商,如苏宁、腾讯;区位经济体,如中关村;制造业企业或贸易类的产业资本,如红豆、美的、中联等。笔者认为,民营资本对申报银行牌照趋之若鹜不外乎三个目的:其一,银行业的丰厚利润远远超过实体经济。2013年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总值达到7531亿元,同比涨幅为13.8%,约为915亿元。16家上市银行前两个季度的净利润总和为6242亿元,平均涨幅为12%。①http://news.cntv.cn/2013/08/02/VIDE1375442161088793.shtml.其二,中国民营资本大都以实体产业起家,但融资成本高、企业税收负担沉重、经营环境不佳等羁绊因素严重束缚了其利润积累的空间,以至于许多实体企业成长速度缓慢、附加值创造能力低下,不得不长期通过低端竞争博得生存喘息的一线生机。其三,一旦民营企业获得银行业务资质,就可以通过整合实体产业与金融资本打破资金稀缺的常态,为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支持,进而推动整个产业资金链条的顺畅运转,加速民营资本的壮大蜕变。
然而,民营银行的发展绝非易事。它将面对诸如垄断、政策、金融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同时,民营银行的发展也是利弊同在的,一方面是实现最大利润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则是民营资本面临的道德风险等隐患,尤其是经营过程中难以约束利益输送、关联交易及其它投机行为,从而使得储户的存款将会处于安全风险之中,威胁了和谐稳定的金融秩序与银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2013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的利润就占到了所有A股上市公司利润的56%,虽然银行利润如此之高,但是银行也却是风险极高的行业。银行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例如,从2013年年底爆发的温州银行危机可以看出,国有银行的坏账率是5.34%,股份制银行的坏账率是5%,其中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是表现最差的,其坏账率超过10%,规模较小的城商银行坏账率只有1.65%。②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1130/095902963.html.再比如美国金融海啸期间,如果银行资产大于100亿美元的,其倒闭比例是16.8%,如果是10亿—100亿美元之间的中型银行,倒闭的比例是10%,如果是10亿美金以下的小银行,倒闭的比例是最低的,只有4.1%。[1]这些数据表明,银行规模越大,风险越大,越难抵抗金融危机。国内外专业化的银行发展中都充满破产倒闭的风险,更何况这些准备申请开办的民营银行,他们都是一些非金融体系的上市公司,根本没有金融专业管理和技术的经验,未来发展的道路将充满艰辛和高风险。
我国目前的民营银行无论是经营规模与市场占有率,还是资信度都远远不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受益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策倾向,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占据着业内的主导地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分支系统,积累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长期垄断着金融市场,而民营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却举步维艰。这直接导致在国有银行一枝独秀的状况下,别说民营银行市场份额不多,甚至外资银行在中国也越来越难以继续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统计显示,从2001年到2012年,仅仅十年时间,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已由最初的5%足足降低了一半。③http://www.sme.gov.cn/web/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hannelID=1217999346746&contentID=1384302490863.另一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代表着国家信誉,而民营银行纯粹依赖于市场运营,因而储户们自然更愿意选取资信度远高于民营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来做担保。
民营银行的运营成本远高于国有银行。以银行的存款保险费为例。2013年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态,银行的存款保险将会按照风险来定价。有部分银行学家建议,国有银行的保险费率将为0.05%;股份制银行保险费率将为0.08%;农信社和城商银行保险费率将为1.2%;而民营银行的保险费率可能高达2.5%。①http://www.eeo.com.cn/2012/0302/221761.shtml.所以民营银行从产生到发展之初,一直就处在十分艰难的形势下,这是由于民营银行的创办风险与信誉担保问题肯定比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高得多,更容易破产倒闭,所以必定交上高额的费用。同时,银行的存贷比例、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较高,连很多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都要不断融资才能保证达标,更何况民营银行。再如,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其分支机构和网点分布广泛,而城商银行的分支机构少,这就导致储户异地取款时,国有银行收取高额的手续费,给储户异地取款带来极大不便,最后逼得储户不得不回归国有大银行。这种垄断同样会给新的民营银行带来更大的冲击。
这几年,银行出现“钱荒”危机的时候越来越多,态势也越来越猛烈,银行业应付“钱荒”危机的成本也越来越大。例如2013年6月20号第一次“钱荒”爆发,当天银行最高拆借率超过30%,12月17日再次爆发第二次“钱荒”,7天期的拆借利率是8.8%。2012年银行间拆借资金成本是2.5%,到了2013年上升到4.12%。这些数据表明,“钱荒”将成为今后银行业发展的常态,这同时也是民营银行发展所面临的又一个棘手的困境。
