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云飞
(皖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六安,237012)
皖西是安徽省西部地区一市五县的统称,即六安市与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皖西不仅风光秀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醇厚,而且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之一、大别山区抗日的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全国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之一。皖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历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丰富了皖西地域文化,也是中国革命精神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与皖西革命史有关的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知名人士,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史料价值的革命遗址、根据地、革命人物和革命文学的总称。
皖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土地革命时期,即1929年-1930年,皖西党组织发动和领导了“六霍起义”,并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3师,创立了南北二百多里东西一百多里,人口四十多万的皖西革命根据地,是构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党在整个大别山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设想得以实现。[1]抗日战争时期,即1938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皖西人民开辟皖西大别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寿东南抗日根据地,开展艰苦抗日反顽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皖西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战场,是解放战争时期实现两大历史性转折的战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47年-1949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重建皖西根据地,打乱了国民党的战略部署。皖西党组织领导人民支援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直到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皖西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从2008年到2010年底,根据六安市党史部门对革命遗址的普查,皖西有563处革命遗址(其中革命遗址549处,其他遗址14处),其中寿县30处,霍邱47处,金寨县268处,霍山县120处,舒城县18处,金安区24处,裕安区48处,叶集试验区8处。革命遗址中,包括重要机构旧址和会议会址257处,重要党史(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25处,革命领导人(重要人物)故居47处,烈士墓、重要人物墓95处,纪念设施39处。[2]皖西革命遗址有19处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独山革命旧址群和金寨革命旧址群两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山革命旧址群规模庞大,共包括独山暴动指挥部等9处革命旧址,涵盖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县级党、政、军、文化、教育、司法、经济等完整的机构。金寨是全国闻名的“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金寨革命旧址原有近千处,现存完好的约有300处,金寨革命旧址群主要包括立夏节起义总指挥部、红32师成立旧址和鄂豫皖省委会议及红25军、红28军合编地等7处。近几年,皖西各地继续修建革命遗址和纪念馆,其中2013年7月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开工和朱蕴山纪念馆开馆。这些革命遗址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皖西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皖西是将军的故乡,在皖西革命斗争中诞生了108位开国将军。金寨和原六安县是将军县,涌现出大批革命人物:有辛亥革命老将柏文蔚,民主斗士朱蕴山,中共领导人之一的王明,安徽党团组织主要创始人高语罕,革命先驱舒传贤、许继慎、薛卓汉等,抗日名将方振武、孙立,中华女英烈汪孝芝,等等。皖西是红色的土地,有30万先烈牺牲,其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25900多人,占安徽省建国前牺牲的在册烈士总数的44%。《中华英烈大辞典》中全国入典英烈15000名,六安籍烈士635名,占总数4.23%。[3]六安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为新中国的诞生奠下了一方坚实的基石。
革命文学是革命宣传的武器,为革命斗争服务。皖西历史文化与中国革命浪潮孕育了蒋光慈、“未名四杰”及霍邱作家群等许多优秀的革命作家,他们为中国现代文学和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例如蒋光慈——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先驱者,他把革命的主题与艺术规律结合起来,创作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不仅有被郭沫若称为“革命文学的前茅”小说《少年漂泊者》,这部小说影响力很大,使很多有志青年投身革命。还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正面描写土地革命的长篇小说《咆哮的土地》,以大别山的土地革命为背景,成为红军革命史上的实证。[4]在革命战争年代,皖西儿女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创作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格调明快,富有强大的鼓动性和战斗性的革命文化,主要艺术形式有歌谣、戏剧、绘画等。如《八月桂花遍地开》、《旧社会的苦》、《围攻苏家埠歌》、《送郎当红军》、《红旗插遍大别山》、《共产党来了救穷人》等歌谣,《红军小辞店》、《七夕泪》、《杜鹃》等剧目,都是围绕革命斗争中心任务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皖西革命的见证。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5]皖西革命的过程就是皖西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执著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过程。从商南立夏节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詹谷堂,受到敌人的种种酷刑,临刑前血书“共产党万岁”,到皖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的周狷之就义时的千古绝唱“头颅抛千,风雨撼孤舟。宁为革命死,不作阶下囚”,革命烈士车厚桥写下“要为实现苏维埃中国而奋斗终生”的誓言代表着皖西革命斗争中共产党员与群众的共同誓言。坚定的革命信念使革命先驱为了解救苦难的同胞,为了党的事业,不计个人私利,离开了富裕的家庭,放弃了较高的社会地位,牺牲了个人的一切,如桂月峰、李梯云、方英、刘淠西等革命者以真正的舍生忘死的精神完成对理想信念的追随。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皖西共产党人相信人民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把党的任务与人民利益结合起来,忠实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斗争的宗旨,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不仅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并在敌人残酷的“围剿”下,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取得各时期斗争的胜利。土地革命时期,革命先驱开展皖西苏区土地革命,农民分得了土地,工人改善了生活,妇女得到了解放,取消了债务,废除了苛捐杂税。政治上和经济上翻身的广大农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共产党、红军和苏维埃紧密联系起来,使党获得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对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根据地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皖西各级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以后,积极开展经济斗争,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实行减租减息,并增加工人工资,使广大劳动群众得到了利益,大大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和抗日积极性。解放战争时期,皖西各级党委、民主政府,按照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组织群众恢复经济发展生产。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结合皖西解放区情况,执行正确的新区政策,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对革命战争的全力支援。[6]皖西地区基本解放后,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立即把恢复和发展生产当作巩固政权的大事来抓,采取多种办法,开展生产救灾工作,处处关心人民群众生活。
