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丽丽
先秦散文、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一条渊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古诗文教学中,要多方面挖掘文本内涵,提高文本利用率,让学生充分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提升语文素养。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思考能力,处于求知欲特别旺盛的时期,迫切需要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此时教师适当拓展古诗文教学的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高中语文课本中涉及许多古代杰出的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他们的诗文,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提高认识能力,增强意志品质,养成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献身事业、坚韧不屈的人格。
学习《渔父》,如果不介绍“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学生就无法真正理解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洁品性、坚贞操守;不介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就不能深切体会屈原为了楚国,奋斗不已、九死不悔的人生信念。只有结合屈原的诗文,才能使学生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感受其人格魅力,产生强烈的震撼;才会了解作者写《渔父》的真正目的并不在记叙史实,而在于对一种崇高完美人格的赞扬与向往。
当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方面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另一方面怕苦畏难、经不起挫折,缺乏顽强的意志。因此,需要榜样的激励。学习司马迁的文章正好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史记》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不只是因为它的史学与文学双重价值,还与司马迁坎坷的一生、不屈的斗争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密切相关。《报任安书》是极好的教育材料。“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独到的见解,深刻地启迪学生:凡成就大事业者必经过一番磨难,其志愈挫愈坚。“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充满哲理的话语,教导学生生死究竟该如何抉择。
语文教师大多有一套“行话”,比如古诗文教学中常说的“意象”,学生记住了这个词,至于什么样的事物可以称为“意象”,是否所有的景物都是“意象”,则茫然无知。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师为什么不结合相关题材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比较,从而帮助他们理解相关术语,提高鉴赏水平呢?比较可同类、可异类,可正面、可反面,可整体、可局部,直至某个细节。
衬托在古诗词里广泛运用,如王籍的《入耶若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鸟的鸣叫、蝉的鼓噪反衬山的深幽、林的寂静。王维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远处传来的人语声和夕阳照在林中青苔上洒下的树荫,来衬托山林的空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无语雪,能饮一杯无?”绿酒红炉与白雪,色彩相衬,灿烂夺目。这些诗歌的阅读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衬托手法的感性认识,同时意识到现代的大作家进行创作也要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
利用古诗文进行比较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拓宽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中学的写作教学历来是“短板”,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考试压力,学生很少有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深入生活就更别提了。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字浅显留有艺术空白的诗词,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具体做法是给学生一首诗,不进行任何解释介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去描绘、去叙述、去阐释。没有了束缚,学生处于思想自由状态,写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作的能力就容易被挖掘出来。
比如《采莲曲》,教师可以结合诗句让学生描绘古人采莲的场面。学生首先会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再结合诗歌,经过联想想象,碧绿的河水、青翠的荷叶、娇艳的荷花,采莲女子的衣饰神态动作,以及男女互答的歌声、嬉闹声就会一一呈现在笔下,描绘的采莲图一定十分生动有趣。
古人留下大量吟咏景物、寄托情思的作品,它们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学生看到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浮想联翩,能写出一段邂逅相遇又因故分手的故事,也能刻画出面对桃花,思恋、憧憬、失落、怅惘交织的复杂心理,主人公是男,也可是女。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能改写成一组优美的电影镜头,有远景、有近景,还可用蒙太奇。
借助古诗词,有了丰富的写作材料,学生写作的兴趣大增,充满创作欲望,思路开阔,写法灵活,不但训练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创新思维,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纵观古今成大材者,无不经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的身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汲取这方面的营养,加强古诗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