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颖
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最讲究的就是借力打力。那么何谓借力打力?即借助他人的力量克敌制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大多擅长这种借力策略,通过借助一些相关的资料和实例,让学生突破难点,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很快实现对文本的有效解读。那么,借力策略有哪些基本原则,该如何使用呢?现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操作经验,谈谈思考和体会。
文章的写作难点,大多跟写作背景资料有很大的关联,想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就要从这些背景资料入手,找到作品相关的信息,如历史背景、社会现实资料等,与此同时,还需要有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等。这些背景资料既能够让读者深刻把握文本的价值,又能够对文章的内涵有深入的探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直接讲授的方法,但往往收效甚微,学生不能有效发挥能动性。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这些背景资料穿插进来,带领学生梳理文本脉络,丰富文本素材,从中找到有效的突破口,获得自主体验。
如在执教《孔雀东南飞》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古代叙事诗提高阅读兴趣,笔者特意从作品的写作年代着手,穿插相关资料,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这篇课文的内涵理解。在进入阅读理解阶段,就让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什么?你对《孔雀东南飞》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些什么?经过这样的提问,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学生将搜寻得到的资料进行共享,经过小组分析交流后,学生了解到《孔雀东南飞》经历了口头讲述、撰写成诗、修改加工、定稿流传等多个阶段,认识了这首诗歌具有悲剧的元素,是对悲剧力量的汲取,从而讴歌了追求自由爱情的叛逆精神。
在叙述手法上,《孔雀东南飞》采用的是说唱形式,这种形式脍炙人口,在民间应用广泛,流传深广,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这篇课文到底写了什么故事?在文学人物长廊中,是怎么评价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学生研读文本相关资料,认为文章围绕着刘兰芝和焦仲卿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叙述,情节紧凑,跌宕起伏。那么,这个故事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影响呢?你能读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吗?学生从文中的“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这一线索,认为这是对民间忠贞爱情的讴歌,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通过借力背景资料,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理解,激发了阅读兴趣,让课堂充满了活力。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每一个学生都可能犯错误,这是非常正常的课堂效应。不管有什么样的错误,作为教师都要冷静对待,理性地将这些错误当做有益的教学资源,并善加利用,巧借学生的误区展开教学,提升学生对课文的认知,使其增强体验。
如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三国周郎赤壁”朗读断句,有的学生断为三国/周郎/赤壁,有的则断为三国/周郎赤壁。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如何理解这种说法?
学生分为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三国/周郎/赤壁中的含义是将赤壁当做是周郎的赤壁。当时的周郎何等风光,24 岁就事业有成,备受器重,过得顺风顺水,还娶了绝世美女小乔。相对于苏东坡的人生境况而言,怎么能不让他心生艳羡?他一生多才有志,但却独独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和信任,年近半百却要遭受贬谪,穷困潦倒。两相比较,怎能不让他深感人生凄凉?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生出这种感慨,因而要这样断句。但还有另一种意见,认为苏东坡未必就羡慕周瑜,他更多是无奈和悲观的慨叹。为何这样呢?在苏东坡看来,赤壁这个地方让很多英雄建立了丰功伟业,周郎即是其中的一位,对照这些英雄,再反观自己,内心禁不住悲悯无奈,产生深深的痛苦。
此时,针对学生的辩论,笔者展开引导,让学生据此进行探究:到底苏东坡在诗中表露的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认为,文中有一段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充分表明了东坡先生的乐观和豁达,在他的世界里,没有绝望,只有希望。人生就如无情的江水,淘金了千古人物,既然如此,作为沧海一粟的“我”,又何足悲叹呢?由此,东坡先生的旷达可见一斑。也有学生从诗句中的“人生如梦”解读,认为在苏东坡的眼中,“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才是人生乐事幸事,虽然贬谪黄州,但与其苦对一天,不如笑迎一天,何必要让自己不开心呢?
通过以上借力,学生在辩论中互相探究学习,逐步弄清了文章的情感意涵,深刻领悟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人生观念。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容易忽略对文本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孙绍振教授指出,可以借用类比的方法,将同类素材搜集起来,然后进行研读和分析,就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文本的字里行间,获得深刻的自我体验。
如在讲解《鸿门宴》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两个感觉,一个是为刘邦捏汗,一个是为项羽着急。如何评价这两个人物呢?学生由此展开类比,剖析项羽这个极具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刘邦这个人实为王关中,却说是为了替项王守城;实为窥视天下,却将自己粉饰成了为项王尽忠的盟友,他是虚伪吗?其实并非如此。正如樊哙在文中所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在这里彰显的是国人传统思想中的行大事不拘小节,如范增杀刘邦,是为了铲除异己,是行大义,但项羽却迟迟不肯痛下决心,导致失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的性格因素造成的。
在《项羽本纪》中,项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人物,但性格非常立体真实。他有时候骁勇善战、顶天立地,正如帝王一般尊贵而令人仰视,但有时候又鼠目寸光,平庸如一般俗人,在他的身上,你既能够看到无上的勇气,也能看到犹豫不决的猥琐之气。因而,《鸿门宴》中,司马迁借史笔向人们展示了项羽的阴弱和愚顽,正因为他迟迟不能下决心除掉刘邦,结果这个“杀不杀”刘邦的问题,为项羽一生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以上教学环节简单直接,通过这样的解读,学生冷静客观地分析了项羽身上的悲剧色彩,从而对《鸿门宴》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对文本的文学色彩有了个性化解读,培养了语文阅读能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借用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借用学生的自主辩论,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借用类比的素材,给学生一个立体多元的课堂,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