皖西红色文化资源让民众更加深刻理解和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凝聚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不断奋斗,使民众更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皖西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追求真理不屈不挠,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置个人得失、贫富、生死于度外。在国家多难民族危机之际,一大批在外接受先进思想文化和教育,有着一定革命方法和经验,经历了大革命浪潮的皖西儿女,回到了家乡,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结合皖西地域自然文化情况带领群众奋战。抗日战争时期,皖西地区的广大人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团结御侮投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行列,从“抗敌后援会”到参军参战。在战略防御阶段,从新四军四支队挺进前线,国民党军队正面防御,到地方抗日武装奋起杀敌,人民群众全力支援抗战。在战略相持阶段,皖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寿东南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坚持艰苦斗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皖西儿女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品格。
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皖西传播到新中国诞生,不管条件和环境怎样艰苦恶劣,皖西地区30年红旗不倒。这也反映出皖西共产党人善于顺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始终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变化的形势,调整战略,转换策略,创新战术。[7]如1930年底皖西党组织抵制、反对“立三路线”的行动和红一军在皖西破敌“围剿”战略等。
在皖西红色文化资源中,无论是革命遗址、根据地、革命人物、革命文学和革命事件,都真实展示了皖西儿女勇于探索革命真理的求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取义的英雄精神,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精神,自力更生、执着坚韧的自强精神,不怕苦、不怕死的奉献牺牲精神,凝炼出了“牺牲、奉献、创新、争先”为主要内涵的皖西精神,使中国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皖西红色文化资源深刻映现着皖西儿女视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品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对于培育民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民众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规范社会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牵引激励作用。
皖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沛,但布局上点多面广,在区域内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没有发挥地域优势,缺乏对红色资源的优势创新和与其它资源的有效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老套,仅仅对革命旧址、遗迹和遗物等有形资源简单利用和开发,只是对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场馆、建筑等重建或维修,展览形式上也就仅仅是櫥窗、图片、文字、雕塑、画像和实物等,内容上缺乏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和内在思想即无形资源进行提炼升华。因此要从民众对文化需求入手,本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理念,对皖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提炼,形成体系,改变内在的感染力欠缺,外在的吸引力不强的现状,从形式到内容提升其魅力,实现其价值。
皖西地区山川锦绣,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厚重,具有地域文化优势。从旅游资源来看,皖西既有自然风光资源,又有历史古迹资源,还有民俗文化资源,更有红色资源。这些旅游资源从数量和品位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例如,皖西被誉为“红色土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千里跃进大别山、将军故乡”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皖西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岳西和金寨县红二十八军军部及重建旧址等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再如,寿县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旅游价值极高,是展现楚风汉韵的“活化石”,为华东地区所罕见。从教育资源来看,皖西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资源、廉政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资源。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本着丰富地域文化资源、提高皖西文化品位和展示皖西文化风采理念与责任,在全面了解地区文化与红色资源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调研工作,掌握、整合资源,建立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库,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有形资源,提炼无形资源,把红色文化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政府、教育部门针对学生、普通民众和党员等不同群体,制定“开展具有皖西特色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施方案,并将其纳入民众教育整体格局中。
皖西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染力强,遵循不同群体的特点,采用学校教育、社区宣传、现场展览、实地体验等方式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进社会各个角落,以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进行宣传,让民众认知、认同、信奉,提升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魅力。第一,用红色文化元素装点城镇、社区和校园等景观,对民众进行渗透式教育,在无意识中传播革命精神,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第二,以各种媒体尤其网络和自媒体为载体,宣传地方文化,打造皖西的红色名片,提升皖西文化对外界的吸引力,使民众以此为骄傲。第三,编写以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为素材的系列读本和教材,让民众在不同阶段可以不同程度了解文化及其传递的精神。第四,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实践体验活动,使民众在自觉的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乐于知晓融入其中,感受、感动、感化、内化。第五,进行红色文化研究,挖掘内在的品质转化为精神的传承,如地方高校与研究机构利用科研立项和论坛等形式,通过网络平台、个人研读、集体学习和地方精神研讨等途径,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到红色文化的研究中,宣扬红色文化,解读红色精神,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
[1]陈忠贞.皖西革命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104.
[2]六安党史.红色六安概览[EB/OL].(2012-12-26).http://www.ahlads.gov.cn/UserData/DocHtml/1/2012/12/26/333662193296.html.
[3]六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红色六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29-40.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枳,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4.
[5]陈忠贞.皖西革命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6]马德俊.六安精神读本[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302.
[7]李松.淮南、寿县旅游文化资源整合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