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兴趣之我见

2015-08-15 00:50:27○王
语文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专题研究贾宝玉名著

○王 琴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江苏 常州21300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只有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吸取最宝贵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书中的东西,有的会引起我们的共鸣,有的会使我们产生新的见解,有的可能会和我们发生碰撞,在碰撞当中我们可能会更深入地理解它、接受它。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书,就会形成一种好习惯,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信念,甚至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让你终生受益。

经典名著,魅力永恒,常读常新。正如赫钦斯所言“经典著作乃是每个时代都具有的当代性书籍”。经典阅读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的做法

对阅读积累太缺乏的职高生来说,如何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名著阅读的效果,需要好好研究。那么选择哪部作品开始呢,经过调查,中国古典名著中,大部分学生没读过《红楼梦》,我觉得这部作品要让学生阅读,而且我们学校的学生女生居多,她们会喜欢作品里面的故事,尤其是女性的爱情故事。下面谈谈我以《红楼梦》为阅读对象进行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共同阅读,创设阅读氛围

因为《红楼梦》是长篇小说,有一百二十回,语言有些文言加地方语言,学生阅读有困难。所以在新生入学之初,就把《红楼梦》的阅读计划告诉他们,将安排四个星期时间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带好书,一星期读三十回,做好读书的准备。具体安排如下:老师布置阅读要求,学生一方面利用双休日阅读,返校后,每周安排两节语文课,再加上晚自习的时间。在学校阅读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有疑问的地方,并做好记录。这样,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一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读,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激励,读得非常投入、专注,学生读《红楼梦》的积极性很高。

(二)阅读竞赛,激发阅读兴趣

为了促使学生更有效的阅读,我们开展了知识竞赛活动。老师根据作品,先后共出了100道选择题和50道填空题以及10道简答题。主要内容为一些基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这些题目大都比较简单,但也比较细、比较活,学生粗略阅读是很难回答出来的。我们先后举行了两次《红楼梦》知识竞赛,对优胜者我们颁发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赠送优秀书籍一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三)网上阅读,开阔阅读视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阅读《红楼梦》,就会读出不同的味道。在学生基本读完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网上阅读,了解各种阶层的人对于《红楼梦》的评价。学生既看到了一般读者对它的浅层次的评价,也看到了红学研究顶级大师周汝昌、冯其庸、蔡义江、胡文彬关于《红楼梦》的一些经典评论;学生既看到了严肃性的评价,也看到了幽默搞笑的评价,大大提升了欣赏眼光。

(四)专题研究,加大阅读深度

对没有阅读习惯,没有阅读兴趣的职高生来说,能够认真读完《红楼梦》,并且了解后人对它的评价,已很不错了,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因为毕竟是职高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其他书籍的兴趣,所以应把阅读引向深入。

于是我们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等四方面自由选题,人物形象方面又可以细分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这四个专题。

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小组结合进行原著专题研究,时间为两节课,地点在计算机房。两节课上要求他们完成观点的提炼,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论文提纲的拟定以及论文的初稿。

刚开始,机房里一片喧哗,同小组的同学在热烈的讨论研究专题,几分钟后就一片寂静,他们分工合作,有的从原著中寻找材料,有的在网上搜索资料,第一节课结束时他们大部分完成了资料的收集工作,课间他们又开始热烈地讨论研究论文,商量论文的写作思路,第二节课上课后,他们分头撰写论文,最后由组长进行整合和修改,两节课下来学生基本完成了专题研究。

(五)课堂展示,共享阅读快乐

从学生交上来的研究作品看,各个专题都有人研究,但大部分集中在人物形象的研究上。因此,阅读展示课我们分两次进行,第一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故事情节、作品主题以及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人,因为学生有了很好的阅读基础,虽然课堂容量很大,但也进行得很顺利。

第二节课我们则专题研讨了贾宝玉,我们的专题是《走近多情公子贾宝玉》。那一天,我们特意邀请了一些语文老师前来观摩。我们的课堂步骤是:听一听,跟唱《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说一说,你对贾宝玉了解多少;议一议,你眼中的贾宝玉是怎样的形象;想一想,贾宝玉为什么不能与林黛玉有情人成眷属。因为贾宝玉是小说中最有故事的形象,大家对他也了解比较深入,许多同学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旁征博引,有的据理力争,课堂上气氛异常活跃。

结束后,听课的老师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学生的阅读真是全面深入;有的说,这样读名著太有意思,学生的发言真是太棒了,以后可以让自己的学生也这样读名著……而我,作为一个执教者,也深深地沉浸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烈碰撞的情景中。我体会到了,名著教学原来可以这么快乐。

二、名著阅读教学的反思

《红楼梦》的阅读基本告一段落,尽管我们的阅读还不够全面、深入,尽管我们的阅读体验还很粗浅,但这次“共同阅读,专题研究”的阅读方式不仅让学生读懂了《红楼梦》,还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学会了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从学生不爱看《红楼梦》到爱看《红楼梦》,带给我很多思考,我国的四大名著和外国名著怎样阅读,我有几点想法:

1.制订计划,循序前进。经典名著,浩如烟海;人生苦短,生命有限。人的一生想要阅读所有经典作品,那是不可能的。但利用青少年时期多读名著、读好名著,却是一生受用的。职高学生在校学习压力不大,课余的时间较多,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尤其要引领他们大量阅读,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制定合理的阅读顺序。可以推荐一些经典,如《家》《春》《秋》《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等一系列震撼人灵魂的作品,既可以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也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体验。

2.形式多样,激发兴趣。经典名著,尤其是长篇小说,阅读完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的,许多学生往往会遇到了一些困难而半途而废或草草了事。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作为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故事讲述、人物欣赏交流、课本剧表演、学唱相关歌曲等,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3.比较阅读,专题研究。通过我们的探索发现,比较阅读有相当大的好处,学生能够在老师创设的氛围中认真深入阅读,可以在师生共读的情景中提高阅读的兴趣。而专题研究则让学生从泛泛而读走向深入,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一点自己的思考。专题研究还可以让学生在互相合作探究中进行思想的碰撞、体验的交流。

4.课外拓展,延伸社会。经典名著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能反映社会百态。自《红楼梦》问世至今,评述文章足可车载斗量。佛家见佛,道家见道,政治家见官场,好色者见淫。千人千面,说不尽的《红楼梦》。因此在名著阅读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当今时代特征进行解读,从而读出名著的深层含义,提升阅读能力。

著名文学家赵丽宏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书是永久的》,他说:“有没有资格和机会享受读书的快乐,是文明和落后、高雅和粗俗的一个分界。这种快乐,是精神自由的遨游,是想象力无羁的腾飞,是心灵的旅游,是超越时空的思索。”阅读能够消解生活的平庸、无奈与荒诞,能够为人生明确坐标和方向。

经典名著是几百年、上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经过人们阅读的过滤,经过细密的思想的网筛选出来的精华,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从中吸取其丰富的内涵,增强人文底蕴,健全人格,成为现代的智慧者、文明者。

[1][个性化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2007年7月上半月高中读本

[2]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专题研究贾宝玉名著
专题研究·古代地中海文明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国外名刊名著
《孙武专题研究》
孙子研究(2018年5期)2018-04-30 07:55:28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3
The Collaborative Cross mouse genetic reference population designed for dissecting complex traits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4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