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经典 回归人文——浅议小说探究性阅读教学

2015-08-15 00:51:24
语文天地 2015年25期
关键词:玛蒂尔项链探究性

姚 津

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目前的情况是,中学生对教材中小说的阅读兴趣正在下降,审美品位、鉴赏能力都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单从小说阅读教学来看,主要的问题是语文教师的讲授“满堂灌”和小说解读的模式化。正因为这样,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中学语文的小说阅读教学。怎样教好教材里的小说,使学生愿意学,又能学好,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

朱光潜说,读书就是“打破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事实上,只有真言课堂,师生不虚伪、不矫揉,解放人性精神,舒展自由灵性,才是小说教学中最大、最迫切的人文。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个性,以提高这一主体的小说解读能力。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探究性学习理论来优化小说阅读教学,因为探究性阅读教学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合作,这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审美品位、鉴赏能力。所谓“探究性阅读教学”,何强生认为它是指“学习者或学习共同体针对所读文本形成自己的问题,或者由教师提出问题,创设探索所需的情境和途径之后,学习者通过各种亲身参与的探索性学习活动解决文本理解和评价等问题,最终达到对文本意义和自身意义的构建”。

具体来说,在小说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走进经典,在探究中体悟,在写作中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个性。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质疑,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组讨论探究。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获得审美愉悦,回归人文。

一、营造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发现学习的一种形式,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所以,在小说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探究的原动力。教师可以创设和谐美好的氛围,营造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探究,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在多元探究的语境中思考,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最终参与到文本意义的构建中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设计《等待散场》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时,都应尽量“美”一点,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前导读,可以让学生写下感悟,就文本的意义“空白”处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课后收集、归纳、整理学生的作业,从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课堂上,从开头创设学习的美的氛围——欣赏芭蕾舞《天鹅湖》的优美片段,到师生板书的形象美,教师精当点拨、学生精妙点评的语言美,最后到教师配乐朗诵《最美的声音》、学生合作探究、补充情节的深化美,每一步都追求尽善尽美。整堂课,教师都要紧扣“美”来做文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合作、探究来解答疑难,从而理解微型小说以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精巧构思。师生在自然融洽愉悦的气氛中互动学习,体现情感、美感、语感浓厚的语文味。

二、多元探究文本,挖掘文本深层内涵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曾经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小说有其特定的文本叙事结构的多重含义以及语言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的探究体悟应该集中在对文本的多元深层解读上。

例如,关于《项链》女主人公的形象,20 世纪70、80 年代的各种教科书和评论文章的分析基本一致,即作品揭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并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作者对玛蒂尔德持讽刺和嘲笑态度。可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对其人物的解读也在不断丰富。

在教《项链》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敏感、细腻的心走进玛蒂尔德的生活,与她展开对话,感受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一个下层小人物的生存状况、情感渴求。然后,设计一个合作探究步骤,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句子,并以此为依据,对小说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进行个性化解读。同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比较中见真知。这种做法能让学生切实地走向文本,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解读、填补文本的意义“空白”,以多元的角度去解读小说的人物形象,挖掘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更好地体会、品味、质疑、建构文本。

三、以写促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阅读和写作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从整体性的原则出发,采取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想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写作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小说单元的写作课上,师生一起回顾所学课文,讨论探究短篇小说巧妙的构思方法。铺陈误会:如刘心武的《等待散场》中“我”对小伙子和姑娘的误会,写出了一对恋人的相互等待,谱写了一曲爱的旋律。巧设伏笔:如莫泊桑的《项链》设置了三处伏笔:轻易借到项链,项链与盒子不是一套,还项链时主人不检查,使小说构思精巧,一波三折,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巧合:如《项链》中玛蒂尔德与福雷斯蒂埃太太的重逢。着力突转:如《项链》的结局揭示项链是假的。

然后,学以致用,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文学作品《不要把灯泡放口中》,让学生为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局,体会如何妙语奇思写出事件波澜。在片段练习之后,以《一张50 块钱的假币》为题目要求学生创作一篇微型小说。最后,由小组成员互评、旁批,展示并点评最佳作品,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紧凑充实,定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对小说巧妙构思的探究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学生的写作体验又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审美品位。

总之,在小说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走进经典,在探究中体悟,在写作中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个性,激发他们个性化的思维火花,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走进经典,回归人文。

猜你喜欢
玛蒂尔项链探究性
丢失的项链
幼儿画刊(2023年10期)2024-01-15 09:54:12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0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找项链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文学教育(2016年25期)2016-04-03 23:58:27
真心假项链
小说月刊(2015年9期)2015-04-23 08:48:22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