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构建作文课程体系

2015-08-15 00:51:24龙德英
语文天地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体系教材

龙德英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程与作文教学密切相关。没有明确的作文课程内容,会导致作文教学出现随意性、重复性和模糊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难度把握不准,教学效率不高。明确作文课程内容,确立教学目标,思考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作文课程体系,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合理设计作文课程

作文教学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编制各种作文课程和教材,总结写作法则和规律,但收效甚微。

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新课程理念,语文课程具有现代性和创新性,从封闭变得开放,作文课程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殊性。作文课程目标具有规定性和动态性,各学段制订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和目标。作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有效整合三维目标。语文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学目标复杂,作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动态性是指作文训练的阶段性、连续性和开放性,作文课程在目标上表现为规定性与动态性。

传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存在着目标与设计上的缺陷,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科、核心、显性课程”目标,过分强调“经验、综合、隐性课程”特征,语文作为人文课程的成份比作为语言课程的成份多,语文课程的学科特性被削弱了。语文课程两个基本板块是阅读和写作,语文教材以阅读课程为主,作文课程为辅,阅读课程结构科学、完整、精细,而作文课程却随意、零散、粗放,作文教学成了附带性工作,成为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阻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实行读写分立,优化课程设计,创新作文课程体系,《读本》《写本》并用,体现了语文学科作为符号工具的本质属性。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是语文课程在不同阶段的关注点,听、说、读、写能力应得到有效训练,要改变传统语文教材的编排混杂现象。将语文素养分类训练,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方向。读写分立,应立足于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作文教学目标要明确,要有效重组课程和教学资源,有效选择教材范文与知识结构,有效配置教学主体和能力特长,从而全面有序,自觉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整合作文课程资源

作文课程资源的整合表现为主体资源与客体资源的有效配置。作文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发展性,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体现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整合与创新作文课程资源十分必要。选择与利用众多的人类文化成果、语言范例,进行作文课程的教材化,通过作文教学双主体的参与,创新作文课程资源,改造与重建作文教材内容,实现作文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融合、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的互补。

整合作文课程资源,需要创新作文教材体系,而创新教材体系,必然要求整合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带来教材体系的创新。创新作文教材体系包括创新作文课程目标体系,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再创造。按照《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作文训练目标;创新作文教材设计编写体例,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呈现方式和内容选择,改变传统作文教材设计编写的依附性,实现读写平等,构建独立的作文教材体系,改变传统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紧扣词、句,适当延长训练时间,编写写话训练教材,紧扣段落,做好篇章过渡训练,编写习作训练教材,紧扣篇章,编写作文训练教材;创新作文教学训练体系,确立适应新课程的作文教学原则,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训练体系,按写话、习作、写作三个阶段安排训练。

整合作文课程资源,包括重新整合作文课业学习资源,明确阅读与作文两种不同的课程目标,有效区分阅读与写作两种不同的学习资源,做到教材分编、范文精选,改变传统语文繁、难、偏的课程资源;有效配置作文教学主体资源,做好阅读指导和作文指导,因材施教,合理配置不同能力结构的学生资源;合理利用作文教学客体条件,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整合区域文化、乡土风物,世俗民情、自然风光,纳入作文课程资源。

三、实施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构成语文教学的两大内容,体现着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但教学思路正好相反。作文过程是“感情—材料—表达”,阅读理解则是“文字—材料—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获得两种能力,提高两种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难度。阅读教学提倡模仿与借鉴,但作文训练不能单靠模仿与借鉴,模仿也要有思想、有情感,尊重作文教学的内在规律,确立作文教学原则,指导作文教学,尊重学生自由,展示学生个性,作文实质上是学生挥自由之笔,抒自然之情,是一个个性化的创造活动,是精神与心灵的解放。“模拟作文”与“个性作文”相互配合,模拟作文规范写作标准,个性作文轻松自如。

兴趣是写作的最好老师,激发兴趣的有效方法是释放个性,保持学生旺盛的作文兴趣比教给学生作文方法更重要。作文训练是观察、理解、表达的综合运用,是学生知识、思维、生活、语言的综合训练,通过作文表达,训练各种能力。王安忆说:“和音乐家、画家一样,写作是门艺术,但同时也是一门技术,掌握牢固的知识根基有助于写作才能的更好发挥。”写作作为一门技术,需要科学系统的训练,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技巧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作文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劳动,写作知识的回归、语言工具的使用、思维训练的开展、素材选择等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人的心智发育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想到未必能写出来,想不到一定写不了。从段落到篇章,从记叙到抒情说理,体现着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发展阶段,语言发展的逻辑不同,每个阶段的作文教学有它对应的学段任务。读与写是一个完整的交互系统,读和写紧密结合。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智能活动,激发学生每一个环节的灵感,提升语文修养。写作前鼓励学生观察、阅读和积累,写作中指导学生构思、组织和表达,写作之后帮助学生修改、交流,做好全程服务。

总之,创新作文课程体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改革作文课程内容,优化教材与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框架,重新思考课程教材与教学的整体格局,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整合作文课程资源,创新作文课程体系,加强作文课程体系的研究,有计划、分步骤整合作文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程体系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