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云人物董泽

2015-08-15 00:50:27杨兴源
语文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滇缅公路宝丰司长

○杨兴源

(云龙县宝丰乡文化广播电视站,云南 大理672700)

董泽,字雨仓;雒马(宝丰)人士,1888年生,享年84岁,被誉为云南高等教育之父、东陆瑰宝,是中华民国教育司长、交通司长、财政司长。1476年,董泽故居先祖董万卷,偕子孙三代人从大理喜洲迁来雒马宝丰,开发盐业始建本院落。董泽先生,出生在宝丰下营故居,少年聪慧好学勤劳,11岁前由私塾老师杨敏侯训导,11岁以后,就读大理书院再读昆明农业甲种学堂,1907~1911年在日本公费留学,功读日语、英语,进入东京同盟会书院,参加同盟会投身革命。董泽先生1911年毕业回国参加南京起义,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参与进攻总督府战役,并荣获共和国勋章。同年云南起义成功,蔡锷将军任总司令,攻打云贵总督李经羲。蔡锷将军选中董泽任命为参谋官、云南都督秘书,负责教育事务。1912年,董先生由都督府保送,成为第一批官费留学生,并在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伦比亚大学,读政治、经济、建筑、教育等学科。1915年受唐继尧的邀请,中途辍学,回云南担任护国运动都督府秘书官和护国军驻香港联络官,负责海外的联络工作。

1916年董泽先生再度赴美完成学业,再读耶伊理大学,于1920年获两校双项硕士学位,留美8年,留日2年,刻苦钻研笃学博识。

1920年回国得到唐继尧的支持,主持在昆筹建大学,1921年云南发生政变,由云南滇军第一军军长、云南讲武堂创办者顾品珍,跟大理、蒙自、昭通四支地方军和云南警察厅长朱德倒唐,董泽是驻香港的联络官,在港有根基,并引渡唐继尧一家到香港避居。1922年3月唐继尧回滇主政,杀了顾品珍。

一、教育

1922年受唐继尧的委托,董泽成立了东陆大学筹备处,开了东陆筹备选举校长会,董泽以全票当选为东陆大学校长,任期8年,唐继尧被选为名誉校长。同年董泽被任命为中华民国教育司长、交通司长、财政司长。董先生为国求贤,广集贤才,有经济甲科状元袁嘉谷、华秀升、何瑶等,建起了云南第一所大学。在第四任校长熊庆来时,华罗庚为数学系主任,陈景润攻克世界数学难题,云大在世界上逐渐享有重望。

二、交通

1923年董泽先生和专家们研讨,拟定了交通建设的宏伟规划,提出向全省人民征集常年路股的办法,拟兴修通海口的滇邕路,通长江的滇蜀路,通缅甸的滇缅路等三大干线。以后经缜密研究,决定先修筑滇缅公路,即修从小西门至碧鸡再关至大理,滇缅公路云龙段由董泽先生堂哥董钦设计,确为滇缅公路经由功果之矢然两端线路竞合而成。1938年由各县自出民工,风餐露宿,加紧修建,在几个月内终于修通。正如董钦写修滇缅路歌谣:龙尾边关起朱波,功果路段一线拖,政府文书急风火,勒限指日车路过,不论贵贱与老少,风雨无阻勿蹉跎。

滇缅公路,有著名的568坡,距昆明568公里处,有铁丝窝坡。云龙大栗树冶炼场到永平县城,二十多公里是没有变化的原滇缅公路,还有当年的功果桥、小铁桥,因建功果电站,经各方的努力终迁至宝丰境内。现在的功果桥东西两岸还有许多守护功果桥的炮台和战壕。

1922年董泽先生创建,中国的第一所航空技术学校,也是唯一的航空学校,在昆明讲武堂成立,基地在乌江坝机场,为中国抗日战争培养了许多航空人才。

董泽先生兼任财政司长和富滇银行总办职务时,大力整顿经济,稳定了云南的财政,所学的经济派上用处。

1925年,董泽先生因在教育、金融、财政、交通等方面的卓越成就,荣获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称号。在1948年云龙县竞选国大代表中当选。同年为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他将私产大栗树嘎窝田庄捐赠,出资创立了云龙第一所农业职业学校。董泽先生写道:滇西有家园,毗连南诏国。云之从龙,咏意古雅,虽末备,“晒经”典故,勿闻“南观彩云”,却也山色秀朴气候宜人,幼时矢志有桑子,游学青少年,一席诗般蕴语。

东陆大学的创立是云南教育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作为大学的奠基人,董泽先生被后人尊称为“云南高教之父”、“东陆瑰宝”。建国后多次当选为人大代表,并任云南高等教育委员、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参事。

董泽先生有5男2女,先生一家老幼为了家乡的发展出力献计,热爱家乡,常回宝丰探望,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爱戴。【参考文献】

[1]刘兴育.东陆回眸[M].云南美术出版社,2005.

[2]中共云龙县委,云龙县人民政府编.董泽[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3]黄正良,张浚,杨瑀.古镇宝丰[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滇缅公路宝丰司长
弘扬滇缅公路文化 助推区域旅游发展
创造(2023年4期)2023-05-25 02:45:32
宝丰酒的1989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2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0
滇缅公路的历史功绩及时代价值
二战时期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演变历程钩沉
环境保护部成立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司
滇缅公路:老弱妇孺“抠”出的生命血线
如何理解2015年中央1号文件中的水利元素——访水利部财务司司长吴文庆
中国水利(2015年5期)2015-02-28 15:12:30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
大众考古(2014年12期)2014-06-21 07: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