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杨
钱梦龙老师告诫我们:“主体学习的主动性要用一把扇子扇旺”。笔者感慨颇多,下面以苏教版八年级《奇妙的克隆》为例,谈谈自己如何在课堂中“扇旺”教学的“那把火”。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己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应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运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来理解新信息的意义,构建新的知识。以往的预习大多停留在生字词的记忆以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上。学生兴趣不浓,往往很被动。教学这一课笔者改变做法,课前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有关克隆的资料,小组整合后出一期专题小报。克隆对于学生很有诱惑力。学生通过查阅、整理、筛选有关“克隆”的资料,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克隆,还初步了解了它的发展历程、前景。虽然方法算不上有创意,但很实用。这一设计思路正符合崔峦老师说的“在阅读教学中,要适当引进、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或观察、调查,或读书、看报,查阅资料,有的可作为教学的铺垫,有的可作为课文内容的补充,有的可作为教学的拓展”。当学生能独自打开科学的一扇窗户并看到了外面迷人的景色后,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一定还会接二连三地“故伎重演”。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两条腿,两者密切配合,才能获得语文课堂“量价的齐升”。因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是构建精致课堂的基础。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时处理不好容易专走工具性道路,当追求课堂效果时,又容易偏向人文性,掌握火候很有必要。笔者这样预设:通过阅读请告诉大家什么是“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克隆”;人类是怎样将梦想一步一步实现的?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表总结人类进行克隆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巨大研究成果;作者为什么要将“多利”单独介绍,给它如此优待呢?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多利”的“诞生”过程,再让学生上讲台对照多利诞生示意图口头介绍。意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复述能力。
课堂中除了知识能力的生成之外,不容忽视的还有品德的生成。笔者继续提问:“同学们,克隆进程简单吗?苦吗?累吗?难吗?从文章中能看出来吗?通过你们的回答,老师不由得想起冰心的《成功的花》,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背一下好不好?”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情感在师生互动中得到了升华。
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文本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生成”是一堂好课的必然要素之一。如果教学仅停留在预设上,那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把他们千方百计地诱进教师编织的一只只美丽的口袋。所以还得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让预设和生成能进入和谐的状态,这样,课堂那把火才会越烧越旺。
结尾阶段,是否要举办一次辩论会?这样做好像又没有创意了。但创意在更大程度上是属于学生的,曹操的诗不就是旧瓶装新酒吗?这样做好像又冲淡了语文味,让语文课变得不伦不类,那么语文课就应该有伦有类吗?叶圣陶先生不是说在口为语吗?这样设计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对课本的解读后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位特级教师甚至说:有趣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权衡利弊,还是决定采用这一板块:克隆人正渐渐进入人类科学研究的视野,美国、意大利等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开展克隆人的研究,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试图打开一个有关神秘的克隆人的研究大门。作为年轻一代,你们支持克隆人技术吗?哪知正反方人数比是1:5。要不要帮助?帮助是对于弱者,你怎么能以人数的多少武断判定强弱呢?当同学们你来我往,口争舌战,不以人少而气短,不以人多而持强,妙语连珠,见解独特而深刻时,当听课老师们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时,笔者知道这一设计是成功的。
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呼唤更多的人文性,呼唤师生展现独特的魅力和活力,那种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独到领悟的课堂(也可以延伸至课外)的精彩生成,就越发显得活力四射。语文课堂只有通过“生成”才能走向和谐,学生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动构建者,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成长的台阶,必然能看得更高;用自己的主动生成,将人生体验汇入语文学习的长河,必然能走得更远。好的音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好的食物吃过之后齿颊留香,好的课堂给孩子留点什么呢?对,课尾用一组图片展示克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当“今天”展示完的时候,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张神奇的图片:大象穿上了青蛙的迷彩服,老虎留起了狮子帅气的络腮胡……孩子们一个个睁大好奇的眼睛,全场不断发出惊奇之声,好吧,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本节课就到这里吧。
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扇风点火”的能力还不强,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学与反思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