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缺乏力度,监管多停留在表面,这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数额较大的不良资产提供了可乘之机。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大多独自承担风险,或仅实行简单的分摊方式,而未实行风险分散方式和损失分担原则以及相关补偿制度。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存款保险机制,以便银行用来抵御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潜在的倒闭风险;也缺乏规范的银行退出机制,从而将系统性风险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银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不能有效地调控金融市场,及时、准确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和各种信息,导致资金在不同金融机构的流动不平衡。这些尚未建立和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都制约着银行业的发展,更影响着民营银行的前途。
银行业十分特别,不仅因为它是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从业人员资格、准备资金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其特殊性更体现在超高的经营风险与监管标准上。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国内民营银行的发起人基本上并不精通金融行业,而依靠聘用大量的职业经理人和从业者来进行运营与管理。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大部分银行正在积极扩大规模,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经常向大型国有银行挖人,银行业整体缺失高精尖的专业人才现状已经出现,这也是新成立的民营银行面临的人才考验。
纵观世界各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可以总结出几种比较典型的成功模式:首先是美国的社区银行,这种银行根据市场化规律设置在社区,其服务对象以社区居民为主;其次是德国的合作集团银行,这种银行由多个中小民营银行合资共建,运用先进技术与网络资源搭建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服务于中小民营银行没有辐射到的领域;其次是日本的地方银行,这种银行在地方城市设置总部,而服务对象则是周边县城的中小企业;最后是英国的零售银行,此类机构着力为个体客户服务,方便办理零售业务,并重视业务的营销,不单纯追求银行的区域和规模。这几种经营模式差异较为明显,但它们都在一点上做得很成功,那就是准确定位了服务领域与对象,尤其是深入基层市场,紧抓特色服务,形成与其它商业银行的互相弥补。
不管怎样,笔者始终坚持这样一个观点:作为一种新事物,民营银行决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因而其发展也决不能沿用它们过去的习惯路线和落后的经营模式,若不如此,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我们急需的是引领型、创新型、前瞻型、未来趋势型的民营银行,而不是陈旧落伍的传统商业银行。因此,民营银行要想成功,必须准确定位自身业务范围与服务市场,注重开展错位式市场竞争与差异化运作机制。
笔者在此提出一个找准定位,发展态势良好的范本——浙江台州的泰隆银行为代表的台州模式。泰隆银行是定位极其明确,服务极其细致的一个典型。例如:其一,它的95%贷款对象都是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并且没有抵押。对老客户仅三个小时就能发放贷款,对新客户也只需三天发放贷款。不同的客户实行不同的贷款利率、不同的贷款期限;其二,客户经理和客户形成一个生命共同体。客户经理不会坐在办公室只看报表,而是走进贷款对象的面摊、小卖部等实地去走访查看。看看今天卖了多少碗面,有多少瓶水,收银机进账多少等等。把业务和服务真正做到细致,心中有数;其三,真正把“客户就是上帝,服务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一般银行晚上5点停止营业,而泰隆银行是晚上7点半才停止营业,甚至忙的时候要到晚上10点才关门。泰隆银行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完全打破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定位明确,真正亲力亲为的服务,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金融业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找准发展模式和定位的同时,影响民营银行发展的相关配套和关联的因素还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对策:
民营银行的发展不应只依赖于市场自发进行配置资源与协调供求,相关金融监管部门也要采取一些举措,切实处理好银行业发展的配套机制问题。央行统计司副司长徐诺金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不应该是充分竞争,而应是有限竞争,因为目前全球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彻底解决好金融机构的倒闭和退出风险。①http://finance.17ok.com/news/4/2013/1120/2324823.html。
首先,必须根据实际国情,加快推出存款保险机制。虽然它会加重银行的成本负担,但它对于建立银行的积极形象、减少储户与银行一损俱损的连带影响以及推动中小银行的快速兴盛有着很强的正面作用。正因为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存款保险机制,导致银行的经营风险长期都由政府承担着,使国家信用成为了银行的幕后责任人。针对民营银行往往存在信用度不足、对储户吸引力较低的缺陷,目前急需改善国内的信用环境,加快健全民间信用体系。对此,可以学习国际先进的存款保险机制,全面强化保障储户利益,树立良好的民营银行形象,提升民营银行的金融服务信用程度。
