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男
高中语文有很多外国文学作品,目前,外国文学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有很大的困难,不仅是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更多的是应试制度让师生专注高考备战,忽略了外国文学对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巨大作用。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要积极转换观念,尊重学生的兴趣,丰富教学形式,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对于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我们要从教法抓起,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中获得启发和收获。
比如,笔者在讲授《老人与海》节选时,给学生放映了改编电影。1958 年的《老人与海》是一部不错的美国电影,忠于原著,向观众很好地展示了桑迪亚哥这一人物。考虑到教材只节选了原著的一部分,就先让学生观看,等演到课文部分的时候,就将其设置为无声电影,让学生根据对作品的理解,给主人公配音并且加上动作,以此来帮助他们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形象。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桑迪亚哥这一形象,挖掘到作品单一人物背后传达的内涵,体会到主人公坚毅的性格,那一句“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也得到了最好的理解。
再如,学习《哈姆雷特》时,笔者先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莎士比亚名著动画》,结合作品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莎士比亚作品中的悲剧性。这种借助影视资源的直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是很有效的方法,能够跨越文化的差异,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刻体会文学的内涵,让心灵受到洗涤。
此外,编排课本剧也是丰富教学形式的一种方式,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原有的魅力。比如,笔者备《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考虑到别里科夫的动作和性格很适合学生表演舞台剧,就鼓励学生将其改编成舞台剧,深入剖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其典型的人性弱点。
高中生对于外国文学比较陌生,学习时容易出现误解、难懂的问题,不能与作者近距离沟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运用学生熟悉的作品和外国文学对比,分析异同,收获新知,提高鉴赏力。
比如,在讲《我有一个梦想》时,笔者拿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与之进行比较。在初步的探究中,学生发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面向公众的演说,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情感明确,都是十分优秀的演讲。接着,笔者引导学生从演说者的背景和情感出发,着重分析他们演讲的差别。经过讨论发现,蔡元培先生的演讲相较马丁·路德·金在情感上柔和很多,学生联系到蔡先生的背景、经历,发现他是一位晚清进士,因时代不济罢官回乡,之后去了法国留学,是一位学富五车的教育家。面对北大学子,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长者,所以在演讲时比较随和。再看马丁·路德·金,他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台下站着25 万黑人群众,他们拥有共同的梦想,内心一定是汹涌澎湃的,所以在演讲时,就会使用很多的修辞来鼓舞群众,一起奋斗。学生借助比较剖析,高效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再如,在执教《哈姆雷特》时,笔者让学生探究它与《窦娥冤》的异同。两部作品同为经典的悲剧,却有不一样的结局,让人不解,这就要追溯到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中国的古典作品像《薛仁贵与王宝钗》《牛郎织女》都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思想拒绝毁灭,崇尚团圆,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的中国特色的大团圆结局。而西方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人崇尚自由,与自然命运进行抗衡,著名的三大悲剧都是毁灭性的悲剧,奠定了西方悲剧作品的特色。
外国文学作品的进入,不仅是语文教学多样化的表现,更多的是填补学生性格发展中的缺陷,多一些西方文化的熏陶。所以,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拓展他们的阅读面。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时候,语文教师要丢开应试制度,让学生自由阅读、单纯阅读、无压力阅读。不要限制他们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荐阅读书目,有些学生很喜欢看西方的冒险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我们就搜集一些经典的、优秀的给他们看。在学生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做方法的指导,对于那些情节丰富、叙述性强的作品,我们就要建议学生泛读,单纯地获取信息,满足自己的阅读趣味。而对于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作品,我们就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品读,从内容和思想上好好体会,必要时可以做一些摘抄,写点心得体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写作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疑问,我们就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组织讨论研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注重文学比较,拓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开放性意识,让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