其次,实行一定标准的退出制度。不仅要规范民营银行的进入制度,吸引和扶持新的民营银行的成立,同样也要建设合理的退出制度,依法处理一些经营不善、信用较差、不合标准的相关金融机构,尤其是要取缔那些违法违规、效益严重亏损的机构。这样既有利于增加民营银行的数量,又能抑制金融风险的积重难返与牵连传播,从而创造一个利于民营银行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退出机制的合理实施,是对所有已有和待成立的金融机构的警醒,有利于实现对金融行业的严格监管,保证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再次,实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放宽各项金融监管指标,鼓励与扶持利农惠农贷款或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贷款,如可适当实行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以此促进其长效健康发展。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民营银行发展的重要保证。针对民营银行的特点,应该建立和完善对民营性质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限制其注册资本金和资金充足率、核实其服务业务领域、要求其必须具备明确的人事组织结构和内部监督与管理机制。
其中,笔者认为民营银行的治理结构是重中之重。从实际来看,民间资本是民营银行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各股东企业和银行之间往往存在着关联交易或利益输送的复杂关系,因而防范道德风险是民营银行需要特别注意的。笔者认为,大致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治理:(1)在股权结构设置比例上,有必要合理约束筹办人的资格和持股比例,抑制大股东垄断现象。(2)在银行内部的监督与管理上,要强化董事会内部的相互制约,并真正贯彻监事会的监管权,使银行自身的管理层与股东们的权责达到平衡,从而促进银行的市场化运作。同时,为了防范道德风险,需要严格限制民营银行对发起人及其关联企业授信。(3)在银行外部的监督与管理上,要从政府引导和市场管控两个方面同时着手。落实信息公示制度,真实适时地体现出机构的运作情况,兼顾市场规律与社会舆论的双重监管作用。(4)在银行治理目标上,为防止银行片面追求股东利益而采取各种对经济稳定造成危害的行为,需要兼顾股东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5)在绩效和激励机制上,要建立与经营绩效挂钩的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绩效评测系统、绩效考核模式、薪资待遇方案等,或者设立员工持股奖励制度,使员工充满工作热情与目标。
只有推进现行银行监管体制革新,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才能顺利促进民营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这就要求,要分清监管权限,扩大监管领域,改进监管方式,切实落实对金融行业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为民营银行实现公平竞争提供和谐稳定的外部条件。针对民营银行自身发展的特点和现状,要想改善其市场运作环境,进而走上健康持续发展轨道,尤其需要国家政策的重视和扶持。对此,建议应尽快优化三个层面的政策条件:首先是财政政策。例如在民营银行成立时,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定向补贴政策,具体而言就是依据银行的金融服务质量采用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方式;或对某些高风险的服务项目发放与其资产规模相符合的定向财政补贴,以降低其经营风险。其次是货币政策。有必要对民营银行实行不同的准备金政策,比如扩大贷款额度或调低准备金率;中央银行也可在再贷款和再贴现等服务上对其提供一定的优惠,便于其控制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压力;或借鉴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理做法,精简民营银行贷款业务的审批时间和办理程序;同时,还可激励和引导民营银行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前加强创新,加快调整资产业务的利率水平,制定合理规划协调贷款客户可使用的实际资金。最后是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政策。例如就某些风险系数并不高而又受限较多的服务业务,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对民营银行予以开放或适度放宽限制,以便其节缩市场适应时间和培养自身特色业务。总而言之,应在民营银行的起步阶段予以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并根据其后续的发展程度和绩效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取消,在给予政策照顾的同时要兼顾民营银行自力更生的能力。
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金融改革工程,其发展空间很大,金融改革的前景令人憧憬,但也要做好长期迎接困难的各方准备,这需要来自顶层的制度设计,需要决策者的坚定决心,需要法律体系的有力保障。
[1]王去非.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潮“的回顾与启示[J].银行家,2012(1).
[2]宋志敏,杨卫平.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
[3]张涛,吴治成.关于发展民营银行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6(2).
[4]于良春,王冠.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7(7).
[5]李云龙.我国民营银行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3).
[6]宋颖.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潜在风险及其防范[J].南方金融,2007(2).
[7]唐玉兰.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